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6歲寶寶典型反常事件大揭秘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即便是小寶寶也是一樣的。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父母們發現, 寶寶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反常表現。 對於寶寶們的這些表現, 究竟是寶寶真的“反常”, 還是父母們不理解其背後的真實原因呢?

0~3歲寶寶典型事件大揭秘

“流程式”扔東西

寶寶七八個月至1歲左右憑空生出了個新玩兒法——流程式扔東西。 當發現一件有趣的物品時, 他們可能會先把玩一會兒, 之後就會扔到地上。 媽媽幫忙拾起來, 寶寶會把它再扔到地上, 最後場面就成了“流程式扔東西”, 寶寶扔, 媽媽拾, 寶寶再扔, 媽媽再拾......結果就是媽媽生氣了,

Advertisiment
寶寶卻一臉等待媽媽再拾起好扔出去的表情。 難道是寶寶在故意氣媽媽?

真相

當寶寶長到近1歲時, 會慢慢發現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當他們頻繁多次地扔一件物品時, 會發現物品落地後或是滾到了桌邊, 或是滾到了牆腳, 每次落地後的樣子都不同, 這種現象的發生, 讓他們發現了自己的力量, 認識到了自己的存在, 以及自己和扔出去的物品之間的關聯, 寶寶心中會想:“這是我扔出去的東西, 它會滾動呢!”當發現這一切後, 這種扔東西的行為就會成為寶寶們快樂的源泉, 他們會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和幸福感, 以至於當媽媽將物品拾起來後, 他們會再扔出去。 從某方面來說, 寶寶故意扔東西是心理發展的巨大成果,

Advertisiment
是衡量其智力發育的標誌之一。

寶寶因為小氣不願分享

和小朋友一起玩, 媽媽希望寶寶將玩具借給小朋友玩一會兒, 可無論怎樣溝通寶寶就是不肯。 不止如此, 因為擔心媽媽強行拿走自己的玩具, 寶寶不是故意跑開, 就是還不等媽媽伸手便大哭大鬧起來。 寶寶真是自私又小氣。

真相

對於2~3歲的寶寶來說, “自私”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所有權”的概念正在建立, 但並不完善, 在他們看來, 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 這種認知讓寶寶不明白, 媽媽為什麼會拿“我的”東西給別人。 此外, 他們還不清楚“借”與“還”的概念, 一心認為, 拿走的東西就不會回來了。 寶寶不願分享, 並不是寶寶自私或小氣, 而是其心智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Advertisiment
隨著寶寶心智成熟, 加上媽媽的科學引導, 寶寶很快就可以改掉“自私又小氣”這個毛病。

突然變成“黏寶寶”

本來很聽話的寶寶, 卻突然變成了“黏寶寶”。 媽媽走一步, 他跟一步, 哪怕只1秒鐘沒看到媽媽, 就會哭鬧起來。 媽媽給寶寶講道理, 可寶寶卻習慣性地遮罩, 完全不理媽媽的解釋。 本來可以自己玩得很好的寶寶, 為什麼非要一刻不停地黏著媽媽呢?根本就是故意搗亂嘛!

真相

寶寶突然變成“黏寶寶”, 多因“分離焦慮”所致。 分離焦慮常出現在兩個時期, 一是寶寶1歲左右, 另一個則是寶寶剛入園時。 1歲多的寶寶隨著動作能力提升, 活動範圍逐漸增大, 可心智發展卻不成熟, 寶寶“探索”世界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媽媽不在身邊, 他們無法確定媽媽是否會回來, 從而很容易產生“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的疑問, 繼而因為感到驚惶失措, 而不願離開媽媽一步。 而寶寶剛入園時, 雖然心智逐漸成熟, 但因為接觸的是完全陌生的環境和人群, 同樣會感到焦慮和不安, 從而表現出“分離焦慮”, 以致媽媽每天送其去幼稚園都要費盡周折。

對於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 隨著心智越來越成熟, 以及社會化經歷的提升, 瞭解到媽媽離開會再回來, 便會逐漸擺脫分離焦慮;而對於3歲左右上幼稚園的寶寶來說, 只要習慣了幼稚園生活, 便可立即擺脫這種分離焦慮。 所以說, 突然變成“黏寶寶”, 只不過是寶寶必經的心路歷程喲!

