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個月寶寶動作訓練遊戲

寶寶盯著火車跑

遊戲目的:

“ 小火車”在寶寶的視線中移動, 可以説明寶寶感受空間中的位置關係, 還可以幫助寶寶學習轉頭, 提高寶寶的身體控制能力, 鍛煉頸部肌肉的力量。

遊戲步驟:

1. 拿起“小火車”玩具放到寶寶面前, 吸引寶寶的注意。

2. 對小寶寶說:“小火車開車嘍!”然後將“小火車”從左向右慢慢移動。

3. 一邊移動“小火車”, 一邊模擬火車運行時的聲音。

4. 當“小火車”從寶寶身體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之後, “嗚——”的一聲停下來, 然後從右向慢慢往反方向移動。

遊戲互動:

寶寶看到小火車在自己面前慢慢移動, 會感到很驚奇。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大人模仿火車的聲音, 隨著火車的走遠, 寶寶的視線也會不斷追隨。 如果大人看到寶寶的脖子已經轉到了極限, 就可以把火車往回開。 這種遊戲可以讓寶寶不斷地運動他的脖子。

溫馨提示

這個階段, 寶寶的視覺範圍還非常窄, 所以“小火車”與寶寶眼睛的距離不要超過2 米。 可以先從1 米左右開始, 然後慢慢將距離擴大。 “小火車”移動的速度要緩慢, 最好根據寶寶視線追隨的情況靈活地調整。 當寶寶能熟練地追隨“小火車”後, 可以適當地調整“小火車”行駛的路線, 讓火車上下移動。

體操小王子

遊戲目的:

幫助寶寶較好地活動下肢關節和肌肉, 促進寶寶身體運動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 提高寶寶的運動智慧和空間智慧,

Advertisiment
同時伴以兒歌, 可以促進寶寶語言智慧的發展。

遊戲步驟:

1. 抬起寶寶的雙腳, 與床面呈45 度。

2. 幫助寶寶彎曲雙腿使雙膝至腹部。

3. 伸直雙腿, 使雙腿與床面保持45 度。

4. 放下寶寶的雙腿, 讓寶寶舒服地仰臥。

5. 重複以上動作。

遊戲互動:

這個時期寶寶不會自己伸展身體, 所以媽媽需要幫助寶寶做運動。 媽媽輕輕抬起寶寶的小腿, 並且開始唱兒歌:“寶寶做體操, 伸伸腿, 伸伸腰, 從小就要煉身體, 健康寶寶樂陶陶。 ”愉快的節奏, 配合寶寶的雙腿運動, 這會讓寶寶覺得身心舒服。

溫馨提示

遊戲時如果發現寶寶有些緊張、煩躁, 請暫時停下來, 替代以皮膚按摩, 幫助小寶寶放鬆。 遊戲時爸爸媽媽的力度不要太大, 要遷就寶寶的身體,

Advertisiment
否則就會讓寶寶產生抗拒情緒。

寶寶坐輪船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觸覺, 對寶寶進行全身的鍛煉。

遊戲步驟:

1. 把寶寶放到媽媽肚子上, 媽媽把雙手放在寶寶脊背上輕輕按摩, 幫助寶寶放鬆。

2. 慢慢進行深呼吸, 使腹部稍有起伏, 並說:“寶寶坐輪船嘍!”讓寶寶感受到媽媽身體的緩慢運動。

3. 用手指輕觸寶寶的後背, 讓寶寶進一步與媽媽的身體接觸。

4. 如此, 反復兩三次。

遊戲互動:

寶寶隨著媽媽的呼吸上下起伏。 如果他感到緊張, 媽媽可以用手在寶寶背後按摩, 這會使寶寶放鬆下來。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唱兒歌:“寶寶, 坐輪船, 左顛顛, 右顛顛, 晃晃悠悠真舒坦, 寶寶玩起來沒個完。 ”節奏好的兒歌可以幫助寶寶放鬆, 可以使遊戲進行得更加順利。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

注意一定要選在寶寶空腹的時候進行這個遊戲。 玩遊戲時, 媽媽的服裝要柔軟, 儘量不要有扣子, 以免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小寶寶頸部運動的能力還比較弱, 逗寶寶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頭部。

下彩色雨了

遊戲目的:

有效的視覺訓練, 增強頭頸轉動的靈活度。

遊戲步驟:

1. 大人先將幾條彩色紙條的一端分別用膠帶粘貼在厚紙板上。 完成後, 以紙條向下的方式拿著厚紙板, 這樣就形成美麗的彩色雨絲了。

2. 讓寶寶平躺, 大人先坐在寶寶頭頂前方看著寶寶, 並說:“下彩色雨了!”接著拿出彩色雨紙板, 在寶寶眼前微微晃動。

3. 配合寶寶的反應, 移動彩色雨絲的位置, 並適時變換搖晃的速度。

4. 然後以小寶寶的臉蛋為中心,

Advertisiment
將彩色雨絲依照上(頭頂)、下(下巴)、左(左耳)、右(右耳)的位置移動。

遊戲互動:

寶寶看到一條條色彩鮮豔的紙條會感到很驚訝, 這個時候大人告訴寶寶下彩色雨了, 並且在寶寶眼前晃動。 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 然後寶寶的頭會隨著彩色雨絲的位置變化而移動。 這個遊戲可以鍛煉寶寶頭頸轉動的靈活度, 為寶寶將來的身體發展打下基礎。

溫馨提示

大人要注意把紙條貼得緊一些, 不要在晃動過程中有紙條落下。 如果有紙條突然落到寶寶的臉上, 會把寶寶嚇到的。

寶寶學走舞步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音樂的節奏感。

遊戲步驟:

1. 選用播放節奏感強的舞曲。

2. 讓寶寶橫躺在你的手臂上。

3. 手掌輕輕按壓寶寶的肚皮, 另一隻手放在寶寶的背部以保證安全,然後走舞步。

遊戲互動:

如果寶寶喜歡被豎直抱著,媽媽可以讓寶寶臉朝前“坐著”,一隻手托在寶寶的屁股下麵,另一隻手環抱住寶寶的肚皮,以坐姿抱著。如果寶寶不喜歡拉丁風格的音樂,媽媽可以嘗試其他風格,如民樂、流行樂,甚至是一些不錯的兒歌。

溫馨提示

寶寶往大腦裡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以後可提取的資訊與經驗也就越多。讓寶寶接受不同觸覺的刺激,對大腦資訊存儲和提取很有説明。

寶寶會踢彩球

遊戲目的:

在踢球的過程中,寶寶可以發現自己的動作對皮球造成的影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覺到自己對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在踢球的過程中,寶寶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遊戲步驟:

1. 用結實的線將彩球掛在寶寶床上方,讓寶寶抬起腳剛剛能夠碰到。

2. 輕輕抬起寶寶的一隻小腳丫,幫助他“踢”一下彩球,引起小寶寶對彩球的注意。

3. 待彩球靜止後,抬起寶寶的另一隻腳,幫助寶寶再次“踢”一下彩球。

4. 讓彩球晃動,引導寶寶自己去踢球。

遊戲互動:

寶寶現在還很小,他看到彩球時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但是大人幫助寶寶“踢”一下,寶寶看到彩球來回搖晃會很高興。

溫馨提示

球不要太大,一般直徑6 釐米左右為宜,顏色要鮮豔,最好為單色。球懸掛的位置應適宜,要讓寶寶的小腳丫稍抬起就能夠踢到。要適當控制球晃動的幅度,以免寶寶的視線跟不上,從而影響他遊戲的積極性。

寶寶升空特技

遊戲目的:

寶寶升空特技遊戲在於發展寶寶小手的運動能力,為以後寶寶的雙手更靈巧打下基礎。

遊戲步驟:

1. 把兩個食指分別放到寶寶的手心。

2. 等寶寶自動握住大人的手指,或者指導寶寶握住大人的手指。

3. 慢慢地抬起手臂,慢慢地將寶寶提起。不斷地把寶寶提起又放下。

遊戲互動:

寶寶無意識的抓握會很牢固,大人可以用手指把寶寶整個提起,而寶寶不會有不適的感覺。最棒的寶寶可完全握住大人的手指使整個身體離開小床。

寶寶在進行遊戲時,手部的抓握本領是無意識的,因個體差別而異,它不可能與智商有關係。

遊戲中還可嘗試讓寶寶試握花環棒、筆桿、筷子之類的東西。

溫馨提示

防止新生兒抓破皮膚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經常給新生兒剪指甲。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家長可以趁寶寶熟睡時小心仔細地修剪他的指甲。新生兒的指甲十分柔軟,所以修剪時一定要很小心。

看我腦袋抬起來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頸部肌肉。

遊戲步驟:

