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2歲新手寶媽最容易犯的餵養錯誤,來看看你犯過哪些

相當多0-2歲的寶媽可以說是完全的菜鳥, 當遇到寶寶突發問題時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 這時手忙腳亂下, 就容易發生餵養錯誤, 用錯方法。 下面整理14條餵養錯誤, 方便大家瞭解, 日常時不再犯。

錯誤一:寶寶一吃就拉是腹瀉, 要補充益生菌

解答:有些寶寶是典型的直腸子, 一吃就拉, 每天要拉好多次。 這可讓新手媽媽發愁, 認為寶寶這是腹瀉啦!又是看醫生, 又是補充益生菌。

其實引起這種狀況的真正原因是寶寶腸道神經發育不完善, 所以腸道稍微受一點刺激, 腸蠕動就會加快。 因為寶寶胃很小,

Advertisiment
奶喝進去後, 很快會進入腸道, 腸道收到刺激, 蠕動加快, 寶寶馬上就大便, 所以一吃就拉了。

即使寶寶一邊吃一邊拉, 媽媽也不要著急, 更不要寶寶還沒吃飽, 就馬上把他拎起來換尿布, 等他吃完, 拍完嗝, 再及時換尿布和清洗。 中途換尿布一是會影響寶寶吃奶, 二是在寶寶腸蠕動已經很快的情況下, 更換尿布, 寶寶腹部受涼, 腸蠕動會更快。

錯誤二:鼻塞、流涕、打噴嚏就是感冒

解答:有些月子裡的小寶寶就會出現鼻塞的狀況, 寶寶時不時還打個噴嚏, 流點鼻涕, 一幅感冒的樣子, 這真是讓媽媽急死了。

新生寶寶的鼻道相對狹窄, 血管豐富, 容易出現鼻粘膜水腫, 而新生寶寶對環境又特別敏銳, 外面環境冷熱稍微有一點變化, 寶寶的鼻粘膜馬上就會受影響,

Advertisiment
當鼻粘膜發癢時, 寶寶就會打噴嚏, 而鼻粘膜受熱時會擴張, 受涼了會收縮, 鼻粘膜罷工, 鼻涕固不住, 寶寶就會流鼻涕。 因為寶寶大多數時間在睡覺, 大多又是仰躺, 這些少量的鼻涕會集中在鼻咽部, 有的不斷被蒸發, 形成鼻痂, 有的則會順著鼻咽部往下流, 進入氣管, 寶寶嗓子出現呼哧呼哧好像有痰的症狀。

所以寶寶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都是正常的, 並不是感冒。 新生寶寶感冒一般都會伴有發燒的狀況, 因為感冒病毒進入體內, 寶寶身體的免疫力要與之作戰, 就會升高體溫。 同時, 寶寶還會出現精神差、不吃奶、昏睡或哭鬧不安等症狀。

不要看見寶寶鼻塞流涕就感覺給寶寶服感冒藥, 亂用藥只會傷害寶寶的免疫力,

Advertisiment
反而不好。

錯誤三:寶寶出氣呼哧呼哧就是有痰

解答:很多媽媽告訴我寶寶出氣總是呼哧呼哧的, 感覺有痰, 問我是不是可以用祛痰的推拿, 有的媽媽甚至懷疑寶寶是不是得了氣管炎或肺炎。

這是很正常的。 在前面的解答中, 我們已經知道, 如果寶寶鼻粘膜受刺激, 鼻涕集中在鼻咽部, 有的會順著進入氣管, 這些集中在氣管的鼻涕就會像痰一樣。 有些寶寶即使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他的氣管發育還不完善, 清理能力還不夠, 有些進入呼吸道的分泌物他也沒有辦法排出來, 這些分泌物也會導致呼哧呼哧的感覺。

這種狀況一般不需要處理, 多給寶寶一些時間, 讓他的呼吸道逐步完善, 這種呼哧呼哧的狀況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改善。

