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歲寶寶感統訓練大全,奠定一生專注力

1-3個月寶寶的遊戲

寶寶按摩操(皮膚觸覺, 情緒/社交)

在寶寶睡醒或是換尿布的時候, 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 雙手搓熱, 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 動作要輕柔。 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 告訴他你在做什麼, 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

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 每次3至5分鐘。

手指按摩(精細動作, 情緒/社交)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 可以用一隻手托住寶寶, 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寶寶的小手指頭, 或者把手指給他, 讓寶寶緊緊地握住。 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 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及手指靈巧;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抬抬頭(肢體動作)

學會抬頭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 促進智力發育。 方法有三種:一是將寶寶豎直抱起來, 靠在媽媽的肩頭, 慢慢讓他的頭部離開, 自然豎立幾秒鐘。 可以在每次喂完奶後進行。

二是讓寶寶趴在床上, 頭偏向一側, 然後在另一側呼喚或逗引他, 讓他把頭抬起片刻。

三是讓寶寶面對面趴在你的身上, 把他的頭扶正, 然後由斜靠姿勢慢慢躺平, 寶寶會自然地努力抬頭。

注意寶寶剛吃飽時, 不要俯臥;練習抬頭時間不能長, 以一兩分鐘為宜;事後要讓寶寶仰臥休息。

爬呀爬(肢體動作)

給寶寶洗完澡或做按摩操後,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 儘管他還抬不起頭來,

Advertisiment
但是當你用手抵住寶寶的小腳板時, 他就會向後用勁蹬, 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 這是寶寶先天具有的爬行反射。 利用這一能力可以鍛煉寶寶頭、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運動, 增強體質。

飛行玩具(肢體動作)

當寶寶躺在地板上、床上或坐在嬰兒車上時, 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在寶寶面前搖擺, 讓寶寶擊打它, 寶寶可能更喜歡用腳踢著玩。

寶寶飛(肢體動作)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 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 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 讓寶寶向前“飛”, 向後“飛”, 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 緩緩地放低他的頭, 然後放低他的腳, 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 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 可以在寶寶剛會抬頭時玩與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

Advertisiment

蹬“自行車”(肢體動作)

讓寶寶面朝天躺在床上, 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 就像騎自行車一樣。 有趣的撫摸(精細動作, 情緒/社交, 聽覺/語言)

準備一些可以輕撫寶寶的物品, 如毛毯、絲綢、羽毛、棉球等。 你懷裡抱著寶寶, 一邊用這些物品輕輕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 一邊同他低聲說話, 他將會感到非常快樂。 每次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 你可以採用不同的物品。 這是一項極有意思的遊戲, 它可以增進寶寶同父母之間愛的交

流。

手指木偶遊戲(視覺)

在食指上套一個木偶, 讓它轉動, 並叫著寶寶的名字。 讓木偶上下移動, 看寶寶的視線是否能跟著動。

蟲蟲, 蟲蟲飛(視覺, 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

Advertisiment
慢慢晃動你的食指, 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 當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 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 再移到右邊, 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 你一邊搖動你的手指, 一邊說:“蟲蟲, 蟲蟲飛。 ”剛開始, 寶寶跟著你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 但若每天堅持練習, 你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看顏色(視覺)

你在脖子上戴一個鮮豔的項鍊或彩色珠鏈。 在餵飯或看護他時戴著項鍊讓他看。 收集鮮豔的絲巾和領帶, 並系在嬰兒床邊。 給寶寶穿雙鮮豔顏色的襪子。 試將襪子套在寶寶手上, 看著他是怎樣把手舉到眼前, 並專心凝視。 對寶寶說“多漂亮的顏色”之類的話。

玩毯子(肢體動作)

當寶寶3個月大時, 你可以將他放在一塊乾淨、平整的毯子上,

Advertisiment
訓練他扭動或移動身體。 你可以將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 以此來鼓勵寶寶翻身。

寶寶坐起來(肢體動作, 聽覺/語言)

