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寶寶身高體重符合標準嗎?現在的寶寶普遍長的比較快、比較高, 如果寶寶在10歲, 就提前達到了11歲、12歲的身高體重, 不如用以下方法測試以下是否符合標準:
判斷兒童身高體重的標準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長50cm, 第一年平均增加25cm, 上半年比下半年快, 第二年增加速度慢, 平均為10cm, 即1歲平均身高為75cm, 2歲平均身高85cm。
2-12歲身高計算公式為:身高(cm)=年齡 ×7+70(cm) 以上身高體重為一般規律, 個別孩子受遺傳及營養可以高於上述數值, 也在正常範圍之內, 但如果超出太多則需找醫生判斷是否正常。
為便於日常應用, 常用以下公式粗略計算小兒體重:
Advertisiment
1- 6月: 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月: 體重(kg)=出生體重(kg)+6×0.7(kg)+(月齡-6)×0.4(kg)
2歲-12歲:體重(kg)=(年齡-2)×2(kg)+12(kg, 2歲時體重) =年齡×2(kg)+8(kg)
以上公式中kg是公斤的意思, 根據以上公式可以理解為在一歲以內前6個月每月體重長0.7kg, 後半年即7-12個月每月體重增加0.4kg, 這樣你就可以判斷你的孩子體重增長是否正常。
兒童身高可預測成年身高想要知道小寶寶未來有多大的身高潛力?快來預測一下吧。
1、男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2949;
女性身高=出生時身長(釐米)÷0.3109。 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適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兒;測量身長資料時如能精確到0.1釐米, 身高的預測將更準確。
2、男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釐米);
女性身高=3歲時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釐米), 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Advertisiment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釐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釐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 高加矮生高, 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 如果怕寶寶未來沒有能力竄高, 不妨多鼓勵他做運動, 比如摸高跳、游泳、拉伸運動等, 都能有效地助長。
骨齡可知孩子的生長潛力骨齡是什麼?骨齡和年齡不是一回事, 骨齡是生物年齡, 與生長密切相關, 常用來評價人生長發育的成熟狀態。
怎麼測骨齡?判斷骨齡主要是利用x線, 拍一張小兒右手腕骨的x片, 根據腕骨x片顯示的骨化點的個數及小兒的實際年齡就可以確定小兒的生長潛力。
骨化點出現比實際年齡早, 說明孩子的生長潛力較小;相反說明小兒生長潛力很大。
Advertisiment
預測計算法、骨齡判斷法可相互參照, 還可以預知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長潛力, 如發現骨齡和孩子的實際年齡不符, 應到醫院檢查。 青少年身高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青春期生長突增中, 身高的增長非常快。 長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發育。 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釐米, 最多可達10~12釐米。 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釐米, 最多可達8~10釐米。 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長。 一般女性在19~23歲、男性在23~26歲身高才停止增長。 這時因為骨骺閉合, 所以不能再生長了。 由於女性的骨骺閉合一般比男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