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5個月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

寶寶15個月聽的懂大人說的話, 可就是不說話, 家長會特別著急, 寶寶15個月不會說話正常嗎?寶寶不會說話怎麼辦?15個月的寶寶不說話, 喜歡打人怎麼辦呢?

絕大多數的孩子, 在一歲左右就有意識地說出一些單音字或疊字。 但有極少數的孩子, 一周歲過後, 還遲遲不開口說話, 此時應引起家長高度重視。 如果孩子全身各個方面均發育正常, 這種現象可能與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訓練不足有關, 家長就應該為孩子創造說話的語言環境和說話的機會, 促使孩子開口說話。  

1、對於一些比較靦腆和內向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應巧用心計, 耐心引導, 採取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 激發孩子的興趣, 開口說話。 發現孩子喜歡動物玩具時, 就給他買來各種動物毛絨玩具。 又如學小白兔蹦蹦跳跳, 邊做動作, 邊學“兔”、“跳”等字音, 也是促使孩子開口說話的好辦法。  

2、有的家長對孩子體貼入微, 事事均包辦代替, 沒等孩子說話, 家長早已送到嘴邊或手中, 久而久之, 使孩子沒有說話的機會, 而不開口說話。 發現孩子要喝水時, 必須先讓他說水, 再把水瓶或水碗給他才行, 而不應說就不給, 以促使他開口說話。  

3、有的家長不善言論, 又很少與孩子接觸, 致使孩子沒有模仿和交流的對象, 而不會開口說話。 此時, 父母要付出愛心和耐心, 給孩子充分的語言刺激, 孩子會迅速進步的。

Advertisiment
孩子通常10-13個月間能開始說出有意思的話, 少數孩子可能較早些, 較慢的要到15個月。 如果在此之後還不能說, 宜找醫生檢查, 不要等到兩歲時才去檢查, 因為第二年是孩子需要學習很多語言的重要時刻, 如果放任自流, 將失去解決語言問題的機會。

有效引導寶寶不打人的方法如下:

(1)父母要跟寶寶講清楚, 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 用故事來有效的講出打人的壞處。

(2)和行為好的小朋友一起交往, 給予孩子好的環境。  2歲的寶寶模仿力強, 和行為習慣不好的小朋友在一起玩, 他們就會“近墨者黑”的學會不好的行為習慣. 

(3) 教會孩子用語言進行交往。  在告戒寶貝不能打人的時候, 同時告訴他, 可以用語言來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4)及時表揚孩子的正確行為。  在孩子有所改正後, 家長要及時得進行表揚、鼓勵, 以強化教育效果。

(5)利用故事向寶寶灌輸道理, 講解行為標。

爸爸媽媽們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 應多多與寶寶進行交流, 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寶寶改掉不良行為。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經常跟寶寶說話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