3~6歲寶寶典型事件大揭秘

寶寶學會了“說謊”

Advertisiment

寶寶打翻了水, 媽媽問寶寶:“誰打翻了水?”寶寶會不假思索地說是家中的寵物弄的。 對於寶寶理直氣壯的說慌行為, 媽媽自然一肚子的氣。 寶寶何時學會了說謊?為什麼品質這樣壞?除了懊惱, 媽媽還有深深的自責, 責怪自己教育不當。 寶寶“說慌”真的是品質問題嗎?

真相

生活中, 寶寶說謊非常常見, 對於寶寶“說謊”人們本能地會想到這是品質問題, 其實, 對於小寶寶們來說, 更多時候他們是無意說謊。 因為認知能力不成熟, 他們會把想像中的事當成真實的事情表述;此外, 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 或是為了達成某種願望, 抑或為了逃避某些事情, 都會“說謊”。 這類說謊多是因恐懼心理所致。 當寶寶出現“說謊”表現時, 媽媽應瞭解其背後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引導寶寶改掉這種“習慣性”回答,而不是直接給寶寶貼上“品質有問題”的標籤。

寶寶愛攀比

見到別的小朋友有什麼,自家的寶寶就一定要有,有時同類的物品都不行,一定要和人家一模一樣的,寶寶這麼愛攀比,真是太難教養了。

真相

雖然說虛榮心是導致攀比的根源,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即便是小寶寶也是有自尊心的,希望自己比別人好。寶寶所謂的愛攀比,說到底是不想自己不如別人。此外,處於幼兒期的寶寶都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他們希望借由自己好的物品來吸引別人的注意,以便獲得別人的讚美和誇獎。對於寶寶這種表現,媽媽們不應只局限於“攀比”這個字眼上,認為寶寶教養困難。科學的做法是,利用寶寶凡事求好的心理,激勵寶寶不斷進步,通過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過早給寶寶定性,疏忽了正確的引導,只會讓寶寶養成盲目攀比的壞毛病。

寶寶的口頭禪變成了“我不”

寶寶大了,媽媽希望越來越好帶,可寶寶卻好像突然不講理了,經常和媽媽較勁兒,媽媽讓做什麼,寶寶偏不做什麼,如此一來,家庭大戰難免頻繁上演。寶寶越不講理,媽媽越生氣,親子關係也越發緊張了。

真相

隨著寶寶年紀增長,情感也越發豐富,當各式情緒出現時,因為不知如何宣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反抗”,如此一來,回饋給父母的便是寶寶越來越不聽話。此時,如果家長可以探索出寶寶不講理的真實原因,並試著站在寶寶的角度思考,並和寶寶一起想想解決的方法,當寶寶不再無助,不再因不知如何表述情緒而只會說“不”時,便又會變回之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寶寶了。

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

幾乎不管什麼場合,只要一說到孩子的挑戰,家長們就打開了話匣子:“不好好吃飯、不收拾玩具、沉迷於電視、以哭鬧為武器......”雖然每個孩子的行為不盡相同,但家長們的態度幾乎一樣:“這熊孩子,怎麼就那麼不聽話呢!我用盡了各種辦法,他卻繼續我行我素!”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覺得是不可接受的,並且第一反應是要去糾正,至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卻甚少去瞭解。事實上,孩子的行為就如同海中的冰山,我們所看見的,只是海面上的一點點,而孩子行為背後的感覺、原因,卻是海面下我們所看不見的大部分,是更加需要我們去瞭解的,只有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你所認為的不當行為,卻只是孩子的“適齡行為”