1. 讓寶寶趴在床上。

2. 在頭頂方向搖動鈴鐺,告訴他“在這邊”,引誘寶寶抬起頭觀看。最開始時他用眼睛看一小會兒,頭仍然枕在床上,逐漸鍛煉至頸部肌肉強健後,他整個頭能向前看,下巴支在床上。

3. 每天要讓寶寶趴在床上3~4 次,從30 秒開始,逐漸延長時間。用不同的玩具逗引,使寶寶頸部能支持頭的重量。

遊戲互動:

寶寶聽到鈴兒響,他會抬頭看。這時大人不斷地鼓勵寶寶,然後繼續搖鈴鐺,或者換成別的聲音,引起寶寶的興趣,讓寶寶抬頭看。然後慢慢地增加難度,寶寶的頭也可以逐漸地向後仰。這樣寶寶的頸部肌肉就得到了鍛煉。

溫馨提示

注意不要把鈴鐺吊得太高,要慢慢地從寶寶眼前開始上升,引導寶寶抬頭。如果寶寶對鈴鐺失去興趣, 可以換成別的東西。最好用色彩鮮豔的東西吸引寶寶。

小手擺啊擺

遊戲目的:

通過這樣的遊戲,寶寶可以一邊看到手的運動,一邊感受運動時自己身體的變化,同時還可以説明寶寶感受運動的速度和節奏。

遊戲步驟:

1. 媽媽舉起寶寶的一隻手,在其視野正前方晃動幾下,引起寶寶對手的注意。

2. 一邊唱兒歌,一邊輕輕擺動寶寶的小手,讓寶寶的視線追隨手的運動:“小手小手搖一搖,小手小手擺一擺,小手小手跑得快。”

3. 唱“跑得快”時,以稍快的速度將寶寶的雙手平放到身體兩側。

遊戲互動:

寶寶現在還不能隨心所欲地擺動雙手,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拿著寶寶的小手,並且伴隨兒歌開始運動。因為兒歌的節奏和小手運動的快慢有關,所以寶寶會對這種遊戲充滿興趣。而且寶寶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身體的運動變化,這可以説明寶寶逐步認識到手和自己的關係。

溫馨提示

家長在擺動寶寶小手的時候,節奏一定要慢,防止突然的節奏變化給寶寶造成不適。雙手擺動的幅度不要太大,只要讓寶寶能夠產生視線的追隨就可以。如果寶寶有不舒服的表示,應該及時調整或終止遊戲。

空中寶寶飛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平衡感,讓寶寶的頸部得到鍛煉。

遊戲步驟:

1. 躺在床上或地板上,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

2. 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緩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

3. 在寶寶開心的情況下,可以間隔性反復練習。

遊戲互動:

當寶寶“飛”在空中時,他的視野就會變得不一樣,一開始,他會感到害怕。這個時候,大人在空中輕輕地轉動寶寶,然後再把寶寶輕輕地放到自己身上,向寶寶笑笑。這樣做能大大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

溫馨提示

如果大人覺得自己力氣不大,把寶寶舉到一定的高度,但沒有力氣繼續遊戲時,就要趕快把寶寶放下來,以保證寶寶的安全。

寶寶翩翩起舞

遊戲目的:

這個時候的寶寶喜歡在眼前晃動雙手。充分利用這一遊戲,配合適當的音樂,不僅可以説明寶寶鍛煉上肢,還能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遊戲步驟:

1. 在寶寶清醒的時候,播放樂曲,吸引寶寶的注意。

2. 輕輕隨著節奏,哼唱旋律,引導寶寶注意節奏。

3. 在寶寶面前舉起雙手,隨著節奏擺動。

4. 慢慢舉起寶寶的小手或小腳,隨著節奏擺動。

5. 逐漸培養寶寶聽見樂曲就主動地“舞蹈”起來的習慣。

遊戲互動:

讓寶寶的小腳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斷晃動,並且告訴寶寶這是在跳舞。不僅讓寶寶得到了全身的運動,而且還有利於寶寶的聽覺發展。

溫馨提示

播放音樂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5 分鐘即可,防止寶寶疲勞。不要給寶寶聽立體音樂。身歷聲進入耳道後,沒有緩和與迴旋的餘地,會直接刺激寶寶的聽覺器官,對寶寶的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傷。

地面滑行

遊戲目的:

促使寶寶運動的協調性。

遊戲步驟:

