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6歲寶寶大腦開發全攻略

1~6歲寶寶大腦開發有效的方法

多吃鹼性食品

孩子飲食要避免大魚大肉, 多吃豆製品和乳製品;少吃油性食品,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 多吃海產品。 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動物的腦、紅棗等也可以增進智力發育。 含有維生素C高的食品也對提高智商有利。

大聲給孩子朗讀

跟孩子一起盯著書, 大聲朗讀, 即使寶寶不懂也沒關係, 朗讀的過程是把視覺刺激回饋給聽覺, 並加以確認, 它所帶給大腦的刺激要比默讀多得多, 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

全感官學習

全方位刺激寶寶大腦, 將七大感官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本體覺、前庭覺),

Advertisiment
全部運用在學習上。 比如教寶寶認識一朵花的時候, 可以看花的顏色、聞花的味道、摸花朵的觸覺、聽有關花朵的兒歌等, 全方位調動寶寶感官, 加深記憶, 刺激寶寶大腦發育。

鼓勵孩子拆裝玩具

大人可以鼓勵孩子將玩具拆了重新組裝、組裝完後再拆;或者可以讓孩子把家裡的衣服裁剪了自己做玩具;甚至放任孩子在家裡塗鴉, 都能刺激大腦發育。

讓孩子接觸繽紛的顏色

比如, 可以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看美麗的風景;把孩子的房間佈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1歲內可以讓孩子看視覺刺激卡等, 都有不錯的效果。 有關視覺刺激卡, 大家可以關注公眾號, 回復"視覺刺激卡"索取有關學習材料。

Advertisiment

每天父母和孩子的對話多一些

英國專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父母們每天與自己幾個月大的嬰兒聊上半個小時或更多時間, 可以顯著地提高嬰兒的智力和語言發展水準。 稍大的孩子經常有機會跟父母談話, 性格也會更好。

鍛煉寶寶左手操作能力

手是大腦的前哨, 對孩子手的訓練, 能對大腦產生良好的刺激。 孩子動手, 必須會包括左手, 在無意識中刺激右腦, 手的動作越複雜、越精細, 越能開發右腦語言功能和邏輯思維功能。

訓練數學邏輯

家長對孩子進行數學、邏輯的訓練, 可以提高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達到開發左腦的目的。

數學是比較抽象的。 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發展較早, 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相對較遲,

Advertisiment
因此, 抽象思維的訓練要採用形象、具體的教育方法。 比如說, 不要一開始就給孩子數一二三四, 而是讓孩子數蘋果、數鞋子等;學會了數數, 再學加法和減法等運算。 學習運算也要與具體的事物結合起來。 如與具體情景相結合, 孩子容易接受。 具體的運算會轉化為抽象思維的能力。 等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後, 再著手訓練孩子的推理能力。

開發0~6歲寶寶右腦的16款 0~3歲的寶寶:右腦開發啟蒙期遊戲一:踢踢腿, 伸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 爸爸媽媽説明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後、左、右), 手臂操(前、後、左、右、伸及繞環), 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等練習。 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 邊看著寶寶的眼睛,

Advertisiment
念口令:一二三四, 二二三四……》》寶寶長智力玩9款經典遊戲 寶寶學10大才藝的最佳年齡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0~1歲的寶寶。 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 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 所以, 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 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而且培養了寶寶空間的概念, 促進右腦的發育。

遊戲二:跳跳舞

玩法:在古典音樂的背景中, 爸爸媽媽帶領寶寶根據音樂節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動作。 這個遊戲適合任何年齡的寶寶, 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寶寶,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做跳舞的動作, 或跟著節奏舞動他的手腳。 當聽到某一樂器發出的聲音時, 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嘗試模仿彈奏該樂器的動作。

Advertisiment
如:聽小提琴曲時模仿拉琴的樣子, 聽到鋼琴曲時, 左、右手模仿按琴鍵的姿勢。 也可以讓寶寶跟著音樂的節奏自由發揮, 翩翩起舞。

提示:古典音樂對寶寶右腦開發有很大作用, 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寶寶能做出許多優美和諧的動作, 起到了促進右腦思維及活躍右腦功能的作用。

