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獨自站立後, 寶寶開始習慣扶著東西走路, 最初就像螃蟹橫行, 還常常有雙腳絆在一起的情況, 但不久就逐漸改為直行了。 此時, 可以讓寶寶嘗試一個人慢慢走, 但媽媽的獎勵是不能少的。
走的五個發展階段
影響走的因素
一般發育好的寶寶1歲時已經會走了, 但有的寶寶要等到2歲, 這主要與肌肉力量、平衡和協調能力有關。 經常訓練翻、爬、站的寶寶, 早走的概率約78%。
此外, 寶寶個性的影響也不容忽略。 平時行為比較衝動、好動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較早;個性溫和, 對事物採取觀望、等候態度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偏瘦的寶寶動作相對較敏捷, 比胖寶寶要先學會走。
說話早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比說話晚的寶寶要遲。 但是走路的早晚與寶寶今後的智力和運動技能的發展沒有直接的聯繫。
出現以下情況媽媽別詫異
1、當寶寶受到挫折, 如跌倒、碰傷、與家人分離或生病時, 走路的能力會出現倒退現象, 這與寶寶學習走的信心下降和肌肉力量減弱有關, 不過這是暫時的, 短期內可以恢復, 媽媽可不要懷疑寶寶的能力哦。
2、寶寶開始學步時, 每移動一步注意力都非常集中, 所以不能同一時間內做兩件事, 否則很容易摔倒, 媽媽可不能認為寶寶反應遲鈍。 如果寶寶正在走路時又要聽你講話, 當然他一定會先停下腳步。
3、當爸媽靜止不動時,
Advertisiment
4、如果你帶寶寶到戶外玩時, 寶寶在玩, 你卻經常變化方位, 此時如果叫寶寶走到你面前, 你會發現寶寶突然不肯走了。 這是因為寶寶要走到你的位置是有困難的, 無論用盡何種方便都不見成效, 除非你回到原地, 寶寶才肯走動。
會走後的寶寶 面臨重重危機
摔倒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 走時一直向前沖, 很難及時停下步伐, 所以應該給寶寶創造一個平坦、無障礙物的空間, 防止摔倒。
走失
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 驅使寶寶四處走動。
Advertisiment
扭傷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很容易扭傷腳, 又不能夠清楚表達, 這就需要媽媽細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 如果發現寶寶走路時一拐一拐或是輕壓腿部時寶寶會感到疼痛, 常提示寶寶扭傷了。
創造安全環境 媽媽請多費心
學走路的寶寶所碰到的危險遠比翻、爬、站要多得多, 媽媽在環境安全上就要多費些心思了。
鞋襪
寶寶在學走路時, 最好穿上防滑的鞋襪, 防止跌倒。
陽臺
寶寶一旦會走了, 陽臺就應成為媽媽特別關照的地方。 陽臺上不要擺放小凳子, 以免寶寶爬上去;陽臺圍欄要有85釐米高, 欄柵的間隔應在10釐米以內。
Advertisiment
傢俱
傢俱儘量靠牆邊放, 危險物品要放在高處或拿開, 傢俱的尖角, 要用防護軟墊包好。
門
在開關門時很容易夾傷手, 最好在門縫處裝防夾軟墊。 寶寶開關門時, 最好有人在旁邊看著。
媽媽疑問 專家解答
Q:寶寶走路時會踮起腳尖, 這正常嗎?
A:在學走路的前期, 爸媽雙手扶住寶寶的雙腋下, 訓練站立時, 寶寶可能會出現足尖著地或是足底放平的情況。
開始訓練走路時, 偶爾踮起腳尖, 只能說明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 腳要採取什麼樣的姿
勢才能達到軀體的平衡, 讓自己別摔倒。
如果學走時寶寶經常踮起腳尖, 就要懷疑他是否有腦性癱瘓, 因為腦部病變會引起足跟肌腱的攣縮, 同時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智慧落後。
Advertisiment
Q:寶寶可以使用學步車嗎?
A:光靠學步車讓寶寶學會獨走是不可能的。 因為寶寶在學步車內不會摔倒, 不需要訓練自己如何控制全身的肌肉來取得平衡, 也不需要掌握正確的邁步姿勢。 有些專家不主張使用學步車, 但媽媽一定要使用的話, 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 以不超過20分鐘為原則。
最好等寶寶7個月大以後, 能夠支撐頸部並平穩坐立時再使用。
使用學步車時, 應讓寶寶在爸媽的視線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