1. 準備材料:長方形的厚硬紙板(用結實可靠的紙箱),長寬要和寶寶差不多。

2. 在地毯上、複合或實木地板上進行遊戲。

3. 把硬紙板放在地毯或地板上,讓寶寶趴在硬紙板上,胳膊伸向前方或身體兩側。

4. 輕輕地把硬紙板向前、向後滑,給寶寶一種正在向前爬行的感覺。

遊戲互動:

媽媽一定要注意加強抱寶寶的安全措施。寶寶再長大些,就可以用自己的胳膊推著自己前進了。這個動作有助於寶寶發展運動協調性,對寶寶爬行很重要。

溫馨提示

在寶寶成長的早期,他所接受的刺激越豐富,其腦神經的樹突長得就越多,他也就會變得越聰明。所以,要想讓寶寶更聰明,首先要給他豐富的刺激,包括視覺刺激和運動刺激。

寶寶碰到了什麼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從無意識地碰摸到有意識去摸。

遊戲步驟:

1. 在床欄上掛上自製的或購買的布娃娃或其他小玩具。

2. 引導寶寶用手去觸碰這些玩具。

3. 床欄上的小玩具可以換為木線軸、塑膠球、鈴棒等不同質地的物體,以增加觸摸

物質地的範圍。

遊戲互動:

當寶寶在清醒狀態並且無意識地碰到了布娃娃,他會感到觸摸的感覺,這種奇怪的感覺會讓他再次碰觸。然後寶寶就會掌握到規律,不斷地碰觸。而大人這個時候可以引導寶寶去碰別的東西,因為不同的觸感會讓寶寶好奇心更加旺盛,他會一直做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寶寶滿月後,身體變得一天比一天強壯而靈活,喜歡腿腳亂蹬。反復用腳蹬被子,身體就會逐漸移到床邊。有時碰巧掉在地上,就有可能導致摔傷,因此,應該經常檢查嬰兒床的護欄,看它是否鬆動,如果鬆動要及時加固。如果寶寶睡在大人床上,媽媽要不斷地給予照顧。離開時,床邊要用東西擋上,以免摔傷寶寶。

蹬蹬自行車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

遊戲步驟:

1. 讓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或者床上。

2. 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自行車一樣。

3. 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放在寶寶的腳邊,讓寶寶踢到它,發出聲音。

遊戲互動:

寶寶的雙腿在大人的幫助下,上上下下,當大人拿來玩具,寶寶腳蹬玩具,腳掌相接一瞬間癢癢的感覺,發出聲音後,他就越發喜歡蹬著腿玩。會製造出歡樂的笑聲。這樣,寶寶的腿部力量就得到了鍛煉。

溫馨提示

寶寶的小腳不能被衣服、睡袋、襪子等妨礙住,否則寶寶感覺不到玩具,就不能活動。在幫助寶寶雙腿做自行車運動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要保證在寶寶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另一隻手放在寶寶的背部以保證安全,然後走舞步。

遊戲互動:

如果寶寶喜歡被豎直抱著,媽媽可以讓寶寶臉朝前“坐著”,一隻手托在寶寶的屁股下麵,另一隻手環抱住寶寶的肚皮,以坐姿抱著。如果寶寶不喜歡拉丁風格的音樂,媽媽可以嘗試其他風格,如民樂、流行樂,甚至是一些不錯的兒歌。

溫馨提示

寶寶往大腦裡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以後可提取的資訊與經驗也就越多。讓寶寶接受不同觸覺的刺激,對大腦資訊存儲和提取很有説明。

寶寶會踢彩球

遊戲目的:

在踢球的過程中,寶寶可以發現自己的動作對皮球造成的影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覺到自己對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在踢球的過程中,寶寶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

遊戲步驟:

1. 用結實的線將彩球掛在寶寶床上方,讓寶寶抬起腳剛剛能夠碰到。

2. 輕輕抬起寶寶的一隻小腳丫,幫助他“踢”一下彩球,引起小寶寶對彩球的注意。

3. 待彩球靜止後,抬起寶寶的另一隻腳,幫助寶寶再次“踢”一下彩球。

4. 讓彩球晃動,引導寶寶自己去踢球。

遊戲互動:

寶寶現在還很小,他看到彩球時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但是大人幫助寶寶“踢”一下,寶寶看到彩球來回搖晃會很高興。

