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眼窩前額皮質”的臨界期這麼早?
“眼窩前額皮質”的發育臨界期最晚到3歲。 最好是從出生後到2歲半――這也太短了!
“自然界沒有任何沒用的東西”, 人們常這麼說。 想想看, 臨界期這麼短也絕非值得如此驚訝。 理解這點需要“科學哲學”的智慧。
在人腦中有一種本能衝動, 是為了出生後能存活下來的最低限度的行動模式, 它作為DNA被輸入大腦, 比如肚子餓了要吸奶這種非常單純的衝動等。
但是過了這段時期, 就必須由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 為此人生早期的“大腦自我抑制系統”必須完成構建, 否則會發生不可預期的事。
Advertisiment
3歲以後“新皮質”發育, 孩子漸漸懂事, 新皮質裡會蓄積大量的記憶( 知識 )。 孩子需要用這些知識與周圍的人建立關係, 用完成的“自我抑制系統”適當控制“邊緣系”的衝動行為, 獨立適應日常家庭及社會生活。
從這個意義上, 以“眼窩前額皮質”為中心的“自我抑制系統”發育完成的期限是出生以後到3歲為止的時期。 臨界期的科學性合理性由此可見一斑。
3歲以後掌管“記憶力”、“判斷力”等重要新皮質的發育很迅速, 大腦竭盡全力將重心轉移至此。 所以3歲之前無論如何要完成“腦的自我抑制系統”, 因為其後沒有“慢慢來”的餘地, 這是最後的期限, 符合自然的安排。
為了配合自然的安排, 育兒一定不要搞錯先後順序。
Advertisiment
3歲之前需要的不是早期教育, 而是同伴之間的玩耍。 不是一個人玩遊戲, 是和很多夥伴一起玩。 在這種集體活動中, 孩子自然會學會如何跟同伴好好相處, 什麼是重要的, 比如忍耐( 自我抑制 )、合作( 協調性 )、體貼( 互相幫助 )、不吵架( 非暴力 )等等。
從前就為人們熟知的這種教育實踐的寶貴經驗, 是促進孩子的“眼窩前額皮質”發育的最好方法。 所以政府的政策要確保在每個社區都有孩子安全玩耍的寬敞場所( 公園或遊園地 ),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Advertisiment
但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這種自然的常理因為父母的自私而被忽略。 “想讓孩子進好學校, 以後想讓孩子進好公司”――雖說這都是“為了孩子”, 但是卻剝奪了孩子們最寶貴的玩耍的權利。
雖然嘴上說教育太偏重知識, 教育有偏差不好, 而父母自己內心卻強烈希望那樣, 拼命要把孩子送進持那種方針的學校裡去。 “只要孩子努力學習就行,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寬容”, 父母都是這麼想的, 而且他們的價值觀就是“學習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學校教育特別是私立學校敏感地捕捉到父母們的期望, 更助長了這種傾向。
這種傾向不斷升級, 不久對早期教育的要求也升高, 連教育產業都歪曲了“臨界期”的意思, 並加以宣傳利用,
Advertisiment
許多家庭教育不是根據孩子的心靈發育, 而只注重“學習能力”, 父母的視野之狹隘, 最終導致幼稚教育和初高中教育的功能不全, 反而使得孩子綜合能力下降, 產生惡性循環。
IQ( 智商 )很重要, 但是EQ( 情商 )更重要。 無視這點而只重視學習能力的狹隘的成人們, 如今從孩子那裡得到了“回報”。
現在的結果是, 過了3歲, 孩子在缺乏自我抑制力狀況下, 就那麼馬馬虎虎地步入學齡期, 在下一個教育階段掌握“知識”和“判斷力”的學校教育中會遇到許多困難。
這既不是學校的問題, 也不是學校教育的問題, 也不是教師的問題, 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家庭教育”才是“育兒的真諦”, 但是它被無情地侵蝕了。
在家庭中沒有好好培養EQ( 情商 )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明確地證明了這一點, 讓父母們覺醒的是後邊要介紹的美國的“零寬容方式”。 它看上去像是學校的一種嚴格的管理方式, 實際它跟家庭教育緊密相關, 從根本上幫助了家庭教育的改善。
“眼窩前額皮質”發育所必需的父母的行動科學
既然“眼窩前額皮質”的發育只到3歲, 為了促進發育到底應該做些什麼, 應該怎麼做呢?有兩個要素:
一個是“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 還有一個是忍耐力的訓練。 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必要及充分條件 ), 缺一不可, 否則無法指望“眼窩前額皮質”充分發育。
一個是“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 還有一個是忍耐力的訓練。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必要及充分條件 ),缺一不可,否則無法指望“眼窩前額皮質”充分發育。
必需的親子依戀關係( attachment )
育兒的前提條件是“愛”。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無需再強調。
首先要用溫柔的愛儘量安撫暴躁的“邊緣系”,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父母的愛不夠充分,孩子會欲求不滿,導致“邊緣系”的荒蕪,那麼控制系統的突觸就無法充分建立起來。“家庭崩潰”背景下發生的“美國式暴行”就是這種情況。
從這種愛出發的skinship等是重要的,但是只停留在此的話,“新皮質”和“邊緣系”之間的控制系統也無法建立。“過度保護,過度干涉”背景下發生的“日本式暴行”就是這種情況。
進行必要的“放棄”訓練
與給予孩子愛同時要進行的是“忍耐力”的訓練。其實這種訓練就是讓嬰幼兒在不能不死心的情況下,讓他學會合理地放棄欲求,需要在日常育兒生活中反復進行。
要合理放棄欲求,接受現實,嬰幼兒需要一點“忍耐”,然後是“強忍”,這就是“忍耐力”的訓練。
日常生活中不斷重複這種訓練,在“眼窩前額皮質”和“邊緣系”中間就會形成強有力的控制系統。
這一突觸形成的臨界期是3歲之前,之後幾乎就不再形成。所以說這種機會不再有第二次。
這個控制系統是“抑制回路”,所以如果不是抑制性作用刺激的話,對突觸的形成沒有任何意義。這是進行放棄訓練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味滿足嬰幼兒欲求,不做放棄訓練,對這種突觸的形成十分不利。在安穩的環境下,抑制回路沒必要發育得十分發達,隨著腦的“修整作業”,與“眼窩前額皮質”的自我抑制相關的腦細胞會逐漸被消滅。
所以一味滿足是“孩子中心育兒法”的最大缺點。只要有愛,自我抑制力就會自然生成,這種單純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雖然說需要訓練,但也不能強制孩子“忍耐”,否則適得其反,導致不能在狂躁的“邊緣系”建立控制系統。
這個時期的虐待非常危險
嬰幼兒時期的虐待非常危險。這種強烈壓力會刺激“邊緣系”,引發強烈的恐懼、憤怒與反叛。這種消極的反應會刺激自律神經中樞,促進腎上腺素和壓力荷爾蒙的過剩分泌,導致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而且直接作用於弱小的嬰幼兒的腦細胞,造成傷害,“長不大的成人”就是這個原因。
在最重要的3歲前,如果突觸發育不完全,孩子一生都得使用這個不完全的“腦的自我抑制系統”,動輒發火的基本性格即使多少有所修正,也會持續一生。孩子會因此不幸。
解開心靈之鎖的鑰匙――“為什麼不能忍耐呢?”
過去人們認為提高理性的力量就可以抑制人類的衝動行為,現在也有很多人相信這一點。
校園裡發生傷人、殺人事件時,全校學生會被集合起來聽校長訓話,“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必須尊重生命”,這也是為了喚醒學生們的“理性”,為了防止犯罪再次發生。
但是,有一個不解的疑問遺留下來。
智慧水準不低,有學習能力,成績也優秀的學生,他們引發事件的時候,腦子裡真的沒有“不能殺人”的良知嗎?幼稚園的孩子也許不好說,但是中學生應該有這樣的常識了。那麼,他們為什麼殺人呢?
不斷進行性騷擾的大學教授,他的頭腦中真的沒有“不能性騷擾”的良知和法律常識嗎?不可能沒有。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重複這種行為呢?
不論“新皮質”中儲存了多少豐富的知識,也不論理性( 善惡的判斷力 )有多麼優秀,對人都起不到作用的時候也是有的。
為什麼不能忍耐一下而去犯罪呢?
