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1歲寶寶親子早教遊戲指導

一、0-1歲寶寶發展特點

0~1歲的嬰兒處於感覺運動期, 他們通過感官功能和動作協調, 一方面認識自己的身體, 一方面累積對外在環境的認知經驗, 因此在此階段應著重感官方面的刺激, 以加強他對自我的認知及感官運用能力的成熟與成長。

視覺

線條明顯、簡單、顏色對比明顯(黑白)的東西, 可讓嬰兒的視覺得到更多的刺激, 同時促進大腦軸突的成長與連接。

聽覺

避免給嬰兒聽音波太強或太過刺激的音樂, 應以音律穩定、節奏明確的音樂為主, 如古典音樂或各種演奏曲, 如此可建立嬰兒的樂感、緩和嬰兒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味覺

給嬰兒的食物應以原味、清淡為主, 避免口味太重的食物。

觸覺

多給予嬰兒觸摸及按摩, 加強其感覺訓練, 增加大腦的神經連結及訊息傳導, 如此可讓嬰兒的學習能力增強、反應速度增快。 此外"爬行"對嬰兒感覺統合、肢體平衡及語言發展相當重要, 要儘量讓他多爬。

二、0-1歲寶寶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0-3個月:翻身期

寶寶出生後的頭3個月, 父母會發現他不喜歡安穩地平躺在床上, 他要嘗試著變換姿勢, 從更多的方向來認識世界。 父母可經常在不同的方位逗引寶寶, 促使寶寶熟練地翻身。 可能剛開始寶寶翻過身後抽不出手, 父母可給予一定的幫助, 慢慢地訓練寶寶自己將手放好, 靈巧地翻身, 自由地選擇姿勢,

Advertisiment
為進一步的活動打下基礎。

3-6個月:坐立期

經過了俯臥抬頭、翻身等動作的訓練, 寶寶頸部、前臂、腰部等處的肌肉力量逐漸增強, 改變姿勢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此時可試著將寶寶拉坐起來。

6-8個月:爬行期

爬是寶寶的一項重要活動, 對他的成長非常有益。 有利於鍛煉寶寶頸部肌肉、胳膊及腕的力量, 對今後用勺子吃飯和寫字都有好處, 此外, 爬行時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參與, 並要保持動作的協調一致, 有利於鍛煉寶寶的協調能力, 增強動作的靈活性。 爬還有益於寶寶的骨骼及神經器官的發育, 當寶寶的動作明顯不協調時, 能及早發現寶寶的健康問題。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幹食物的關鍵年齡, 進幹食物正個月後,

Advertisiment
就能伸手抓東西, 過了這個關鍵年齡, 嬰兒就可能拒絕咀嚼從口中吐出食物。

出生後9個月至1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

三、0-1歲寶寶智力開發的原則

1、多認字不如多認人

有的媽媽不喜歡帶寶寶出門, 經常在家中讓寶寶學習漢字, 認為這對提高寶寶記憶力有幫助。 其實並非如此。 漢字多為形象文字, 寶寶認字憑的是圖形記憶, 而人不同的臉也同樣是一個個不同的圖形, 寶寶如果能區分不同的人, 他必然記住這個的臉, 這跟認字是一個道理。 並且區分不同人的面貌需要細緻的觀察與較強的分辨能力, 如果寶寶有了辨認人的本領, 那麼反過來, 他認字識字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這其實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2、運動能力影響智力發展

Advertisiment

運動能力對寶寶的智力是有影響的。 1歲以內寶寶的智力主要反映在行為行動能力上。 比如說1個月的寶寶, 有的能抬頭十幾秒, 有的只能堅持幾秒, 那麼後面一個寶寶相對而言動作發育比較遲緩, 可能會對以後智力發展方面的技能學習有負面影響。 有的父母缺乏經常訓練寶寶的意識, 整天把他抱在懷裡, 不讓寶寶運動, 這樣其實有害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