溫馨提示

球不要太大,一般直徑6 釐米左右為宜,顏色要鮮豔,最好為單色。球懸掛的位置應適宜,要讓寶寶的小腳丫稍抬起就能夠踢到。要適當控制球晃動的幅度,以免寶寶的視線跟不上,從而影響他遊戲的積極性。

寶寶升空特技

遊戲目的:

寶寶升空特技遊戲在於發展寶寶小手的運動能力,為以後寶寶的雙手更靈巧打下基礎。

遊戲步驟:

1. 把兩個食指分別放到寶寶的手心。

2. 等寶寶自動握住大人的手指,或者指導寶寶握住大人的手指。

3. 慢慢地抬起手臂,慢慢地將寶寶提起。不斷地把寶寶提起又放下。

遊戲互動:

寶寶無意識的抓握會很牢固,大人可以用手指把寶寶整個提起,而寶寶不會有不適的感覺。最棒的寶寶可完全握住大人的手指使整個身體離開小床。

寶寶在進行遊戲時,手部的抓握本領是無意識的,因個體差別而異,它不可能與智商有關係。

遊戲中還可嘗試讓寶寶試握花環棒、筆桿、筷子之類的東西。

溫馨提示

防止新生兒抓破皮膚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經常給新生兒剪指甲。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家長可以趁寶寶熟睡時小心仔細地修剪他的指甲。新生兒的指甲十分柔軟,所以修剪時一定要很小心。

看我腦袋抬起來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頸部肌肉。

遊戲步驟:

1. 讓寶寶趴在床上。

2. 在頭頂方向搖動鈴鐺,告訴他“在這邊”,引誘寶寶抬起頭觀看。最開始時他用眼睛看一小會兒,頭仍然枕在床上,逐漸鍛煉至頸部肌肉強健後,他整個頭能向前看,下巴支在床上。

3. 每天要讓寶寶趴在床上3~4 次,從30 秒開始,逐漸延長時間。用不同的玩具逗引,使寶寶頸部能支持頭的重量。

遊戲互動:

寶寶聽到鈴兒響,他會抬頭看。這時大人不斷地鼓勵寶寶,然後繼續搖鈴鐺,或者換成別的聲音,引起寶寶的興趣,讓寶寶抬頭看。然後慢慢地增加難度,寶寶的頭也可以逐漸地向後仰。這樣寶寶的頸部肌肉就得到了鍛煉。

溫馨提示

注意不要把鈴鐺吊得太高,要慢慢地從寶寶眼前開始上升,引導寶寶抬頭。如果寶寶對鈴鐺失去興趣, 可以換成別的東西。最好用色彩鮮豔的東西吸引寶寶。

小手擺啊擺

遊戲目的:

通過這樣的遊戲,寶寶可以一邊看到手的運動,一邊感受運動時自己身體的變化,同時還可以説明寶寶感受運動的速度和節奏。

遊戲步驟:

1. 媽媽舉起寶寶的一隻手,在其視野正前方晃動幾下,引起寶寶對手的注意。

2. 一邊唱兒歌,一邊輕輕擺動寶寶的小手,讓寶寶的視線追隨手的運動:“小手小手搖一搖,小手小手擺一擺,小手小手跑得快。”

3. 唱“跑得快”時,以稍快的速度將寶寶的雙手平放到身體兩側。

遊戲互動:

寶寶現在還不能隨心所欲地擺動雙手,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拿著寶寶的小手,並且伴隨兒歌開始運動。因為兒歌的節奏和小手運動的快慢有關,所以寶寶會對這種遊戲充滿興趣。而且寶寶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身體的運動變化,這可以説明寶寶逐步認識到手和自己的關係。

溫馨提示

家長在擺動寶寶小手的時候,節奏一定要慢,防止突然的節奏變化給寶寶造成不適。雙手擺動的幅度不要太大,只要讓寶寶能夠產生視線的追隨就可以。如果寶寶有不舒服的表示,應該及時調整或終止遊戲。

空中寶寶飛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平衡感,讓寶寶的頸部得到鍛煉。

遊戲步驟:

1. 躺在床上或地板上,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

2. 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緩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

3. 在寶寶開心的情況下,可以間隔性反復練習。

遊戲互動:

當寶寶“飛”在空中時,他的視野就會變得不一樣,一開始,他會感到害怕。這個時候,大人在空中輕輕地轉動寶寶,然後再把寶寶輕輕地放到自己身上,向寶寶笑笑。這樣做能大大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

