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爸媽們都想給寶寶更多的自由, 尊重、鼓勵他們依照生命的秩序來成長和發展, 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進步, 更是對生命的一種愛護和敬仰。
然而, 在實際育兒過程中, 很多爸媽又覺得很困惑, 因為成長離不開規矩, 但規矩多了自由就少了, 自由過了又丟了規矩, 分寸似乎很難把握。
其實, 讓寶寶自由成長與給他建立規矩並不矛盾。 社會生活就像個大的遊戲活動, 這裡充滿著各種規則, 一個人只有瞭解了規則, 在規則之下行動才可能成為贏家。 如果一個人無視規則, 為所欲為, 充其量只是遊戲的“搗亂者”。
Advertisiment
一位母親曾深有感觸地說:
從規矩中受益的不只是家長, 寶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規矩能幫助寶寶獲得健康, 如“飯前便後要洗手”, 可保證寶寶不把細菌帶到肚子裡, 不生病;規矩讓寶寶變得獨立、能幹, 比如“衣服要自己穿”、“玩具自己收拾”等;規矩讓寶寶變得通情達理, 比如“見了長輩要問好”、“得到別人幫助要說‘謝謝”’、“垃圾不能亂扔”…..
家庭教育專家趙忠心教授說:“孩子的生活經驗不足, 分辨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較差, 往往易誤以非為是, 以惡為善, 以醜為美, 把事情給做錯了。 若不管不教, 放任自流, 時間長了, 很可能會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
Advertisiment
對待規矩和自由, 我們應儘量掌握分寸, 避免走極端, 以防“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情形發生, 要為自由和規矩找到一個好的支撐點, 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亂”, 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既活潑自由又守規矩的寶寶。
對於此階段的寶寶不必刻意立規矩, 因為他們還處在生理上對父母和環境完全依賴的狀況, 大人及時給寶寶提供需要的營養和關懷即可。
Advertisiment
1歲內的小傢伙可能聽不懂這些言語, 好在他已經能“察言觀色”了, 會從您的語氣、表情、動作中確定能不能做:因此, 您制止其行為的時候, 記得要語氣堅決、表情嚴肅?
轉移注意力是另一個有用的“招數”, 即用另一個物品吸引小傢伙的注意, 也可以帶他離開現場, 進而達到約束某些行為的目的。
1歲後的寶寶如果會走了, 隨著活動範圍的增大、視野的拓展, 對這個新鮮的世界會更有興趣。 他們充滿好奇, 任何東西都想碰一碰, 但他們還不瞭解外界事物或環境的特點, 因此不能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 他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抓剛剛煮熟的雞蛋, 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意味著“燙”。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從嬰兒過渡到幼兒階段,
Advertisiment
這一時期, 父母的管理重點應放在預防和看管上, 在保證家中設施、物品擺放安全, 易碎品、溫度高的東西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外, 安全方面的其他規矩也應由此建立。 比如不能開飲水機、不能拿剪刀, 更不能把手放在電源插座上等等。
1歲寶寶的理解力還處於萌芽狀態, 如果您想讓他知道什麼是好的或者壞的, 什麼是可以或者不可以的, 不妨直接做給他看, 有助於他理解具體要求。 這樣做的時候, 父母態度要嚴肅, 語氣要堅決, 讓他從您的表情中進一步感覺到這些要求是要遵守的。
此階段是寶寶成長當中的探索期, 他們會非常有興趣地探索周遭環境,
Advertisiment
這個時期是對父母耐心的一次考驗。 即便你不能讓寶寶實現願望, 也不要把自己放在與之對立的位置上, 避免親子之間的衝突升級。 耐心、簡潔地向寶寶解釋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 清楚地告訴他你希望他怎樣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好的, 而不是大聲訓斥寶寶。
教寶寶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會用語言表達不同的感受。千萬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對他的無理要求妥協,在他表現激烈t的時候,你可以採取冷處理,等他平靜下來再做解釋、,不主張懲罰寶寶。
3歲寶寶喜歡問“為什麼”,並且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事事希望自己做主,對父母的要求喜歡說“不”,通常以任性的方式來表達對“自立”的渴望。對父母立下的規矩,他們有時會主動表現出合作的態度,但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很少能持之以恆。
視寶寶的發展情況,可以制定一些更具體、更有指向性的規矩,尤其是有助於好的習慣養成、品格塑造等方面的。
當一個人“被需要”時,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通常也樂意去做因此,您不妨經常“需要”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系扣子、將拖鞋擺放整齊或收拾玩具。適時誇獎他的乖巧行為是對他最好的鼓勵。
