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3歲孩子語言發展的特徵

1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改變語調, 用單個的詞表達陳述、要求、疑問和命令了。 10~15個月之間, 孩子平均每個月掌握1~3個新詞, 15個月後掌握新詞的速度加快, 19個月時已經能說出約50個詞。 此後, 孩子的詞彙量增長速度更快, 大約每個月學會25個詞。 到2歲時, 能用簡單的句子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是什麼使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得如此之快?一些心理學家們認為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天生的。 孩子天生具有學習語言結構的資訊處理能力或策略, 能理解詞是怎麼組合在一起成為句子的。 他們能學會連接詞語表達意思的法則,

Advertisiment
他們似乎還有一種“快速搜索”的本領, 能使他們迅速找到一個並不完全理解的大致準確的詞表達意思。 然後經過重複接觸這個詞來掌握對它的準確理解。 當然父母對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也功不可沒。 從嬰兒時期起, 父母就鼓勵孩子咿呀學語, 讓孩子意識到語言在滿足需要時的作用, 給孩子做榜樣, 讓孩子模仿發音。 這些都在孩子的語言獲得中起著重要作用。 父母與孩子的情感關係與孩子的語言能力密切相關。 父母樂於和孩子說話、講故事、談孩子看到的事物, 能強化孩子對語言作用的認識, 增加模仿學習的機會和表達的機會。 父母又是幼兒語言交流的主要接受者, 如果父母能及時對孩子說出的詞句作出回應、解釋、糾正,
Advertisiment
孩子對語言表達的興趣和信心就會增強。 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也有益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孩子經歷的越多, 想要表達的東西就越多。

2歲孩子的語言是十分有趣的, 雖然已經具備語句的主要成分, 但仍過於簡略、斷斷續續、不完整。 聽起來像是發電報。 比如, “寶寶, 街。 ”(寶寶要上街)“球, 姐姐。 ”(球是姐姐的)。 另外, 幼兒的語言還存在“過渡規則化”或“規則擴大化”的現象。 比如, 孩子可能把所有青年男性都叫做爸爸。 孩子在說話時, 還會出現重複、猶豫。 “媽媽, 嗯、嗯、嗯, 帶我, 帶我去, 嗯、嗯, 動物園, 嗯, 看, 看猴子。 ”這往往發生在孩子學習把單詞句變成雙詞句, 或試圖用更多的片語成句子表達意思的時候, 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表達的熟練而自然消失,

Advertisiment
不必擔心孩子結巴。

語言發展的快慢因人而異, 語言習得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先學會主謂結構的語句, 如, “貓咪叫。 ”有些孩子則先學會指辯事物, “車, 那。 ”通常, 女孩的語言能力要比同齡的男孩強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