溫馨提示

如果大人覺得自己力氣不大,把寶寶舉到一定的高度,但沒有力氣繼續遊戲時,就要趕快把寶寶放下來,以保證寶寶的安全。

寶寶翩翩起舞

遊戲目的:

這個時候的寶寶喜歡在眼前晃動雙手。充分利用這一遊戲,配合適當的音樂,不僅可以説明寶寶鍛煉上肢,還能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遊戲步驟:

1. 在寶寶清醒的時候,播放樂曲,吸引寶寶的注意。

2. 輕輕隨著節奏,哼唱旋律,引導寶寶注意節奏。

3. 在寶寶面前舉起雙手,隨著節奏擺動。

4. 慢慢舉起寶寶的小手或小腳,隨著節奏擺動。

5. 逐漸培養寶寶聽見樂曲就主動地“舞蹈”起來的習慣。

遊戲互動:

讓寶寶的小腳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斷晃動,並且告訴寶寶這是在跳舞。不僅讓寶寶得到了全身的運動,而且還有利於寶寶的聽覺發展。

溫馨提示

播放音樂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5 分鐘即可,防止寶寶疲勞。不要給寶寶聽立體音樂。身歷聲進入耳道後,沒有緩和與迴旋的餘地,會直接刺激寶寶的聽覺器官,對寶寶的聽力造成一定的損傷。

地面滑行

遊戲目的:

促使寶寶運動的協調性。

遊戲步驟:

1. 準備材料:長方形的厚硬紙板(用結實可靠的紙箱),長寬要和寶寶差不多。

2. 在地毯上、複合或實木地板上進行遊戲。

3. 把硬紙板放在地毯或地板上,讓寶寶趴在硬紙板上,胳膊伸向前方或身體兩側。

4. 輕輕地把硬紙板向前、向後滑,給寶寶一種正在向前爬行的感覺。

遊戲互動:

媽媽一定要注意加強抱寶寶的安全措施。寶寶再長大些,就可以用自己的胳膊推著自己前進了。這個動作有助於寶寶發展運動協調性,對寶寶爬行很重要。

溫馨提示

在寶寶成長的早期,他所接受的刺激越豐富,其腦神經的樹突長得就越多,他也就會變得越聰明。所以,要想讓寶寶更聰明,首先要給他豐富的刺激,包括視覺刺激和運動刺激。

寶寶碰到了什麼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從無意識地碰摸到有意識去摸。

遊戲步驟:

1. 在床欄上掛上自製的或購買的布娃娃或其他小玩具。

2. 引導寶寶用手去觸碰這些玩具。

3. 床欄上的小玩具可以換為木線軸、塑膠球、鈴棒等不同質地的物體,以增加觸摸

物質地的範圍。

遊戲互動:

當寶寶在清醒狀態並且無意識地碰到了布娃娃,他會感到觸摸的感覺,這種奇怪的感覺會讓他再次碰觸。然後寶寶就會掌握到規律,不斷地碰觸。而大人這個時候可以引導寶寶去碰別的東西,因為不同的觸感會讓寶寶好奇心更加旺盛,他會一直做這個遊戲。

溫馨提示

寶寶滿月後,身體變得一天比一天強壯而靈活,喜歡腿腳亂蹬。反復用腳蹬被子,身體就會逐漸移到床邊。有時碰巧掉在地上,就有可能導致摔傷,因此,應該經常檢查嬰兒床的護欄,看它是否鬆動,如果鬆動要及時加固。如果寶寶睡在大人床上,媽媽要不斷地給予照顧。離開時,床邊要用東西擋上,以免摔傷寶寶。

蹬蹬自行車

遊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

遊戲步驟:

1. 讓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或者床上。

2. 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自行車一樣。

3. 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放在寶寶的腳邊,讓寶寶踢到它,發出聲音。

遊戲互動:

寶寶的雙腿在大人的幫助下,上上下下,當大人拿來玩具,寶寶腳蹬玩具,腳掌相接一瞬間癢癢的感覺,發出聲音後,他就越發喜歡蹬著腿玩。會製造出歡樂的笑聲。這樣,寶寶的腿部力量就得到了鍛煉。

溫馨提示

寶寶的小腳不能被衣服、睡袋、襪子等妨礙住,否則寶寶感覺不到玩具,就不能活動。在幫助寶寶雙腿做自行車運動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要保證在寶寶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這樣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