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1個月~1歲寶寶的發育情況介紹

寶寶即將滿周歲, 開始想要掙脫爸爸媽媽的雙手, 獨自行走。 爸爸媽媽感慨萬千之餘, 要繼續耐心地對寶寶進行早教, 幫寶寶茁壯成長。

1 寶寶腰部脊柱有何變化

專家解答

眾所周知, 成人或者是較大的孩子體型呈現曲線形, 這是由於脊柱有三個生理性彎曲而形成的。 前兩個生理性彎曲即:頸部脊柱前凸和胸部脊柱後凸, 分別在出生後的3個月和6個月左右形成。 等寶寶長到1歲的時候, 寶寶就開始練習直立行走, 在身體重力的作用下, 脊柱開始出現第三個生理性彎曲——腰部脊柱前凸。

2 寶寶是否比以前懂事了

Advertisiment

專家解答

雖然寶寶在這個時候的確懂事了許多, 但你也許會不時地發現:寶寶用筆在碗裡不停地劃拉, 或者是在用筷子梳頭等。 所以, 爸爸媽媽在寶寶面前做一些生活中常做的事情時, 要告訴寶寶你在幹什麼和為什麼要這麼做, 並且讓寶寶多試幾次。 雖然寶寶還聽不太懂, 但幾次過後, 你就會驚奇地發現, 寶寶犯錯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他又懂事了。

3 寶寶能否會用語言做簡單的交流

專家解答

經過1年的成長, 寶寶對說話的注意力曰益增加, 能夠對簡單的語言和詞彙做出反應了。 其中, 對“不”最有反應。 寶寶會利用簡單的姿勢例如搖頭代替“不”, 利用驚歎詞, 例如“oh-oh”嘗試模仿詞彙。 這個時候雖然寶寶說話比較少, 但能用單詞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Advertisiment
並開始用語言與人交流。 已能模仿一些簡單易讀的詞語, 所發出的“音”開始有了一定的具體意義, 這是此階段寶寶發音的特點。

4 寶寶是否有了反義詞的概念

專家解答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接觸以及爸爸媽媽的教導, 現在寶寶的腦子裡已經有了反義詞的概念。 開始明白乾和濕、冷和熱、大和小、來和去這些概念之間的區別了。 比如寶寶尿濕了褲子, 媽媽讓寶寶用手摸一摸, 告訴寶寶“褲子濕了”, 等媽媽把褲子曬乾後, 再讓寶寶用手摸摸, 告訴寶寶“褲子幹了”。 這樣寶寶的腦子裡就有了幹與濕的概念了, 以後只要有相似的情況, 寶寶就能區分開來。

5 寶寶是否有了聯想的意識

專家解答

寶寶長到1歲大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開始有了聯想的意識, 已經能比較清晰地看出因果關係的概念了。 寶寶可以知道, 敲打手邊的小鼓會有怎樣的效果——小鼓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媽媽拿碗過來幹什麼——喂自己飯吃;如果媽媽在給自己穿衣服——那表示媽媽要帶自己出去玩了。

除此之外, 寶寶還可以把東西和它們的用途聯繫起來。 比如, 寶寶看見勺子就不由地往小嘴裡面塞, 好像正在吃什麼美味一樣;看見小梳子就往自己的小腦袋上面劃拉——雖然小小的腦袋上並沒有多少頭髮。 寶寶的這種聯想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這表明寶寶的思維已經能夠聯繫起來想問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