Advertisiment

如果實在擔心, 可以在寶寶喝完奶2小時後, 讓寶寶身體前傾, 另一隻手呈空心圈, 輕輕從腰部一直拍到頸部, 這個方法也有助於排痰。

錯誤四:寶寶睡覺總是動來動去, 有時候還會揮揮手, 踢踢腳, 甚至哭幾聲, 睡得不安穩, 會影響長個, 這是缺鈣的表現

解答:這種狀況完全與缺鈣無關。 寶寶的睡眠與成人不一樣, 是在深睡眠與淺睡眠中不斷轉換的, 足月的寶寶在睡著10-15分鐘後會進入深睡眠, 每次深睡眠時間大約為15-20分鐘, 然後會出現65-70分鐘的淺睡眠, 再接著又會進入15-20分鐘的深睡眠再進入淺睡眠。

幫助寶寶長個的生長激素都是在深睡眠階段分泌的。 在深睡眠階段寶寶睡得比較安穩。 但在淺睡眠階段寶寶就會動來動去,

Advertisiment
甚至哭幾聲, 有的寶寶眼皮還會動來動去, 這都是正常表現。 一般拍幾下, 寶寶就會接著睡。 當寶寶沒有發出要抱或要吃奶的資訊時, 家長不要去打擾他, 讓寶寶熟悉睡眠週期的變化。

錯誤五:寶寶拉綠便, 還夾雜著大量的奶瓣, 這是消化不良的表現, 要吃一些益生菌

解答:寶寶的大便發綠, 夾雜著奶瓣, 偏稀, 有時候寶寶大便次數甚至增加到每天6-7次, 這都是正常的。 媽媽每天吃進去的食物不一樣, 寶寶的腸道需要適應各種不同的變化, 會出現各種狀況進行調節, 這都是正常的。 只要寶寶吃得好, 腹部不漲, 大便中沒有過多的水分, 也沒有血絲等, 就不用擔心, 給寶寶足夠的時間讓他適應各種變化。

如果寶寶大便發綠,很稀,呈水狀,或伴有大量泡沫,這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現,最好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

錯誤六:寶寶老是用手抓臉,有時候指甲太長會把臉抓破,所以要給他戴手套手綁起來

解答:近兩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抓臉,如果指甲太長,會把臉抓破。有些老人為了防止這種狀況會給孩子戴上小手套,甚至用鬆緊帶把手套口系上。

這樣做很不安全,如果綁的太緊,會影響寶寶手的血液迴圈,萬一手套裡面有線頭,纏住寶寶的手指,手指就會缺血,甚至出現壞死的狀況。

把寶寶的手綁住還會影響手指的活動,手的神經肌肉活動可以刺激大腦。吃手還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關鍵表現,一般寶寶手慢慢能碰到臉後,他就會逐漸開始把手放入口中,手被綁住後,寶寶的口欲期自然會受到影響。

錯誤七:睡米枕、睡書會讓寶寶頭型更好看

這樣會導致寶寶顱骨變形,由於新生兒骨縫還沒有閉合,受到擠壓時,就會出現骨縫重疊或分離,使頭型發生變化。還會使寶寶頭皮血管受壓,導致頭皮血液迴圈不暢。有的寶寶出現枕禿也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小寶寶喜歡不斷地轉動頭部,如果枕頭太硬,頭部經常與枕頭接觸地方的頭髮就會被蹭掉,出現枕禿。

錯誤八:新生寶寶都怕黑,晚上睡覺不能關燈

解答:要幫助寶寶辨別白天和黑夜,白天讓寶寶習慣明亮的光線,晚上燈光暗下來,這對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很有好處。如果房間一天24小時都同樣明亮或暗暗的,寶寶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容易出現日夜顛倒。

長期在燈光下睡覺,還會影響眼睛的網狀系統,導致每次睡眠的時間縮短、睡眠深度變淺,容易被驚醒。睡在燈光下的嬰兒與睡在黑暗中的嬰兒相比,近視發病率要高出4倍。

新手媽媽因為要觀察寶寶有沒有吐奶或異常情況,所以也需要一點光線,可以開一盞夜燈或光線暗一點的檯燈,但這個光源儘量不影響到寶寶為准。

錯誤九:寶寶不知道飽和餓,所以要定時餵養

解答:知道飽和餓,這是每一個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寶寶餓了,就會哭著找奶喝,喝飽了就會對乳☆禁☆頭失去興趣。如果尊重寶寶,相信他的本能,寶寶就會越長越好。