我們幾乎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1歲多的孩子,拍著手,興奮地朝著各個方向走去,卻被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抱回來,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繼續掙脫父母的雙手要往前走,又被抱回來......最後,父母終於失去了耐心,對著屁股狠狠就是幾下,孩子傷心大哭。對於1歲多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走路是一件非常新鮮與自豪的事情,他發現,他不用借助別人,自己可以移動了,他好奇地走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享受這種成就感。可是,他不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在家長眼裡就是“不當行為”,他應該安靜地待在家長身邊,至少是家長可以保護的範圍,這樣跑來跑去,代表著不聽話,所以他必須受到懲罰。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能完全領會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們的語言與社會技能也不足以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尤其是當他們的要求對身邊的大人來說,是不合情理、製造麻煩或是錯誤的時候,大人更沒法兒瞭解他們想要什麼,並且,很多時候,就把這種行為定義為“不當行為”。這聽起來是一件讓人非常心碎的事,孩子那麼小,需要理解,需要幫助,需要大人拉著他的手一起去探索世界,卻被無情地制止、打斷,並受到懲罰。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他們會覺得很困惑,不知所措,他們成長與探索的腳步會被阻礙,在今後的成長中,他們會不敢真實地表達自己,因為兒時的經歷告訴他,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會受到懲罰。

如果父母能夠瞭解孩子年齡段的特點,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知道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其實只是他們發展適應性的行為,那可能會更好地去控制自己,採取的方式會更為有效。

你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他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

現在有很多二胎家庭,或者很多準備要二胎的家庭。很多父母想不清楚,為什麼老二出生後,老大突然就開始有了“退行行為”:本來自理能力已經不錯的老大,突然開始尿褲子,依賴奶瓶,喜歡哭鬧,越來越黏媽媽......家裡多了一個孩子,本來已經身心俱疲的父母,對於老大突然的“無理取鬧”與“添亂”很難接受,他們生硬地把老大推開:“你是怎麼回事?媽媽已經很忙了,你到一邊玩去!”而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有“退行行為”,正是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這一推,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因為,自從老二被抱回家的那一刻起,那個小寶寶一天到晚被媽媽抱在懷裡,所有人都圍過去照顧他,欣賞他,讚美他可愛,家裡的那個大孩子,直接就告訴自己:“媽媽愛小寶寶勝過愛我,所以我也要學小寶寶那樣,吃奶瓶,哭鬧,尿褲子,我也要黏著媽媽,我要重新獲得在大人心中的特殊位置。”他沒有想到,他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適得其反,家長對此感到無比沮喪和厭煩,而不是充滿愛意,張開懷抱,親切地期待他。

孩子因此更加氣餒,他的行為變本加厲,大人更加煩躁,彼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可想而知,家庭氛圍會變得多恐怖。

如果父母能夠看到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只是一個簡單的信念: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注和愛,那就不僅僅是去告訴孩子:“你大,弟弟/妹妹還小,需要更多的照顧。”而是真正用行動去愛孩子,比如:安排跟老大的特殊時光,每個月抽出一個時間來,單獨跟他在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給老大佈置一些小任務,讓他參與到照顧弟弟或妹妹的過程中來,讓他感覺也屬於媽媽和弟弟/妹妹這個小團體,感覺到被需要。這樣,他的那些“不當行為”會自然消失,家庭氛圍也會溫暖和睦。

你認為孩子太不聽話,其實是因為你太想贏了孩子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有過這樣的“艱難時刻”:叫孩子刷牙、收玩具、彈鋼琴、寫作業或是上床睡覺,他要麼裝沒聽見,要麼跟你討價還價,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家長和孩子陷入到權利之爭中,互不讓步。到最後,要麼孩子被迫服從但內心不服,要麼以家長讓步收場,更多的時候,是真正愈演愈烈,兩敗俱傷。

孩子為什麼喜歡對著幹,為什麼那麼不聽家長的話?這對於從小接受“順從教育”的大多數家長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所以首先採取的對策是應戰,見招拆招,心想:“你休想逃脫!看我怎麼收拾你!”但又很快在戰爭中敗下陣來,因為孩子實在是“太難搞”,他們不僅會積極應戰,還會消極抵抗,更可惡的是,他們看到家長生氣會覺得自己贏了!