解開這個謎團的是最近的認知神經科學( 腦科學 )。關鍵字除了“邊緣系”( 衝動的中樞 )和“新皮質”( 理性的中樞 ),還有第三個詞“眼窩前額皮質”( 自我抑制力的中樞 )。
儲存在大腦新皮質中的理性知識再多,如果第三中樞“眼窩前額皮質”( 自我抑制力的中樞 )不夠發達,都無法發揮控制作用,無法阻止“邊緣系”( 衝動的中樞 )的衝動行為。以前一直無法解開的孩子“心理陰暗”之謎,現在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不論學習多好,學習能力多強,多麼有知識的孩子,無論專業知識多豐富,理性多強的學者,都無法自我控制刹那間的欲望( 衝動 ),發生衝動的行為――解開這個謎團的鑰匙掌握在“眼窩前額皮質”的手中。
到這裡我們說明了第一部裡闡述的,由認知神經科學證明的“3歲之前很重要”這一資訊是正確的,對比現實中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下邊我們來看出生之後到嬰幼兒期的哺乳行為科學跟嬰幼兒大腦的發育有怎樣的關係。
還有一個是忍耐力的訓練。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必要及充分條件 ),缺一不可,否則無法指望“眼窩前額皮質”充分發育。必需的親子依戀關係( attachment )
育兒的前提條件是“愛”。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無需再強調。
首先要用溫柔的愛儘量安撫暴躁的“邊緣系”,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父母的愛不夠充分,孩子會欲求不滿,導致“邊緣系”的荒蕪,那麼控制系統的突觸就無法充分建立起來。“家庭崩潰”背景下發生的“美國式暴行”就是這種情況。
從這種愛出發的skinship等是重要的,但是只停留在此的話,“新皮質”和“邊緣系”之間的控制系統也無法建立。“過度保護,過度干涉”背景下發生的“日本式暴行”就是這種情況。
進行必要的“放棄”訓練
與給予孩子愛同時要進行的是“忍耐力”的訓練。其實這種訓練就是讓嬰幼兒在不能不死心的情況下,讓他學會合理地放棄欲求,需要在日常育兒生活中反復進行。
要合理放棄欲求,接受現實,嬰幼兒需要一點“忍耐”,然後是“強忍”,這就是“忍耐力”的訓練。
日常生活中不斷重複這種訓練,在“眼窩前額皮質”和“邊緣系”中間就會形成強有力的控制系統。
這一突觸形成的臨界期是3歲之前,之後幾乎就不再形成。所以說這種機會不再有第二次。
這個控制系統是“抑制回路”,所以如果不是抑制性作用刺激的話,對突觸的形成沒有任何意義。這是進行放棄訓練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味滿足嬰幼兒欲求,不做放棄訓練,對這種突觸的形成十分不利。在安穩的環境下,抑制回路沒必要發育得十分發達,隨著腦的“修整作業”,與“眼窩前額皮質”的自我抑制相關的腦細胞會逐漸被消滅。
所以一味滿足是“孩子中心育兒法”的最大缺點。只要有愛,自我抑制力就會自然生成,這種單純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雖然說需要訓練,但也不能強制孩子“忍耐”,否則適得其反,導致不能在狂躁的“邊緣系”建立控制系統。
這個時期的虐待非常危險
嬰幼兒時期的虐待非常危險。這種強烈壓力會刺激“邊緣系”,引發強烈的恐懼、憤怒與反叛。這種消極的反應會刺激自律神經中樞,促進腎上腺素和壓力荷爾蒙的過剩分泌,導致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流,而且直接作用於弱小的嬰幼兒的腦細胞,造成傷害,“長不大的成人”就是這個原因。
在最重要的3歲前,如果突觸發育不完全,孩子一生都得使用這個不完全的“腦的自我抑制系統”,動輒發火的基本性格即使多少有所修正,也會持續一生。孩子會因此不幸。
解開心靈之鎖的鑰匙――“為什麼不能忍耐呢?”
過去人們認為提高理性的力量就可以抑制人類的衝動行為,現在也有很多人相信這一點。
校園裡發生傷人、殺人事件時,全校學生會被集合起來聽校長訓話,“人的生命是寶貴的,必須尊重生命”,這也是為了喚醒學生們的“理性”,為了防止犯罪再次發生。
但是,有一個不解的疑問遺留下來。
智慧水準不低,有學習能力,成績也優秀的學生,他們引發事件的時候,腦子裡真的沒有“不能殺人”的良知嗎?幼稚園的孩子也許不好說,但是中學生應該有這樣的常識了。那麼,他們為什麼殺人呢?
不斷進行性騷擾的大學教授,他的頭腦中真的沒有“不能性騷擾”的良知和法律常識嗎?不可能沒有。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重複這種行為呢?
不論“新皮質”中儲存了多少豐富的知識,也不論理性( 善惡的判斷力 )有多麼優秀,對人都起不到作用的時候也是有的。
為什麼不能忍耐一下而去犯罪呢?
解開這個謎團的是最近的認知神經科學( 腦科學 )。關鍵字除了“邊緣系”( 衝動的中樞 )和“新皮質”( 理性的中樞 ),還有第三個詞“眼窩前額皮質”( 自我抑制力的中樞 )。
儲存在大腦新皮質中的理性知識再多,如果第三中樞“眼窩前額皮質”( 自我抑制力的中樞 )不夠發達,都無法發揮控制作用,無法阻止“邊緣系”( 衝動的中樞 )的衝動行為。以前一直無法解開的孩子“心理陰暗”之謎,現在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不論學習多好,學習能力多強,多麼有知識的孩子,無論專業知識多豐富,理性多強的學者,都無法自我控制刹那間的欲望( 衝動 ),發生衝動的行為――解開這個謎團的鑰匙掌握在“眼窩前額皮質”的手中。
到這裡我們說明了第一部裡闡述的,由認知神經科學證明的“3歲之前很重要”這一資訊是正確的,對比現實中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下邊我們來看出生之後到嬰幼兒期的哺乳行為科學跟嬰幼兒大腦的發育有怎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