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歲寶寶的音樂啟蒙4大妙招

對於幼小的寶寶而言, 沒有比藝術教育更適合他們了, 而在藝術的殿堂上, 進行音樂啟蒙及開發當屬最佳。 因為, 0-3歲的小寶寶尚沒發育完全, 學習 舞蹈或畫畫有可能傷及四肢及手指的筋骨。 而惟有音樂接觸得越早, 對寶寶則越有益處。 這樣, 不僅可增進寶寶的樂感, 更重要的是多聽高雅的古典音樂, 還能開發 寶寶的右腦, 從而使左右腦功能平衡。

音樂啟蒙和開發, 猶如給寶寶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記憶力安上了一副展翅飛翔的翅膀, 使寶寶的智慧發展更卓越——

No.1多讓寶寶聆聽周圍美妙的聲音

寶寶出生後,

Advertisiment
便應該逐漸引導聆聽周圍的聲音及音樂:

聽能發出悅耳聲音的玩具, 或在房間裡掛一個能發出清脆悅耳聲音的風鈴。

聽廚房中的切菜聲, 聽鍋碗瓢盆碰撞時發出的音響。

聽自然界的颳風聲、雷雨聲及雨滴聲、流水聲;各種昆蟲、鳥類、家禽發出的鳴叫聲。

聽各種交通工具, 如火車的隆隆轟鳴聲、飛機的嗡嗡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發出的鳴笛聲。

讓寶寶辨別家中親人, 如爸爸、媽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鄰居的說話聲音;辨別人們表達不同情感的聲音, 如高興、生氣、著急等。

讓寶寶閉眼聽三種聲音, 即小鈴、小鼓及木魚。 然後, 請寶寶說出聲音的發出順序。

唱不同的歌曲給寶寶聽, 給寶寶聽不同樂器的聲音, 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鋼琴、手風琴等;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或交響曲(適合大一些的寶寶)。

Advertisiment

No.2玩製造悅耳聲音的遊戲

當寶寶一旦能坐立時, 就可以讓他“演奏”各種“樂器”:

用小木棒敲擊翻過來的桶、鍋、盆、陶器以及各種能敲擊出悅耳聲音的用具。

在氣球內裝進幾粒豆子, 然後將它吹起。 這樣, 寶寶就得到一個能發出嘎嘎聲響的“樂器”, 氣球會將聲音放大。 也可將沙子、小石頭裝入廢棄的紙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 讓寶寶搖搖, 聽聽會發出什麼聲音。

把多個裝有不同體積水的瓶子, 讓寶寶用湯匙輕輕敲打, 每個瓶子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摩擦不同材質的東西, 如搓玻璃紙、紙袋、塑膠袋;把橡皮筋抻長後放開, 就能夠發出弦聲。

有條件時, 媽咪可敲打真正不同的樂器,

Advertisiment
然後, 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排列出和諧的節奏。 如先敲定音鼓“咚咚”兩下, 隨後敲三角鐵“叮”一下。 這樣, 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樂節奏”。 經常這樣訓練, 能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No.3多做有節奏感的遊戲

用撥浪鼓、鈴鼓打出有節奏的聲音讓寶寶聽, 然後, 讓寶寶自己拿著敲打。

讓寶寶騎在媽咪的腿上, 一邊給念有節奏的兒歌, 一邊使寶寶身體上下顫動。

與寶寶一同做拉鋸、扯鋸的遊戲, 並且一邊做一邊唱歌;或有節奏地念兒歌。

用兩塊竹板(可用積木代替), 敲打出快慢、長短不同的聲音, 以表示不同的動作。 讓寶寶聽一聽, 哪個聲音像馬兒在奔跑?哪個聲音像大熊走來了?

讓寶寶做各種模仿動作, 如打鼓、吹喇叭及學小兔跳、小鳥飛。

Advertisiment

No.4隨時隨地播放音樂或唱搖籃曲

寶寶在3歲前聽覺最為敏銳, 是訓練音感的最佳時機。 因此, 從寶寶一出生起, 媽咪每次喂完奶, 一邊輕輕拍動寶寶的背, 或輕輕推動搖籃, 一邊哼唱搖籃曲。

媽咪給寶寶唱搖籃曲, 或是經常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世界經典名曲, 如莫札特、蕭邦、舒伯特、伯拉姆斯、李斯特等偉大音樂家的作品。 不要總是聽一兩 首曲子, 聽熟後就要進行更換。 這樣, 可使寶寶從多次反復的聽唱中, 產生熟悉的感覺, 從而體會到樂曲中的節拍、音調及強弱。 由此, 聽力將會有所提高, 有助於 寶寶學習語言, 增進記憶力、模仿力和專注力。 更為可貴的是, 能夠促進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