如果家長能夠瞭解,孩子這些“對著幹”的行為背後,是為了證明只有由他來主導或控制局面時,才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那採取的方式,就是不跟孩子陷入到權利之爭中,而是從權利之中退出來,承認你不能強迫孩子,培養相互的尊重,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引導孩子把權利用在積極的方面。

以孩子不收玩具為例,大多數家長最通常的做法是講道理、命令、威脅或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卻一直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只需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我們的約定是吃飯之前要收拾玩具,我現在去準備碗筷了,你可以選擇現在把玩具收好來幫媽媽幹活兒,也可以再玩5分鐘,你自己決定。”說完後,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們知道,就算“贏了孩子”,也還是不能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他是被迫服從的。當我們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不說,只做,反而能夠“贏得孩子”,並教給孩子有用的生活技能與社會技能。

懂得孩子遇到挫折後的負面情緒

找到好的方式,讀懂了孩子的情緒

挫折感是很基本的情緒感受。正常的情況下,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我們很可能會產生一點失落、不舒服的感覺,只要設法穩住情緒就能很快振作精神。人們在遇到困難時,會重新再試一次,如果再三努力還是無法成功而引發的負面情緒就算是挫折感。

我發現好多大人都受不了見到孩子哭,所以錯失了教導幼兒情緒教育的調整時機。無可避免會看到小孩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父母在旁大聲斥責......打罵教育或溺愛過度都無法教出挫折忍受度高的孩子。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只是不懂還有其他更好的引導方式,所以才造成親子互動時的衝突和矛盾。我覺得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愛孩子、愛父母,也學著愛惜自己。

失落與挫折感受強度不同,在沒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會感到有些失落。沒有就算了嗎?最好鼓勵孩子動腦子想一想,想要和必要的區別,有目標和夢想是我們進步成長的動力,所以思考能用什麼方法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才是比較積極健康的正向思考。

挫折感則是事情沒做好或者沒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而引起的情緒。要改善這類複雜的情緒調節問題,必須從覺察到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狀態開始。通常1歲左右的寶寶看到媽媽流淚就能去拿紙巾給媽媽,能走路的寶寶就開始發展自我意識了,所以不會說話的寶寶也會思考,會想動手操作、模仿大人的動作,做不好時就直接丟掉東西了。

鼓勵孩子自由探索,教出忍受力比較高的孩子

當寶寶可以自己玩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其面對挫折的調整能力。最佳的時機就是1歲起,當寶寶跌倒時鼓勵他站起來。玩具掉了,請他自己撿起來慢慢放好。寶寶想自己吃飯就給他準備自己的餐具,平常玩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和父母相處時能有更高品質的互動交流。

許多父母誤以為孩子遇到困難就哭是軟弱的表現,其實寶寶會哭鬧有很多種原因,我們不必看見容易流淚的孩子就認為其個性不好或挫折忍受力不足。因為喜怒哀樂等情緒是每個人最自然的情緒表現,年幼的孩子理性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如大人,所以父母親不必以大人的標準來評論幼兒的哭或笑。

幼兒對事物的喜好和興趣很容易受到照顧者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孩子遇到不如意的情況下的表現也和照顧者平時如何對待有關係。如果我們想教出一個挫折忍受力比較高的孩子,必須鼓勵嬰兒在安全的環境中自由探索,健康的孩子需要通過跑、跳、翻、滾等運動來鍛煉靈活的身手,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

遇到挫折就哭鬧的孩子有兩大類:第一類是反應強而好勝的孩子,會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而生氣。第二類是家中總有大人搶著幫忙,養成了無法思考和行動的被動狀態。自我期許高的孩子需要學習調節情緒,學著體會慢慢來;比較不主動的孩子必須先把基本能力鍛煉好,才不會讓無助的孩子長期處在落後而自信不足的狀態。

如何調整孩子的挫折感?