讓寶寶躺在軟地板上, 面對著他坐著, 輕柔地拉著他的手, 將他提起來成坐姿。 然後, 再緩緩地讓他恢復成平躺的姿勢。 重複上述動作, 並說:“寶寶, 坐起來;寶寶, 躺下去。 ”也可以配合念一些童謠給寶寶聽, 如:“拉大鋸, 扯大鋸, 姥姥家唱大戲……”

不同質地的手套(精細動作, 視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 然後讓寶寶觸摸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 看不同的顏色。

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用手蒙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俱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蓋”讓寶寶打開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打開。可重複做。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4-6個月寶寶的遊戲

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復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你記得嗎?(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就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擀麵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擀面。

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讓我們觸摸(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軟墊上,低下身子用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摸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復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手和食物(自立)

當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

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展他的詞彙。

社區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區,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7-12個月寶寶的遊戲

蹺蹺板(肢體動作)

坐在直背椅上,交叉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可以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膠充氣玩具和裝有穀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于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媽媽在哪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模仿學樣(情緒/社交)

準備寶寶熟悉的日常用品。選擇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刻,和媽媽相對而坐;媽媽開心地做拍手、搖頭、噘嘴、插腰、做怪臉等動作,邊說邊動,讓寶寶開心地模仿。

好玩的大紙盒(全身動作訓練、建立空間概念、學習自己玩)

準備一個紙板箱一隻,把寶寶的幾個玩具放到裡面。紙盒裡的玩具讓寶寶隨意地拿進取出,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寶寶看。

當寶寶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你可逗引寶寶爬進紙盒裡,“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走路遊戲(肢體動作)

在寶寶11個月左右時,跟寶寶玩走路的遊戲,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大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玩爬樓梯遊戲(肢體動作)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臺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這個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1-3歲寶寶的遊戲

投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

遊戲一些廢舊報紙和一個臉盆或紙簍。在孩子面前將舊報紙揉搓成團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請寶寶一起參與揉搓報紙)。讓報紙球在地上滾動,激發遊戲的興趣。與寶寶一起玩丟球、滾球、 追球、撿球的遊戲。示範將紙團投入筐內,然後引導寶寶玩“投球”。

雙人兩腳走(鍛煉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在地板(或場地)上畫好圓圈、曲線、或長方形等,準備一些小障礙物。

讓孩子騎在大人的脖子上,握緊他的雙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繞行與小障礙物之間。也可以從背後用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的雙腳站在你的雙腳上,和孩子一起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邊沿著畫好的圖形走。

搬運工(練習下蹲撿物,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將玩具攤放,走開一定距離。請寶寶拿一樣玩具交給比,完成“任務”時,記得要給予表揚。

小飛機(強化前庭固有感覺)

寶爸寶媽一人抓住寶寶的腳、一人抓住寶寶的手,抬起後進行左右和上下的搖擺或晃動。寶寶可以採取仰臥或俯臥的姿勢。

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側手和腳,進行前後、左右、上下的搖動。注意孩子肌肉緊張的情況,不宜太勉強進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另外搖擺或晃動的幅度不宜太大。

抓泡泡(鍛煉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追逐能力)

用泡泡瓶吹出泡泡,吸引寶寶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

聽聽說說(培養語言能力)

運用音樂、書本等輔助工具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學說、學唱。同時應開始避免重迭詞(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等)的運用,教會孩子正確的用詞。家裡有條件的可以進行雙語訓練(爸爸用漢語、媽媽用英語;爸爸用粵語、媽媽用滬語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多元的語言學習環境。

拋接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手臂靈活性)

孩子面對面坐著或站立,成人先將球輕輕拋入孩子懷裡,引導寶寶將球接住,鼓勵孩子把球拋回來,反復練習。隨著孩子動作靈活性的增強,可以逐漸提升遊戲的難度(拋接的距離、球的大小等)。

倒著走(培養空間概念,協調身體能力)