如果認為寶寶吃得太少,不管他餓不餓,總是按時按量喂寶寶,這樣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我認識一位元媽媽,她要求寶寶每餐奶量必須達到180毫升,不管寶寶喝多久,都必須把這180毫升喝完。有好多次,她好不容易花了一兩個小時灌完,結果沒多久,寶寶就大口大口噴奶,前面的功夫全白費。

錯誤十:新生寶寶要剃胎頭,頭髮才會越長越好

解答:新生寶寶頭皮很嫩,有些順產的寶寶還可能有產瘤、頭皮血腫等問題,但這些損傷不容易發現,如果這個時候給寶寶剃頭,很可能把細菌帶到傷口處,引起感染。所以新生寶寶儘量不要剃頭。

錯誤十一:滿月後就開始添加果汁,這樣可以給寶寶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解答: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寶寶也能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水分。果汁、輔食等等到4-6個月以後,寶寶咀嚼能力發展足夠再添加也來得及。

錯誤十二:用奶瓶喂輔食寶寶吃得更好,更省心

解答:寶寶一歲半以前,食物主要是奶,添加輔食的主要作用是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所以應該用小勺逐步把固體食物喂給寶寶,讓他習慣不同的口感。在最初添加輔食時,如果擔心寶寶不接受,還可以把手洗乾淨,用手指蘸一些調好的米粉給寶寶吃。

如果擔心寶寶吃得不好,把米粉等固體食物灌在奶瓶裡喂寶寶。這可能會增加寶寶的食量,但是會導致體重過重,使寶寶失去練習咀嚼的機會。

錯誤十三:女寶寶要擠乳☆禁☆頭,否則會乳☆禁☆頭凹陷

解答:是否乳☆禁☆頭凹陷,要青春期發育後才能確定。新生寶寶不能擠乳☆禁☆頭,否則會引起乳☆禁☆頭發炎。

錯誤十四:寶寶牙齦上有很多小白點,要用紗布擦掉

解答:這就是傳說中的擦馬牙,其實,這些小白點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過一段時間自然會消失,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更不要擦掉,否則容易擦破齒齦,引起感染。

這篇文章是我去年曾在專欄發表過,但最近發現又有相當多的新手媽媽在詢問中出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所以今天特別把這篇文章做下更新再次分享給大家。

畢竟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我在仔仔0-2歲時也有著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就算自己做的不夠完美,大家也不要過多的責怪自己,畢竟誰都沒有經驗,記住我們可以做60分媽媽。只要我們自己多學習多成長,寶寶會越來越健康!

如果寶寶大便發綠,很稀,呈水狀,或伴有大量泡沫,這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現,最好去醫院化驗一下大便。

錯誤六:寶寶老是用手抓臉,有時候指甲太長會把臉抓破,所以要給他戴手套手綁起來

解答:近兩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抓臉,如果指甲太長,會把臉抓破。有些老人為了防止這種狀況會給孩子戴上小手套,甚至用鬆緊帶把手套口系上。

這樣做很不安全,如果綁的太緊,會影響寶寶手的血液迴圈,萬一手套裡面有線頭,纏住寶寶的手指,手指就會缺血,甚至出現壞死的狀況。

把寶寶的手綁住還會影響手指的活動,手的神經肌肉活動可以刺激大腦。吃手還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關鍵表現,一般寶寶手慢慢能碰到臉後,他就會逐漸開始把手放入口中,手被綁住後,寶寶的口欲期自然會受到影響。