在一個家庭中,不同的人看到寶寶哭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不希望孩子長大後被認為軟弱,所以不能讓他養成動不動就哭的壞習慣。

我真希望孩子哭出來不要壓抑,這麼小就忍住不是很難過嗎?

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賴在地上大哭,吵到我最後忍不住動手打人......

親子教養的方式很難有個標準,而我總結下來,親子相處感受愉快幸福的簡單的原則就是珍惜當下每次相處的時光。曾有家長說我有發現小孩身上潛力的好眼力,其實我覺得每個大人都可以成為點亮孩子學習熱情的陽光。

想調整孩子的挫折感嗎?我們先要調整和孩子講話的方式。見到孩子認真的畫面(雖然可能看不懂),你可以說:“哇!你畫得真好看,教我好不好?”當小孩聽到有人認同,通常能愉快發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馬上與人分享。相反,如果大人每天跟孩子就“你不乖就......”“你不聽話就......”長期輸入不好的話語,無疑就是給熱情好奇的孩子潑冷水,只會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焦慮的父母很容易常常生氣,挫折感也會比較強。例如,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的表情、動作忍不住會想得太遠,一下子想到20年以後,如果還是這樣怎麼辦?於是忍不住給孩子訓話半小時,重複講的是相同的事,但沒等孩子行為改變,又自己動手去收拾殘局。這樣的親子互動品質是無效的,父母必須設法調整,從自己的言行和思維開始改變。

請您冷靜地想一想:

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微笑多,還是經常表情凝重?

我自己給孩子定的標準,符合孩子的年齡嗎?

最近給孩子學習的課程是否太難了?

家長把過度的精神花在調整一個20年後還不一定會發生的假設狀況,反而忽略了孩子當前才讀幼稚園,寶寶很可能只是走路跌倒撞痛了才哭,安撫鼓勵後立刻就沒事了。

如何調整孩子的挫折感?我用的最有效而簡單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唱歌。孩子玩積木弄不好時會想丟東西,這時我會跟寶寶一起唱兒歌。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一次再次做不成,再試一下......唱著唱著心情好了,鼓勵孩子自己走到玩具前坐好,露出很認真的表情,振作精神再玩一次。

無論想學什麼,請用玩遊戲的心情,仔細去體會練習過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好的感覺。享受親子共處的樂趣,玩得好才能學得快!

媽媽應瞭解其背後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引導寶寶改掉這種“習慣性”回答,而不是直接給寶寶貼上“品質有問題”的標籤。

寶寶愛攀比

見到別的小朋友有什麼,自家的寶寶就一定要有,有時同類的物品都不行,一定要和人家一模一樣的,寶寶這麼愛攀比,真是太難教養了。

真相

雖然說虛榮心是導致攀比的根源,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即便是小寶寶也是有自尊心的,希望自己比別人好。寶寶所謂的愛攀比,說到底是不想自己不如別人。此外,處於幼兒期的寶寶都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他們希望借由自己好的物品來吸引別人的注意,以便獲得別人的讚美和誇獎。對於寶寶這種表現,媽媽們不應只局限於“攀比”這個字眼上,認為寶寶教養困難。科學的做法是,利用寶寶凡事求好的心理,激勵寶寶不斷進步,通過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過早給寶寶定性,疏忽了正確的引導,只會讓寶寶養成盲目攀比的壞毛病。

寶寶的口頭禪變成了“我不”

寶寶大了,媽媽希望越來越好帶,可寶寶卻好像突然不講理了,經常和媽媽較勁兒,媽媽讓做什麼,寶寶偏不做什麼,如此一來,家庭大戰難免頻繁上演。寶寶越不講理,媽媽越生氣,親子關係也越發緊張了。