遊戲三:像什麼

玩法: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牆。 爸爸媽媽手裡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 從寶寶的左耳後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 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麼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來回答問題。 注意:一定不要問"這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 禁錮了孩子的想像。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1歲半至3歲的寶寶玩。 想像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如:在晴朗的天氣裡,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雲朵,啟發他將不同形狀的雲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千萬不要小看寶寶充滿好奇的探究活動,或是傻氣十足"胡思亂想",因為這些正是創造能力的萌芽階段。

遊戲四:找朋友

玩法:攤開幾張字母卡片,讓寶寶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如果寶寶把外形相近的兩個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媽媽可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形象地指出它們的區別。如:在解釋字母B時可將其描繪成寶寶的一隻耳朵,而把字母P解釋為爺爺的一根手杖。

提示:這個配對遊戲適合1歲半左右的寶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逐漸將配對遊戲發展為"歸類遊戲"。如:請2歲左右的寶寶將不同姿勢的同一種動物的圖片配成一對;請2歲半的寶寶將圖片或實物中的水果、餅乾等分類。

遊戲五:扔紙球

玩法: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後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裡的球最多。

提示:這個運動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需要寶寶控制自己小手的動作,對空間距離做出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寶寶的右腦開發。

遊戲六:神奇的紙盒

玩法:把家裡使用過的紙巾盒留下,往裡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請他在拿出來之前說出名稱,或者給他指令,請他按指令拿出東西來。對大一點的寶寶,您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等。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

提示:這個訓練感官的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這是一則通過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的遊戲,可以促進右腦的發展。

遊戲七:猜一猜我是誰?

玩法:爸爸或媽媽在被窩裡發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叫聲、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裡的是什麼動物。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這是一則用聽覺進行判斷的遊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功能。

遊戲八:石頭、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寶寶玩"石頭、剪子、布"遊戲,全過程都用左手完成。誰贏得多,玩具就歸誰。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至3歲的寶寶玩。多用左手可開發右腦,這是因為左手的動作是由右腦控制的。因此可讓寶寶多用左手來畫畫、抓玩具、搭積木、串木珠……

3~6歲的寶寶:右腦開發黃金期遊戲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釐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提示:這種球類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遊戲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節奏感和創造能力。

遊戲三:會滾動的箱子

玩法:把家裡買回來的電視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紙皮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鑽進去縮緊身體,然後滾動紙皮箱子,寶寶會樂不可支。為了避免傷著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大聲問他:"準備好了嗎?"確定他做好了準備才開始,滾動的幅度也可以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可以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寶寶的右腦功能。

遊戲四: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提示:

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遊戲。

遊戲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媽媽準備幾幅虛線圖,讓寶寶猜一猜是什麼,然後再做連線練習,看看猜得對不對;也可以讓寶貝找一找隱藏起來的圖形,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隻小蝴蝶,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複雜的圖片給寶貝看,裡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局部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這種借助圖式思考的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大腦的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局部後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認識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遊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遊戲六:蘋果樹

玩法:從年曆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寶寶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寶寶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寶寶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協調能力。

遊戲七:美麗的手鐲

玩法: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然後和寶寶一起在環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寶寶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展寶寶的右腦很有幫助。

遊戲八:左右不一樣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遊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範圍,以增強腦的發育。

溫馨小貼士:

遊戲刺激 遊戲是自由、輕鬆、愉快的活動,寶寶特別喜歡。只有在遊戲中寶寶才能主動地、自覺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媽媽在現實生活中盡可能採用各類遊戲的形式對寶寶進行開發右腦的訓練。

綜合刺激 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刺激"特別有助於開發寶寶的右腦。爸爸媽媽可以在1小時內接連不斷地給寶寶看恐龍、鮮花等圖案,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因為寶寶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所以"綜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

新鮮刺激 在平時的生活中,儘量不要讓寶寶老走同一條路、老看同一本書、老跟同一個小夥伴玩。送寶寶上幼稚園時不妨故意改變路線,為寶寶選擇的書本不妨種類多些,努力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機會結交各種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因為新鮮的經歷對啟動右腦功能好處多多。

