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2歲孩子的教育與訓練內容

l~2歲的兒童, 大腦的重量已達到900克, 相當於初生時的兩倍多。 神經突觸數量和長度有所增加, 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記憶力和注意力開始形成, 能聽懂家長某些語言, 開始學習說話, 學會了跨步行走。
家長對1—2歲的兒童應進行以下各方面的教育和訓練。
一、訓練孩子的粗動作和精細動作
首先, 對孩子加強走步的訓練, 使孩子很好地掌握獨立行走的動作。
1周歲的孩子已會獨走幾步, 但走起路來難以掌握身體平衡, 東倒西歪, 家長可以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 訓練兒童獨立行走。 如在孩子剛學步時,
Advertisiment
為了鼓勵孩子獨立行走的積極性, 家長可用兒童喜歡的或新的玩具吸引他, 同時說:“來, 到媽媽這兒拿玩具來”。 這樣, 可以鍛煉孩子獨立行走。 在孩子基本能獨立行走以後, 家長可以和兒童一起玩“捉迷藏”、“走走追追”、“找東西”、“滾球”等遊戲。 比如, 家長把球扔到遠處, 讓兒童去拿回來, 然後再扔, 讓孩子再去拿, 孩子會高高興興、不厭其煩。 通過這種遊戲, 可以練習走、蹲、拾物、拿等動作, 還有利於手眼協調動作的發展及腦的發育。
在孩子獨立行走穩當之後, 要開始教他跑、跳、攀登等基本動作。 在訓練時要注意:(1)因勢利導不要勉強;不要強行訓練孩子, 可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遊戲及玩具, 訓練孩子的基本動作。 (2)循序漸進, 逐步提高要求。
Advertisiment
如, 孩子剛學跳時, 只是蹲蹲往前邁一步, 而實際上跳不起來。 家長要鼓勵他再跳, 稍有進步就給以表揚, 不要操之過急, 以免影響他的情緒;此外, 還要注意選擇平整的場地並消除兒童的恐懼心理;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 時間長了兒童容易疲勞, 也容易跌碰。
其次, 要訓練和發展兒童的精細動作, 主要是手的操作能力。
滿1周歲的孩子, 可以學會用勺, 玩搭積木、穿串球, 玩套筒等, 可以給孩子提供諸如石子一類的小物品, 讓他學著裝入口較小的容器中, 從而培養兒童手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在兒童用手操作各種物體的過程中, 通過觸覺可以感知不同物品的特徵, 從而發展孩子的認知能力, 提高智力水準。 1.5歲以後, 可以開始培養兒童自己拿勺吃飯,
Advertisiment
自己解扣, 脫衣等獨立生活的能力。 2歲左右時, 兒童就會產生“我自己”吃, “我自己”脫的要求, 拒絕大人對他的幫助。
二、訓練和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1—1.5歲是兒童說話的發生期, 由於兒童掌握的詞彙不多, 主要靠模仿大人說話。 因此, 家長要利用一切機會, 教兒童在認識周圍物品的同時, 掌握有關單詞。 如, 家長一面引導兒童看帽子或餅乾, 一面教孩子模仿說“帽帽”“幹幹”, 並逐漸教孩子規範的說法“帽子”、“餅乾”。 還可以在給孩子戴帽子或吃餅乾的時候, 同時說“戴帽子”、“吃餅乾”, 讓孩子學。 此外, 可以結合一些日常生活教他一些簡單的句子。 如“吃飽啦”, “坐椅子, ”, “拿帽子”讓他模仿。 在半年之內(1~1.5歲), 可以教他學會40至50個單詞。
Advertisiment

到1.5歲以後, 家長可以教孩子說長一點的句子。 如, “紅皮球”, “大卡車”, “好媽媽”, “小臥車”, 進而教更長些的句子“我洗洗手”, “我要喝水”, “我要玩娃娃”, “我穿衣服”, “我要穿鞋”等等。 教孩子說這些話時, 要反復教, 讓孩子反復地學。 應該強調的是, 孩子1.5歲以後, 應要求他明確說出“汽車”、“帽子”等詞。 改變那種說“車車”、“帽帽”等重疊詞的說法。 逐步培養孩子講出比較完整的句子。 到2歲時, 孩子已能說出完整的短句, 還能夠掌握200來個單詞, 這些單詞主要是名詞和動詞。
三、增長孩子的知識, 發展其認識能力
從1歲起, 增長孩子的知識, 應從內到外, 由近及遠。 先讓孩子認識室內的事物, 然後讓孩子走出門去, 認識社會和自然界的事物。 花草樹木、車輛、魚鳥等,
Advertisiment
讓兒童接觸的越多, 知識面也就越廣。 掌握這些基本的知識, 是發展智力的必要條件。
孩子會走以後, 他會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探險者。 他對什麼都感到新鮮、好奇。 家長應保護孩子積極探索的願望, 在保證孩子不發生任何事故的情況下, 要盡力創造條件讓孩子認識各種事
物, 引導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嘗一嘗、聞一聞, 以便孩子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經驗, 發展他的認識能力。
在孩子1.5歲以後, 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如教孩子有順序地觀察娃娃:頭部(眼、鼻、耳、嘴、頭髮)一身體一四肢一手、腳, 使孩子獲得“娃娃”的整體印象。 認識各種動物, 也是這一年齡孩子感興趣的事, 可以通過比較讓孩子認識各種動物。
快2歲的時候, 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學習解決問題了。如球滾到椅子底下,讓孩子去拿,告訴他注意別讓椅子碰著頭。兒童在這時,一定會想想是先把腿伸進去呢?還是先把頭鑽進去呢?如果是孩子能搬動的小椅子,可以指示孩子把椅子挪開,也可以引導孩子借助工具解決問題,如提示孩子“用東西夠”。用什麼東西呢?孩子可以自己選擇。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
可以從1歲起,就教孩子學會分享,把玩具拿出來給別人玩。到1.5歲以後,在家長的提醒下,孩子能主動拿出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並且,還知道來了小客人,把糖果送給小朋友吃。在平時,知道有東西分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不獨佔。