真相

隨著寶寶年紀增長,情感也越發豐富,當各式情緒出現時,因為不知如何宣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反抗”,如此一來,回饋給父母的便是寶寶越來越不聽話。此時,如果家長可以探索出寶寶不講理的真實原因,並試著站在寶寶的角度思考,並和寶寶一起想想解決的方法,當寶寶不再無助,不再因不知如何表述情緒而只會說“不”時,便又會變回之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寶寶了。

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

幾乎不管什麼場合,只要一說到孩子的挑戰,家長們就打開了話匣子:“不好好吃飯、不收拾玩具、沉迷於電視、以哭鬧為武器......”雖然每個孩子的行為不盡相同,但家長們的態度幾乎一樣:“這熊孩子,怎麼就那麼不聽話呢!我用盡了各種辦法,他卻繼續我行我素!”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覺得是不可接受的,並且第一反應是要去糾正,至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卻甚少去瞭解。事實上,孩子的行為就如同海中的冰山,我們所看見的,只是海面上的一點點,而孩子行為背後的感覺、原因,卻是海面下我們所看不見的大部分,是更加需要我們去瞭解的,只有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你所認為的不當行為,卻只是孩子的“適齡行為”

我們幾乎隨處可見這樣的場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1歲多的孩子,拍著手,興奮地朝著各個方向走去,卻被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抱回來,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繼續掙脫父母的雙手要往前走,又被抱回來......最後,父母終於失去了耐心,對著屁股狠狠就是幾下,孩子傷心大哭。對於1歲多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走路是一件非常新鮮與自豪的事情,他發現,他不用借助別人,自己可以移動了,他好奇地走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享受這種成就感。可是,他不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在家長眼裡就是“不當行為”,他應該安靜地待在家長身邊,至少是家長可以保護的範圍,這樣跑來跑去,代表著不聽話,所以他必須受到懲罰。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能完全領會大人的要求的程度,他們的語言與社會技能也不足以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尤其是當他們的要求對身邊的大人來說,是不合情理、製造麻煩或是錯誤的時候,大人更沒法兒瞭解他們想要什麼,並且,很多時候,就把這種行為定義為“不當行為”。這聽起來是一件讓人非常心碎的事,孩子那麼小,需要理解,需要幫助,需要大人拉著他的手一起去探索世界,卻被無情地制止、打斷,並受到懲罰。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他們會覺得很困惑,不知所措,他們成長與探索的腳步會被阻礙,在今後的成長中,他們會不敢真實地表達自己,因為兒時的經歷告訴他,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會受到懲罰。

如果父母能夠瞭解孩子年齡段的特點,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知道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其實只是他們發展適應性的行為,那可能會更好地去控制自己,採取的方式會更為有效。

你認為孩子在無理取鬧,其實他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

現在有很多二胎家庭,或者很多準備要二胎的家庭。很多父母想不清楚,為什麼老二出生後,老大突然就開始有了“退行行為”:本來自理能力已經不錯的老大,突然開始尿褲子,依賴奶瓶,喜歡哭鬧,越來越黏媽媽......家裡多了一個孩子,本來已經身心俱疲的父母,對於老大突然的“無理取鬧”與“添亂”很難接受,他們生硬地把老大推開:“你是怎麼回事?媽媽已經很忙了,你到一邊玩去!”而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有“退行行為”,正是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這一推,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因為,自從老二被抱回家的那一刻起,那個小寶寶一天到晚被媽媽抱在懷裡,所有人都圍過去照顧他,欣賞他,讚美他可愛,家裡的那個大孩子,直接就告訴自己:“媽媽愛小寶寶勝過愛我,所以我也要學小寶寶那樣,吃奶瓶,哭鬧,尿褲子,我也要黏著媽媽,我要重新獲得在大人心中的特殊位置。”他沒有想到,他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適得其反,家長對此感到無比沮喪和厭煩,而不是充滿愛意,張開懷抱,親切地期待他。