錯誤七:睡米枕、睡書會讓寶寶頭型更好看

這樣會導致寶寶顱骨變形,由於新生兒骨縫還沒有閉合,受到擠壓時,就會出現骨縫重疊或分離,使頭型發生變化。還會使寶寶頭皮血管受壓,導致頭皮血液迴圈不暢。有的寶寶出現枕禿也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小寶寶喜歡不斷地轉動頭部,如果枕頭太硬,頭部經常與枕頭接觸地方的頭髮就會被蹭掉,出現枕禿。

錯誤八:新生寶寶都怕黑,晚上睡覺不能關燈

解答:要幫助寶寶辨別白天和黑夜,白天讓寶寶習慣明亮的光線,晚上燈光暗下來,這對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很有好處。如果房間一天24小時都同樣明亮或暗暗的,寶寶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容易出現日夜顛倒。

長期在燈光下睡覺,還會影響眼睛的網狀系統,導致每次睡眠的時間縮短、睡眠深度變淺,容易被驚醒。睡在燈光下的嬰兒與睡在黑暗中的嬰兒相比,近視發病率要高出4倍。

新手媽媽因為要觀察寶寶有沒有吐奶或異常情況,所以也需要一點光線,可以開一盞夜燈或光線暗一點的檯燈,但這個光源儘量不影響到寶寶為准。

錯誤九:寶寶不知道飽和餓,所以要定時餵養

解答:知道飽和餓,這是每一個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寶寶餓了,就會哭著找奶喝,喝飽了就會對乳☆禁☆頭失去興趣。如果尊重寶寶,相信他的本能,寶寶就會越長越好。

如果認為寶寶吃得太少,不管他餓不餓,總是按時按量喂寶寶,這樣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我認識一位元媽媽,她要求寶寶每餐奶量必須達到180毫升,不管寶寶喝多久,都必須把這180毫升喝完。有好多次,她好不容易花了一兩個小時灌完,結果沒多久,寶寶就大口大口噴奶,前面的功夫全白費。

錯誤十:新生寶寶要剃胎頭,頭髮才會越長越好

解答:新生寶寶頭皮很嫩,有些順產的寶寶還可能有產瘤、頭皮血腫等問題,但這些損傷不容易發現,如果這個時候給寶寶剃頭,很可能把細菌帶到傷口處,引起感染。所以新生寶寶儘量不要剃頭。

錯誤十一:滿月後就開始添加果汁,這樣可以給寶寶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解答: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寶寶也能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水分。果汁、輔食等等到4-6個月以後,寶寶咀嚼能力發展足夠再添加也來得及。

錯誤十二:用奶瓶喂輔食寶寶吃得更好,更省心

解答:寶寶一歲半以前,食物主要是奶,添加輔食的主要作用是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所以應該用小勺逐步把固體食物喂給寶寶,讓他習慣不同的口感。在最初添加輔食時,如果擔心寶寶不接受,還可以把手洗乾淨,用手指蘸一些調好的米粉給寶寶吃。

如果擔心寶寶吃得不好,把米粉等固體食物灌在奶瓶裡喂寶寶。這可能會增加寶寶的食量,但是會導致體重過重,使寶寶失去練習咀嚼的機會。

錯誤十三:女寶寶要擠乳☆禁☆頭,否則會乳☆禁☆頭凹陷

解答:是否乳☆禁☆頭凹陷,要青春期發育後才能確定。新生寶寶不能擠乳☆禁☆頭,否則會引起乳☆禁☆頭發炎。

錯誤十四:寶寶牙齦上有很多小白點,要用紗布擦掉

解答:這就是傳說中的擦馬牙,其實,這些小白點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過一段時間自然會消失,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更不要擦掉,否則容易擦破齒齦,引起感染。

這篇文章是我去年曾在專欄發表過,但最近發現又有相當多的新手媽媽在詢問中出現了其中的一些問題,所以今天特別把這篇文章做下更新再次分享給大家。

畢竟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我在仔仔0-2歲時也有著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就算自己做的不夠完美,大家也不要過多的責怪自己,畢竟誰都沒有經驗,記住我們可以做60分媽媽。只要我們自己多學習多成長,寶寶會越來越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