1歲以後,還應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有人給了東西,要教孩子說“謝謝”。分別時會說“再見”。1.5歲以後,要教孩子懂得在受到別人幫助時,也應該說聲:“謝謝”。
孩子1.5歲以後,應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教他學著脫衣服、鞋襪、解扣子。還可以培養他自己上床睡覺,不依賴大人。自己洗手擦手。玩具玩完了,知道放回原處,不亂扔,逐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培養孩子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長的示意下“給爺爺送書去”、“給奶奶送眼鏡去”、“把報紙給爸爸送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隨時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孩子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懂得好壞、對錯,逐漸培養起孩子最初的是非觀念。 小寶寶學爬的小技巧寶寶早教第一課:多爬行星二代也要上早教班 九個月的孩子早教些啥?把握語言學習好機會 讓寶寶適當看電視提升寶寶社交能力的小竅門“牛”娃從0歲開始培養聽、說、讀、用 讓英語走近孩子寶寶聰不聰明 初生時7個表現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有關嗎?寶寶語言學習四個必經步驟教你認識嬰兒的體態語言立規矩要趁早 從寶寶4個月開始培養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嗎?10個月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0-12個月的嬰兒記憶能力培養與訓練7-12個月的嬰兒主被動操 小寶寶學爬的小技巧寶寶早教第一課:多爬行星二代也要上早教班 九個月的孩子早教些啥?把握語言學習好機會 讓寶寶適當看電視提升寶寶社交能力的小竅門“牛”娃從0歲開始培養聽、說、讀、用 讓英語走近孩子寶寶聰不聰明 初生時7個表現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有關嗎?寶寶語言學習四個必經步驟教你認識嬰兒的體態語言立規矩要趁早 從寶寶4個月開始培養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嗎?10個月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0-12個月的嬰兒記憶能力培養與訓練7-12個月的嬰兒主被動操 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學習解決問題了。如球滾到椅子底下,讓孩子去拿,告訴他注意別讓椅子碰著頭。兒童在這時,一定會想想是先把腿伸進去呢?還是先把頭鑽進去呢?如果是孩子能搬動的小椅子,可以指示孩子把椅子挪開,也可以引導孩子借助工具解決問題,如提示孩子“用東西夠”。用什麼東西呢?孩子可以自己選擇。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
可以從1歲起,就教孩子學會分享,把玩具拿出來給別人玩。到1.5歲以後,在家長的提醒下,孩子能主動拿出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並且,還知道來了小客人,把糖果送給小朋友吃。在平時,知道有東西分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不獨佔。
1歲以後,還應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有人給了東西,要教孩子說“謝謝”。分別時會說“再見”。1.5歲以後,要教孩子懂得在受到別人幫助時,也應該說聲:“謝謝”。
孩子1.5歲以後,應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教他學著脫衣服、鞋襪、解扣子。還可以培養他自己上床睡覺,不依賴大人。自己洗手擦手。玩具玩完了,知道放回原處,不亂扔,逐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培養孩子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長的示意下“給爺爺送書去”、“給奶奶送眼鏡去”、“把報紙給爸爸送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隨時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孩子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懂得好壞、對錯,逐漸培養起孩子最初的是非觀念。 小寶寶學爬的小技巧寶寶早教第一課:多爬行星二代也要上早教班 九個月的孩子早教些啥?把握語言學習好機會 讓寶寶適當看電視提升寶寶社交能力的小竅門“牛”娃從0歲開始培養聽、說、讀、用 讓英語走近孩子寶寶聰不聰明 初生時7個表現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有關嗎?寶寶語言學習四個必經步驟教你認識嬰兒的體態語言立規矩要趁早 從寶寶4個月開始培養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嗎?10個月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0-12個月的嬰兒記憶能力培養與訓練7-12個月的嬰兒主被動操 小寶寶學爬的小技巧寶寶早教第一課:多爬行星二代也要上早教班 九個月的孩子早教些啥?把握語言學習好機會 讓寶寶適當看電視提升寶寶社交能力的小竅門“牛”娃從0歲開始培養聽、說、讀、用 讓英語走近孩子寶寶聰不聰明 初生時7個表現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有關嗎?寶寶語言學習四個必經步驟教你認識嬰兒的體態語言立規矩要趁早 從寶寶4個月開始培養孩子早期閱讀可以嗎?10個月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0-12個月的嬰兒記憶能力培養與訓練7-12個月的嬰兒主被動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