孩子因此更加氣餒,他的行為變本加厲,大人更加煩躁,彼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可想而知,家庭氛圍會變得多恐怖。

如果父母能夠看到孩子這些行為的背後,只是一個簡單的信念: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注和愛,那就不僅僅是去告訴孩子:“你大,弟弟/妹妹還小,需要更多的照顧。”而是真正用行動去愛孩子,比如:安排跟老大的特殊時光,每個月抽出一個時間來,單獨跟他在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給老大佈置一些小任務,讓他參與到照顧弟弟或妹妹的過程中來,讓他感覺也屬於媽媽和弟弟/妹妹這個小團體,感覺到被需要。這樣,他的那些“不當行為”會自然消失,家庭氛圍也會溫暖和睦。

你認為孩子太不聽話,其實是因為你太想贏了孩子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有過這樣的“艱難時刻”:叫孩子刷牙、收玩具、彈鋼琴、寫作業或是上床睡覺,他要麼裝沒聽見,要麼跟你討價還價,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家長和孩子陷入到權利之爭中,互不讓步。到最後,要麼孩子被迫服從但內心不服,要麼以家長讓步收場,更多的時候,是真正愈演愈烈,兩敗俱傷。

孩子為什麼喜歡對著幹,為什麼那麼不聽家長的話?這對於從小接受“順從教育”的大多數家長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所以首先採取的對策是應戰,見招拆招,心想:“你休想逃脫!看我怎麼收拾你!”但又很快在戰爭中敗下陣來,因為孩子實在是“太難搞”,他們不僅會積極應戰,還會消極抵抗,更可惡的是,他們看到家長生氣會覺得自己贏了!

如果家長能夠瞭解,孩子這些“對著幹”的行為背後,是為了證明只有由他來主導或控制局面時,才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那採取的方式,就是不跟孩子陷入到權利之爭中,而是從權利之中退出來,承認你不能強迫孩子,培養相互的尊重,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引導孩子把權利用在積極的方面。

以孩子不收玩具為例,大多數家長最通常的做法是講道理、命令、威脅或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卻一直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只需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我們的約定是吃飯之前要收拾玩具,我現在去準備碗筷了,你可以選擇現在把玩具收好來幫媽媽幹活兒,也可以再玩5分鐘,你自己決定。”說完後,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們知道,就算“贏了孩子”,也還是不能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他是被迫服從的。當我們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不說,只做,反而能夠“贏得孩子”,並教給孩子有用的生活技能與社會技能。

懂得孩子遇到挫折後的負面情緒

找到好的方式,讀懂了孩子的情緒

挫折感是很基本的情緒感受。正常的情況下,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我們很可能會產生一點失落、不舒服的感覺,只要設法穩住情緒就能很快振作精神。人們在遇到困難時,會重新再試一次,如果再三努力還是無法成功而引發的負面情緒就算是挫折感。

我發現好多大人都受不了見到孩子哭,所以錯失了教導幼兒情緒教育的調整時機。無可避免會看到小孩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父母在旁大聲斥責......打罵教育或溺愛過度都無法教出挫折忍受度高的孩子。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只是不懂還有其他更好的引導方式,所以才造成親子互動時的衝突和矛盾。我覺得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愛孩子、愛父母,也學著愛惜自己。

失落與挫折感受強度不同,在沒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會感到有些失落。沒有就算了嗎?最好鼓勵孩子動腦子想一想,想要和必要的區別,有目標和夢想是我們進步成長的動力,所以思考能用什麼方法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才是比較積極健康的正向思考。

挫折感則是事情沒做好或者沒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而引起的情緒。要改善這類複雜的情緒調節問題,必須從覺察到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狀態開始。通常1歲左右的寶寶看到媽媽流淚就能去拿紙巾給媽媽,能走路的寶寶就開始發展自我意識了,所以不會說話的寶寶也會思考,會想動手操作、模仿大人的動作,做不好時就直接丟掉東西了。

