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3歲,培養孩子家務能力三步走

雖說現在的家務勞動已經相當一部分社會化了, 但無論社會怎麼發展, 有些勞動本領都是不能、也不該荒廢的, 比如家務和做飯, 因為這是自我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 是立足于世、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培養孩子對生活用品的熟悉感

超市是培養孩子家務能力的重要實踐場所!在孩子還沒學會走路的時候, 媽媽可以推著嬰兒車和孩子一起購物, 如果空間和體力允許的話, 最好把孩子抱起來, 讓孩子擁有和媽媽一樣高的視線。 一邊挑選物品一邊指點, 告訴孩子物品的名稱和用途, 讓孩子對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產生熟悉感。

Advertisiment

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後, 可把夠得著、不怕打碎、重量合適的物品交給孩子放入購物車, 讓孩子感受到幫媽媽做事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執著于選擇自己喜歡的零食、糖果, 不妨趁此機會教育孩子, 什麼能買什麼不能買, 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什麼雖然能吃但多吃會有害健康,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不依賴垃圾食品、速食食品的意識。

啟迪孩子對自食其力的認同感

對0~3歲的小朋友而言, “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愛上家務。 在家長的引導下部分參與家務的孩子, 更多是懷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把“家務”等同於另一種形式的“玩耍”, 比如積極幫媽媽揉面, 是因為麵團很像白色的橡皮泥;和媽媽一起在菜場熱心地挑選蔬菜,

Advertisiment
是因為五顏六色的蔬菜本身就像好看的玩具。

要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 在積極帶著孩子參與家務的同時, 還要啟迪孩子對自食其力的認同感。

選擇故事生動、對兒童視角把握精准的繪本, 是取代說教的好方式。 如繪本《出門之前》, 通過畫面講述星期天的早晨, 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去郊外野餐的小姑娘綾子, 一會兒幫忙裝飯盒, 一會兒幫忙拉提包, 結果越幫越忙。 但家長耐心而寬容地一邊鼓勵綾子的“努力”, 一邊幫她收拾殘局。 親子共讀這個故事, 孩子就會明白:無論幫媽媽做什麼, 媽媽都不會把我當作搗蛋鬼, 而是把我當作好幫手。

再如繪本《戴紅圍巾的松鼠》, 通過講述松鼠媽媽鼓勵小松鼠第一次外出覓食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體現出孩子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獨具的勇氣、果敢和智慧。 寓教於樂的故事, 會讓孩子有新鮮的代入感和更為深切的體會, 不知不覺間, 建立起對自食其力的認同意識。

激發孩子家務小能手的自豪感

5歲的阿花給天堂的媽媽寫信, 首先選擇將這件事告訴媽媽:“所有的便當我自己都會做了!媽媽你很吃驚吧?”和成年人一樣, 當一個孩子掌握一項本領, 這件事帶給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也是毋庸置疑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 3歲前, 兒童的心理活動幾乎完全直接依賴於外界環境的影響, 並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變化。 3~5歲時, 幼兒的心理活動則進入獨立性發展的高峰期。 如果能在3歲前幫孩子建立起一種“家務意識”,

Advertisiment
那麼當孩子進入獨立性發展的高峰期之後, 這種朦朧的感性認知就會逐漸演化為清晰的主觀認知, 並激發出孩子的“家務力”與從中得到的自豪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