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11月齡嬰兒又有哪些進步

能聽懂媽媽的話了

這個月的嬰兒, 各方面能力進一步增強, 與父母關係更加親密。 雖然不會用語言和父母進行交流, 卻能以其他方式進行交流。 尤其是媽媽, 通過寶寶的表情、舉止, 基本能夠判斷出嬰兒的要求, 嬰兒也能夠聽懂媽媽說話的意思。 這種交流對父母和嬰兒都是很有意義的。

會叫爸媽了

能叫“媽, 爸”的嬰兒多了起來, 嬰兒開始有意識地叫“媽, 爸”, 這讓父母很激動。 這與寶寶的智力發育關係不大, 如果父母總是向寶寶傳送這樣的資訊, 寶寶就可能比較早地喊媽爸了。 不會喊媽爸的嬰兒並不能說明語言發育慢,

Advertisiment
這與父母同寶寶說話的頻率有關。 保姆或老人不大愛對嬰兒說話, 寶寶開口說話的年齡一般就比較晚。 愛說話的嬰兒, 要比不愛說話的嬰兒, 更早開口說話。 女嬰比男嬰開口說話要早, 語言表達能力也強。 但是, 無論怎樣訓練, 1歲以前能開口說話的寶寶是極少的, 不斷地無意識地發一些音節是這個月嬰兒的特點。

開始會邁步走了

大多數嬰兒, 能很好地獨坐, 自由地爬行, 有的嬰兒能夠爬到被垛等高處。 扶著東西, 能自己站起來, 離開物體, 能獨站片刻的嬰兒多了起來。 有的嬰兒還會顫微微地向前邁步, 但大多是因為不協調的交叉步, 自己絆倒自己。 有的嬰兒已經會單手扶著床沿走幾步, 會推著小車向前走,

Advertisiment
大多數嬰兒對這一運動樂此不疲。 如果把嬰兒放在學步車裡, 他會帶著車呼呼地向前走;如果地上比較光滑, 速度會很快。 把嬰兒單獨放在學步車裡, 地上又很滑, 是比較危險的, 可能會連人帶車一起翻倒。 如果旁邊沒人, 寶寶自己不能起來, 可能會別傷嬰兒腿。

不贊成使用學步車

最新研究結果認為, 使用學步車對嬰兒是不安全的。 國外曾報導過, 使用學步車的嬰兒, 不但活動能力沒有增強, 反而比不使用學步車的要晚, 意外事故也由此增加很多。 研究還認為, 學步車對嬰兒的智力發育沒有任何幫助, 可能還有阻礙。 如果放到學步車裡, 活動範圍更大了, 使得嬰兒利用自己的移動能力, 觸摸各種物體, 增加了不安全隱患。

Advertisiment

防意外更加重要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更強。 這促使嬰兒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 做他所能做的事情。

能拿到一些東西。 這個月的嬰兒會用各種方法移動自己的身體, 坐著向前蹭, 向前爬, 扶東西向前走。

能打開瓶蓋。 嬰兒手的動作比以前更加靈活了, 可能會把瓶蓋打開, 把盒蓋打開。

能把小藥片放到嘴裡。 嬰兒不但能看到像藥片那樣的小東西, 還能用拇指和食指把小藥片那樣小的東西捏起來, 並很快放到嘴裡。 有的嬰兒嘗到苦味, 就會吐出來, 可有的嬰兒沒有這個能力。 一定不能讓嬰兒拿到不能吃的東西, 這是很重要的。

打翻物件。 有勁的嬰兒, 可能還會把檯燈、暖瓶、杯子、小凳等推翻。 有危險的物件要遠離嬰兒。

Advertisiment

活動能力增強, 使意外事故發生的頻率增加了。 小的損傷並不要緊, 擦破點皮, 磕出點血, 都不要緊的, 一定要避免從高處墜落, 避免吞食異物, 避免燙傷、刀傷、電傷、溺水

嬰兒主動要到戶外去

媽媽抱著寶寶時, 嬰兒會指著門, 身體向門那邊使勁, 想讓媽媽把他抱到外面玩。 即使嬰兒不熟悉的生人, 如果要抱他上外面去玩, 也可能會很高興地跟著去。 但在室內嬰兒大多是不願讓生人抱的, 可見這個月的嬰兒是多麼喜歡到戶外去玩。 父母要儘量滿足寶寶的願望, 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