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2歲寶寶餵養完全指南

媽媽自查, 你喂對了嗎?——完全母乳媽媽篇

1個月後的寶寶, 會因為吃奶以外的原因而哭, 要試著找到孩子哭的原因

新生兒:孩子一哭就是想吃奶了, 就要給他餵奶。 在媽媽和孩子彼此磨合適應好以前, 每次餵奶時間可能會很長, 但是會慢慢變短的。

1個月:除了肚子餓, 很多其他原因也會導致寶寶哭鬧, 所以不能一哭就喂他。 只要孩子體重增長正常, 哭的時候, 要先找尋一下原因。 比如, 是不是應該換紙尿褲了, 是不是覺得無聊了。

餵奶次數夠不夠要根據孩子的情緒和體重增長情況判斷

3個月以後, 除了餵奶次數,

Advertisiment
還要符合以下(2)(3)兩個條件, 滿足的話就沒有問題。 如果不滿足, 就應找醫生諮詢一下了。

(1) 一天小便6次以上

(2) 孩子的臉色、情緒都很好

(3) 孩子的體重在發育曲線的正常範圍內

滿月以前至少要3~4個小時喂一次奶, 之後, 孩子想吃奶時再喂就可以了

滿月以前孩子每次的吃奶量比較少, 所以至少每隔2~3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 夜裡也要把孩子叫醒吃奶。 滿月體檢的時候, 醫生沒有特別指示的話, 夜裡孩子沒醒就不用叫醒他吃奶了。 餵奶次數參考上面表格。

“輔食之後餵奶”是基本原則, 除此之外的餵奶, 要根據孩子的食量和體重增長情況調整

喂輔食的時候, 要先讓孩子吃完輔食, 如果他還想吃奶的話再餵奶, 這是基本原則。

Advertisiment
但是有的孩子願意先吃點奶再吃輔食。 如果孩子光吃奶, 輔食吃的不好的話, 就要考慮調整餵奶量和生活方式了。

1歲左右考慮給孩子斷奶的情況比較多, 但是什麼時候斷奶是沒有規定的

沒有規定什麼時候必須要斷奶。 可以等到孩子自己不想吃了, 也可以在媽媽覺得體力不支、回歸職場或考慮再次妊娠的時候給孩子斷奶。

媽媽自查, 你喂對了嗎?—混合餵養媽媽篇

餵奶粉之前喂母乳是基本原則

先喂母乳, 如果孩子吃得不好或不夠吃再餵奶粉。 奶粉喂多少要參考上面的表格, 在範圍內想吃多少喂多少。 建議在諮詢專家後開始加奶粉。

母乳或輔食夠吃的話不加奶粉

0~4個月:覺得自己母乳不好的時候, 首先確認自己母乳是否真的不夠吃,

Advertisiment
孩子體重增長情況是否正常, 正常的話可以不用加奶粉。

5~6個月以後:輔食後喂母乳, 如果還不夠吃的話, 可以在參考範圍內孩子想吃多少喂多少。 除了輔食後那次餵奶, 只要孩子體重有增加, 母乳以後就不用加奶粉。

體重增加正常的話可以減少奶粉次數

想斷奶粉:每個月稱1~2次體重, 體重有增長的話, 就可以慢慢減少奶粉的量只喂母乳。

想繼續餵奶粉:平時總是以母乳為主, 當託管給爸爸或其他家人的時候, 可以試試餵奶粉。 如果孩子討厭奶瓶的話, 可以試試換個奶嘴或者用杯子喂。

母乳變少了就增加餵奶次數

孩子討厭母乳:可能出現了乳☆禁☆頭混亂問題, 就是更喜歡喝起來輕鬆的奶瓶而拒絕母乳了。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試著增加母乳次數, 餵奶的時候要放鬆。

媽媽母乳分泌量減少了:勤餵奶可以促進母乳分泌。 另外, 血液是母乳的原漿, 所以促進血液迴圈也可以增加泌乳。 注意, 不要讓身體著涼, 保證睡眠充足。

輔食後, 先母乳再加奶粉是基本原則

輔食以後要先給孩子喂母乳, 不夠吃再加奶粉。 體重只要有增長, 輔食後就可以只喂母乳不加奶粉。

夜裡餵奶、奶粉都可以, 不過, 喂母乳可以讓孩子更加安心

奶粉的飽腹感很好, 夜裡吃奶粉的孩子睡的時間長。 相比來說, 喂母乳很方便, 躺在旁邊就可以喂了, 這是母乳的優勢。 此外, 吃母乳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媽媽的體溫, 孩子會更安心。

想要斷奶, 媽媽寶寶都準備好了嗎?

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並沒有明確的時間,

Advertisiment
但以下的一些原則和情況, 媽媽可以來參考。

大前提:孩子習慣了一天三次輔食, 雖然進食量還有變化。

孩子的情況:

● 可以用杯子喝水了(吸管杯、鴨嘴杯等)。

● 可以自己走路了。

● 媽媽離開一會兒他可以自己玩了。

● 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成人的語言, 跟熟悉的人能溝通。

媽媽的情況:

● 覺得想給孩子斷奶或可以給孩子斷奶了。

● 因為生病需要住院、吃藥, 或者是出現了乳☆禁☆房、乳☆禁☆頭方面的問題。

● 媽媽在精神上、體力上覺得太吃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