開始時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後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我的好習慣(培養獨立性、自理能力)

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如:戴帽子;洗、搽手;主動配合穿衣褲;辨認和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扣外衣上的大紐扣;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等,並培養孩子主動問好、主動告別、主動感謝、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等。

獨自上下樓梯、金雞獨立、蹦蹦跳跳

對於2-3歲的寶寶,可以隨時引導他做這些動作,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強度。使孩子在這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地發展。

分糖果(鍛煉精細動作的發展、培養認知和分辨能力)

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裡。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手眼協調訓練

1、抄寫訓練。讓孩子描寫、抄寫各種簡單的線條、圖形、字母、數位等。

2、倒水訓練。讓孩子學習把水倒入某一容器中,儘量不要把水漏出。

3、扣鈕扣。讓孩子學習扣按扣、鈕扣等。

找手機(發展聽覺識別能力)

讓寶寶先熟悉爸爸媽媽的手機鈴聲,然後將手機藏在房間的某個地方。藏好以後,撥打手機號碼,手機響了,請寶寶辨別這是誰的手機在響?在哪裡呢?

洗澡(加強本體感官能力)

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各部位,還可以讓孩子邊戲水邊沖刷身體。讓孩子分別感受不同的水溫。

觸覺敏感過強的孩子一般會有怕水的傾向,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礙。玩水的方法有很多種,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季節的變化而改變,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擺圖形(訓練觀察和想像能力)

先準備各種形狀不同的硬紙卡片或木質型。寶媽先范用卡片拼成各種圖形,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讓寶寶模仿擺,或者讓他嘗試自己想像著來拼圖。

情景遊戲(培養想像力,思維能力)

給孩子設定一個簡單的情景題目,如:躲雨、開汽車、給娃娃穿衣等等,讓孩子根據這些情景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活動。

可以和孩子一起進入情景模式中,分別扮演角色進行遊戲。

故事接龍(培養孩子記憶能力、想像力、表達能力)

1、給孩子複述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故意在結尾或某一個情節裡進行刪改,看孩子有什麼反應?

2、在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停頓下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接著講下去。

3、給孩子看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上的內容表達出來。

4、多給孩子灌輸新的詞語、詩歌、音樂等內容,讓孩子越來越多的接觸語言的內容。

用手蒙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俱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蓋”讓寶寶打開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打開。可重複做。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4-6個月寶寶的遊戲

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復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你記得嗎?(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就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擀麵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擀面。

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讓我們觸摸(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軟墊上,低下身子用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摸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復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手和食物(自立)

當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

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展他的詞彙。

社區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區,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7-12個月寶寶的遊戲

蹺蹺板(肢體動作)

坐在直背椅上,交叉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可以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膠充氣玩具和裝有穀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于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媽媽在哪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模仿學樣(情緒/社交)

準備寶寶熟悉的日常用品。選擇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刻,和媽媽相對而坐;媽媽開心地做拍手、搖頭、噘嘴、插腰、做怪臉等動作,邊說邊動,讓寶寶開心地模仿。

好玩的大紙盒(全身動作訓練、建立空間概念、學習自己玩)

準備一個紙板箱一隻,把寶寶的幾個玩具放到裡面。紙盒裡的玩具讓寶寶隨意地拿進取出,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寶寶看。

當寶寶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你可逗引寶寶爬進紙盒裡,“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走路遊戲(肢體動作)

在寶寶11個月左右時,跟寶寶玩走路的遊戲,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大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玩爬樓梯遊戲(肢體動作)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臺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這個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1-3歲寶寶的遊戲

投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

遊戲一些廢舊報紙和一個臉盆或紙簍。在孩子面前將舊報紙揉搓成團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請寶寶一起參與揉搓報紙)。讓報紙球在地上滾動,激發遊戲的興趣。與寶寶一起玩丟球、滾球、 追球、撿球的遊戲。示範將紙團投入筐內,然後引導寶寶玩“投球”。