繪畫刺激 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貝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貝多做這方面的遊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容易實行的繪畫方式。

想像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如:在晴朗的天氣裡,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雲朵,啟發他將不同形狀的雲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千萬不要小看寶寶充滿好奇的探究活動,或是傻氣十足"胡思亂想",因為這些正是創造能力的萌芽階段。

遊戲四:找朋友

玩法:攤開幾張字母卡片,讓寶寶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如果寶寶把外形相近的兩個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媽媽可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形象地指出它們的區別。如:在解釋字母B時可將其描繪成寶寶的一隻耳朵,而把字母P解釋為爺爺的一根手杖。

提示:這個配對遊戲適合1歲半左右的寶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逐漸將配對遊戲發展為"歸類遊戲"。如:請2歲左右的寶寶將不同姿勢的同一種動物的圖片配成一對;請2歲半的寶寶將圖片或實物中的水果、餅乾等分類。

遊戲五:扔紙球

玩法: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後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裡的球最多。

提示:這個運動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需要寶寶控制自己小手的動作,對空間距離做出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寶寶的右腦開發。

遊戲六:神奇的紙盒

玩法:把家裡使用過的紙巾盒留下,往裡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請他在拿出來之前說出名稱,或者給他指令,請他按指令拿出東西來。對大一點的寶寶,您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等。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

提示:這個訓練感官的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這是一則通過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的遊戲,可以促進右腦的發展。

遊戲七:猜一猜我是誰?

玩法:爸爸或媽媽在被窩裡發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叫聲、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裡的是什麼動物。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這是一則用聽覺進行判斷的遊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功能。

遊戲八:石頭、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寶寶玩"石頭、剪子、布"遊戲,全過程都用左手完成。誰贏得多,玩具就歸誰。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至3歲的寶寶玩。多用左手可開發右腦,這是因為左手的動作是由右腦控制的。因此可讓寶寶多用左手來畫畫、抓玩具、搭積木、串木珠……

3~6歲的寶寶:右腦開發黃金期遊戲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釐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提示:這種球類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遊戲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節奏感和創造能力。

遊戲三:會滾動的箱子

玩法:把家裡買回來的電視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紙皮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鑽進去縮緊身體,然後滾動紙皮箱子,寶寶會樂不可支。為了避免傷著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大聲問他:"準備好了嗎?"確定他做好了準備才開始,滾動的幅度也可以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可以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寶寶的右腦功能。

遊戲四: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提示:

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遊戲。

遊戲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媽媽準備幾幅虛線圖,讓寶寶猜一猜是什麼,然後再做連線練習,看看猜得對不對;也可以讓寶貝找一找隱藏起來的圖形,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隻小蝴蝶,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複雜的圖片給寶貝看,裡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局部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這種借助圖式思考的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大腦的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局部後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認識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遊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遊戲六:蘋果樹

玩法:從年曆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寶寶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寶寶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寶寶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協調能力。

遊戲七:美麗的手鐲

玩法: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然後和寶寶一起在環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寶寶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展寶寶的右腦很有幫助。

遊戲八:左右不一樣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遊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範圍,以增強腦的發育。

溫馨小貼士:

遊戲刺激 遊戲是自由、輕鬆、愉快的活動,寶寶特別喜歡。只有在遊戲中寶寶才能主動地、自覺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媽媽在現實生活中盡可能採用各類遊戲的形式對寶寶進行開發右腦的訓練。

綜合刺激 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刺激"特別有助於開發寶寶的右腦。爸爸媽媽可以在1小時內接連不斷地給寶寶看恐龍、鮮花等圖案,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因為寶寶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所以"綜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

新鮮刺激 在平時的生活中,儘量不要讓寶寶老走同一條路、老看同一本書、老跟同一個小夥伴玩。送寶寶上幼稚園時不妨故意改變路線,為寶寶選擇的書本不妨種類多些,努力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機會結交各種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因為新鮮的經歷對啟動右腦功能好處多多。

繪畫刺激 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貝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貝多做這方面的遊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容易實行的繪畫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