鼓勵孩子自由探索,教出忍受力比較高的孩子

當寶寶可以自己玩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其面對挫折的調整能力。最佳的時機就是1歲起,當寶寶跌倒時鼓勵他站起來。玩具掉了,請他自己撿起來慢慢放好。寶寶想自己吃飯就給他準備自己的餐具,平常玩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和父母相處時能有更高品質的互動交流。

許多父母誤以為孩子遇到困難就哭是軟弱的表現,其實寶寶會哭鬧有很多種原因,我們不必看見容易流淚的孩子就認為其個性不好或挫折忍受力不足。因為喜怒哀樂等情緒是每個人最自然的情緒表現,年幼的孩子理性思考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如大人,所以父母親不必以大人的標準來評論幼兒的哭或笑。

幼兒對事物的喜好和興趣很容易受到照顧者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孩子遇到不如意的情況下的表現也和照顧者平時如何對待有關係。如果我們想教出一個挫折忍受力比較高的孩子,必須鼓勵嬰兒在安全的環境中自由探索,健康的孩子需要通過跑、跳、翻、滾等運動來鍛煉靈活的身手,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

遇到挫折就哭鬧的孩子有兩大類:第一類是反應強而好勝的孩子,會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而生氣。第二類是家中總有大人搶著幫忙,養成了無法思考和行動的被動狀態。自我期許高的孩子需要學習調節情緒,學著體會慢慢來;比較不主動的孩子必須先把基本能力鍛煉好,才不會讓無助的孩子長期處在落後而自信不足的狀態。

如何調整孩子的挫折感?

在一個家庭中,不同的人看到寶寶哭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不希望孩子長大後被認為軟弱,所以不能讓他養成動不動就哭的壞習慣。

我真希望孩子哭出來不要壓抑,這麼小就忍住不是很難過嗎?

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賴在地上大哭,吵到我最後忍不住動手打人......

親子教養的方式很難有個標準,而我總結下來,親子相處感受愉快幸福的簡單的原則就是珍惜當下每次相處的時光。曾有家長說我有發現小孩身上潛力的好眼力,其實我覺得每個大人都可以成為點亮孩子學習熱情的陽光。

想調整孩子的挫折感嗎?我們先要調整和孩子講話的方式。見到孩子認真的畫面(雖然可能看不懂),你可以說:“哇!你畫得真好看,教我好不好?”當小孩聽到有人認同,通常能愉快發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馬上與人分享。相反,如果大人每天跟孩子就“你不乖就......”“你不聽話就......”長期輸入不好的話語,無疑就是給熱情好奇的孩子潑冷水,只會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焦慮的父母很容易常常生氣,挫折感也會比較強。例如,下班回家看見孩子的表情、動作忍不住會想得太遠,一下子想到20年以後,如果還是這樣怎麼辦?於是忍不住給孩子訓話半小時,重複講的是相同的事,但沒等孩子行為改變,又自己動手去收拾殘局。這樣的親子互動品質是無效的,父母必須設法調整,從自己的言行和思維開始改變。

請您冷靜地想一想:

有必要這麼生氣嗎?

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微笑多,還是經常表情凝重?

我自己給孩子定的標準,符合孩子的年齡嗎?

最近給孩子學習的課程是否太難了?

家長把過度的精神花在調整一個20年後還不一定會發生的假設狀況,反而忽略了孩子當前才讀幼稚園,寶寶很可能只是走路跌倒撞痛了才哭,安撫鼓勵後立刻就沒事了。

如何調整孩子的挫折感?我用的最有效而簡單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唱歌。孩子玩積木弄不好時會想丟東西,這時我會跟寶寶一起唱兒歌。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一次再次做不成,再試一下......唱著唱著心情好了,鼓勵孩子自己走到玩具前坐好,露出很認真的表情,振作精神再玩一次。

無論想學什麼,請用玩遊戲的心情,仔細去體會練習過程中,一次比一次更好的感覺。享受親子共處的樂趣,玩得好才能學得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