雙人兩腳走(鍛煉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在地板(或場地)上畫好圓圈、曲線、或長方形等,準備一些小障礙物。

讓孩子騎在大人的脖子上,握緊他的雙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繞行與小障礙物之間。也可以從背後用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的雙腳站在你的雙腳上,和孩子一起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邊沿著畫好的圖形走。

搬運工(練習下蹲撿物,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將玩具攤放,走開一定距離。請寶寶拿一樣玩具交給比,完成“任務”時,記得要給予表揚。

小飛機(強化前庭固有感覺)

寶爸寶媽一人抓住寶寶的腳、一人抓住寶寶的手,抬起後進行左右和上下的搖擺或晃動。寶寶可以採取仰臥或俯臥的姿勢。

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側手和腳,進行前後、左右、上下的搖動。注意孩子肌肉緊張的情況,不宜太勉強進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另外搖擺或晃動的幅度不宜太大。

抓泡泡(鍛煉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追逐能力)

用泡泡瓶吹出泡泡,吸引寶寶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

聽聽說說(培養語言能力)

運用音樂、書本等輔助工具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學說、學唱。同時應開始避免重迭詞(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等)的運用,教會孩子正確的用詞。家裡有條件的可以進行雙語訓練(爸爸用漢語、媽媽用英語;爸爸用粵語、媽媽用滬語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多元的語言學習環境。

拋接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和手臂靈活性)

孩子面對面坐著或站立,成人先將球輕輕拋入孩子懷裡,引導寶寶將球接住,鼓勵孩子把球拋回來,反復練習。隨著孩子動作靈活性的增強,可以逐漸提升遊戲的難度(拋接的距離、球的大小等)。

倒著走(培養空間概念,協調身體能力)

開始時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後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我的好習慣(培養獨立性、自理能力)

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如:戴帽子;洗、搽手;主動配合穿衣褲;辨認和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扣外衣上的大紐扣;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等,並培養孩子主動問好、主動告別、主動感謝、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等。

獨自上下樓梯、金雞獨立、蹦蹦跳跳

對於2-3歲的寶寶,可以隨時引導他做這些動作,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強度。使孩子在這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地發展。

分糖果(鍛煉精細動作的發展、培養認知和分辨能力)

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裡。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手眼協調訓練

1、抄寫訓練。讓孩子描寫、抄寫各種簡單的線條、圖形、字母、數位等。

2、倒水訓練。讓孩子學習把水倒入某一容器中,儘量不要把水漏出。

3、扣鈕扣。讓孩子學習扣按扣、鈕扣等。

找手機(發展聽覺識別能力)

讓寶寶先熟悉爸爸媽媽的手機鈴聲,然後將手機藏在房間的某個地方。藏好以後,撥打手機號碼,手機響了,請寶寶辨別這是誰的手機在響?在哪裡呢?

洗澡(加強本體感官能力)

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各部位,還可以讓孩子邊戲水邊沖刷身體。讓孩子分別感受不同的水溫。

觸覺敏感過強的孩子一般會有怕水的傾向,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礙。玩水的方法有很多種,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季節的變化而改變,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擺圖形(訓練觀察和想像能力)

先準備各種形狀不同的硬紙卡片或木質型。寶媽先范用卡片拼成各種圖形,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讓寶寶模仿擺,或者讓他嘗試自己想像著來拼圖。

情景遊戲(培養想像力,思維能力)

給孩子設定一個簡單的情景題目,如:躲雨、開汽車、給娃娃穿衣等等,讓孩子根據這些情景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活動。

可以和孩子一起進入情景模式中,分別扮演角色進行遊戲。

故事接龍(培養孩子記憶能力、想像力、表達能力)

1、給孩子複述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故意在結尾或某一個情節裡進行刪改,看孩子有什麼反應?

2、在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停頓下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接著講下去。

3、給孩子看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上的內容表達出來。

4、多給孩子灌輸新的詞語、詩歌、音樂等內容,讓孩子越來越多的接觸語言的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