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招改善暈車症狀


眼見著就要過年了, 許多家庭都快樂地忙碌著這每年一次的“大走動”, 很多寶寶也要跟著父母一起回老家“看看”, 如果你家寶寶平時有暈車、暈船現象的, 媽媽們可以注意了, 提前做好準備, 不要讓寶寶路途受苦!
無法忘掉的暈車暈船痛苦
暈車暈船的難受相信現在很多已為人母的媽媽們很有體會, 那種頭暈和天要塌下來的恐懼感, 讓人想起仍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所以, 任何一個媽媽都不希望這種痛苦的經歷再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 因此, 對於表達能力還沒發育完全, 尤其是口語表達還不好的暈車暈船寶寶,

Advertisiment
如何發現、預防、改善和治療暈車暈船症呢? 
學名為“動暈症”
幼兒和大人的暈車暈船症, 學名為“動暈症”, 是由於交通工具動搖所引起的一種不快感覺。 基本上, 動暈症是屬於一種反射性眩暈, 通常是急性、自限性的。 起因是由於知覺感受器(耳石器、視覺)受到過度刺激(比如, 坐在搖晃很厲害的車內), 或是同時經由內耳、眼睛或本體感受器所傳入的知覺訊息發生衝突(比如, 從輪船甲板上往下看海浪)所引發的頭暈, 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此時並沒有任何參與的平衡構造遭受破壞, 只是機能的改變。 因此, 這種症狀發生的快, 恢復得也快。 當外界的刺激因素一消失, 病人很快就能恢復平衡機能, 所以, 頂多暈個把小時。
Advertisiment

發生原因
發生原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
內在因素
個人本身的內在因素, 包括:睡眠不足、焦慮刺激、神經質、胃腸不佳、醉酒、頭痛、感冒等, 都容易誘發動暈(車、船晃動時產生的頭暈)。 而經常暈車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暗示而不斷復發暈車症狀。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路面顛簸、車子晃動得厲害, 會過度刺激耳石器;或是看到窗外一直移動的景物, 視覺不知不覺受到刺激;或者聞到汽油味, 嗅覺不快等都能引起暈車症。 當內外因素同時起作用的時候, 就更容易誘發暈車暈船的症狀。
幼兒的口語表達
暈車暈船的幼兒會向大人描述, 房間裡的東西好像在動、東西有兩個影子等用語。 而這些詞彙可能是幼兒頭暈僅有的口語表達,
Advertisiment
因為大部分的幼兒不會使用眩暈、頭暈、不平衡等詞彙, 他們通常會用肚子痛、想吐、頭痛、很累、看不清楚等他們自己熟悉的詞語來表達他們暈車暈船時的感受, 所以爸媽應該盡可能多的花些時間來瞭解孩子話中的意思。
特殊情況的發生
除上面說的一些情況以外, 父母還應該留意觀察下列情況是否發生, 以説明醫生儘快對寶寶暈車暈船症狀做出正確的診斷, 這些情況包括:靜靜地蜷縮在一旁、眼睛緊緊閉著、雙手緊抓住座椅, 不敢也不願意移動頭或身體;無法坐立, 一直想躺下或緊貼著母親尋求支撐;異常的哭鬧、眼睛出現異常的跳動、臉色蒼白、呵欠連天、冒冷汗或流口水、渾身無力;坐車後胃口不好或是突然跌倒等,
Advertisiment
如果有這些狀況出現, 父母就應該多加留意了。
專家建議


幼兒頭暈並不僅僅局限于幼兒暈車暈船的原因, 如果孩子發生頭暈等症狀, 一定要讓耳鼻喉科的醫生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對於自限性或自己會復原的幼兒暈車暈船症, 只要父母能瞭解其成因、症狀和一些基本的預防、改善和治療的方法, 同時給予寶寶及時的心理支援, 就可以幫寶寶度過頭暈的好發期。
2~12歲時高峰期
雖然是否容易暈車暈船會因人而異, 但一般來說, 幼兒從2歲開始到12歲, 是暈車暈船的高峰期。 這是因為在2歲以前, 寶寶多是放在車內, 而且是採用平躺的姿勢, 比較缺乏視覺的刺激, 因而少見動暈的發生。

Advertisiment
超過12歲後, 這種症狀就會逐漸減輕, 這是由於後天的訓練, 使得人漸漸對車、船的搖晃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 所以不再會因為車、船的搖晃而吐得七葷八素。
常見症狀
暈車最常見的症狀, 就是發生在孩子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之後, 症狀就像喝醉酒一樣, 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想吐、站不穩、腸胃不適嘔吐等, 因此, 一般診斷並不困難。 然而有些幼兒暈車時因為口頭表達能力還不強, 所以可能不能充分表達出他的不舒服, 所以爸媽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話, 不要因為你的疏忽而延誤孩子病情的診治。
10大改善暈車暈船症狀妙招
針對誘發暈車暈船的內外因素, 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預防、改善和治療的。
1、避免搭乘車、船。 選擇平穩的交通工具, 或挑選路況好的道路行駛,慢慢增加搭乘車子的次數和距離,使寶寶逐漸適應。
2、平常儘量不要吃完東西就立即坐車,最好在上車前1個小時用完餐點。
3、乘車前,注意調整身心狀況,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腸胃狀況;坐車時,應選擇前座,頭部、胸部不要放置壓迫物,放鬆、看遠方、深呼吸或是引導寶寶想想別的事情。
4、不要讓寶寶老是轉動頭部,可以用頭枕加以固定。
5、張開眼睛看車內的一定點,或是凝視遠方的一個固定物體,儘量避免看靠近車邊的景物。若窗外沒有可以固定看的東西,也可以讓寶寶睡一會兒。
6、感到快暈車時,把車停下來休息一下,下車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7、可以服藥來防止暈車。在乘車前的30分鐘服用,但暈車藥對已經發作的症狀無效。
8、維持身體平衡前庭技能,平時可多帶寶寶鍛煉,如蕩秋千等。
9、一次頭暈並不代表以後次次會頭暈,所以,爸媽可在車內放置適當的玩具,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寶寶若是以前有暈車的經歷,要防止他陷入自我暗示而再次復發。
10、儘量讓車內不要有汽油味,可使用空調來調節車內空氣,不要讓車內太熱。 <>

或挑選路況好的道路行駛,慢慢增加搭乘車子的次數和距離,使寶寶逐漸適應。
2、平常儘量不要吃完東西就立即坐車,最好在上車前1個小時用完餐點。
3、乘車前,注意調整身心狀況,並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腸胃狀況;坐車時,應選擇前座,頭部、胸部不要放置壓迫物,放鬆、看遠方、深呼吸或是引導寶寶想想別的事情。
4、不要讓寶寶老是轉動頭部,可以用頭枕加以固定。
5、張開眼睛看車內的一定點,或是凝視遠方的一個固定物體,儘量避免看靠近車邊的景物。若窗外沒有可以固定看的東西,也可以讓寶寶睡一會兒。
6、感到快暈車時,把車停下來休息一下,下車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7、可以服藥來防止暈車。在乘車前的30分鐘服用,但暈車藥對已經發作的症狀無效。
8、維持身體平衡前庭技能,平時可多帶寶寶鍛煉,如蕩秋千等。
9、一次頭暈並不代表以後次次會頭暈,所以,爸媽可在車內放置適當的玩具,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寶寶若是以前有暈車的經歷,要防止他陷入自我暗示而再次復發。
10、儘量讓車內不要有汽油味,可使用空調來調節車內空氣,不要讓車內太熱。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