當寶寶出現逆反行為時,不妨用“正話反說”的方法,讓他心甘情願地步入規矩的“圈套”——比如寶寶有邊吃邊玩的毛病,而您卻希望他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桌上吃飯,這時可以故意說:“今天的飯特好吃。你先去玩吧,等我們吃剩下你再來。”寶寶出於“和你對著幹”的心理,反而會堅持把自己碗裡的飯菜都吃光才離開。
4歲的寶寶開始成為“社交達人”,他們更加專注於遊戲和各種活動,此時所面臨的重大任務就是學會合作。從現在起,我們可以加強對他的紀律管理了。此階段的寶寶更清楚自己缺少什麼和想要什麼,因此有時會隱瞞事實真相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但他並不知道這樣做是欺騙,是錯誤的行為。
根據寶寶的情況制定規則,但同時做好反復重申規則的心理準備,耐心地向寶寶明確應該怎樣做和不該怎樣做。比如玩別人的玩具,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後才能玩;和別人一起遊戲,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不能耍賴等。同時,還可以說明違反規則將有怎樣的後果或懲罰。
對於寶寶的“說謊”行為,不能簡單地進行指責,因為他們還不能將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不真實的完全區分開,因此不能直接上升到“道德層面”。
寶寶已經到了能夠領會父母具體要求和規則的年齡了,能夠把原因和結果很好地聯繫起來,也就是說,他清楚違反規則後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但是,有時候也會明知故犯、超越界限試探您。
父母心平氣和與飽含關愛的實施態度更容易讓寶寶接受規則的條條款款,並從被動遵守走向自律。父母應清楚地向寶寶解釋為什麼要遵守規矩,引導他們考慮別人的感受。對寶寶良好的行為予以鼓勵,不好的行為要進行小小的懲罰,借此使寶寶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3天不能看動畫片、取消週末去動物園的計畫或者推遲一周去玩陶藝。一旦寶寶違規,立即執行。
教寶寶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會用語言表達不同的感受。千萬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對他的無理要求妥協,在他表現激烈t的時候,你可以採取冷處理,等他平靜下來再做解釋、,不主張懲罰寶寶。
3歲寶寶喜歡問“為什麼”,並且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事事希望自己做主,對父母的要求喜歡說“不”,通常以任性的方式來表達對“自立”的渴望。對父母立下的規矩,他們有時會主動表現出合作的態度,但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很少能持之以恆。
視寶寶的發展情況,可以制定一些更具體、更有指向性的規矩,尤其是有助於好的習慣養成、品格塑造等方面的。
當一個人“被需要”時,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通常也樂意去做因此,您不妨經常“需要”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系扣子、將拖鞋擺放整齊或收拾玩具。適時誇獎他的乖巧行為是對他最好的鼓勵。
當寶寶出現逆反行為時,不妨用“正話反說”的方法,讓他心甘情願地步入規矩的“圈套”——比如寶寶有邊吃邊玩的毛病,而您卻希望他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桌上吃飯,這時可以故意說:“今天的飯特好吃。你先去玩吧,等我們吃剩下你再來。”寶寶出於“和你對著幹”的心理,反而會堅持把自己碗裡的飯菜都吃光才離開。
4歲的寶寶開始成為“社交達人”,他們更加專注於遊戲和各種活動,此時所面臨的重大任務就是學會合作。從現在起,我們可以加強對他的紀律管理了。此階段的寶寶更清楚自己缺少什麼和想要什麼,因此有時會隱瞞事實真相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但他並不知道這樣做是欺騙,是錯誤的行為。
根據寶寶的情況制定規則,但同時做好反復重申規則的心理準備,耐心地向寶寶明確應該怎樣做和不該怎樣做。比如玩別人的玩具,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後才能玩;和別人一起遊戲,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不能耍賴等。同時,還可以說明違反規則將有怎樣的後果或懲罰。
對於寶寶的“說謊”行為,不能簡單地進行指責,因為他們還不能將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不真實的完全區分開,因此不能直接上升到“道德層面”。
寶寶已經到了能夠領會父母具體要求和規則的年齡了,能夠把原因和結果很好地聯繫起來,也就是說,他清楚違反規則後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但是,有時候也會明知故犯、超越界限試探您。
父母心平氣和與飽含關愛的實施態度更容易讓寶寶接受規則的條條款款,並從被動遵守走向自律。父母應清楚地向寶寶解釋為什麼要遵守規矩,引導他們考慮別人的感受。對寶寶良好的行為予以鼓勵,不好的行為要進行小小的懲罰,借此使寶寶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3天不能看動畫片、取消週末去動物園的計畫或者推遲一周去玩陶藝。一旦寶寶違規,立即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