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個月到2個月的寶寶 消化不良怎麼辦?

經常有母親帶著1~2 個月的嬰兒, 到醫院檢查時說"嬰兒消化不良"。 一詢問, 母親所說的"消化不良", 是便中混有白色的粒狀物, 或帶有綠色, 或有透明的黏液。 這種情況在母乳餵養的時候比較多見。 再詢問一下嬰兒的情況, 就會回答說"仍然健康";檢查一下嬰兒, 沒有發現異常的情況。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 排這種便就不屬於是疾病。 但母親還會說"可是, 最近便才變成這樣的, 以前的便都很好"而不認可。

到目前為止, 一天只排便2~3 次, 一過1 個月就變成了5~6 次, 或者黃色的便變成了綠色, 或者糊樣的便變成了混有粒狀物,

Advertisiment
這一般多是由於母乳餵養的時候, 母乳分泌得很旺盛而引起, 這一點可以通過嬰兒體重的增加情況和前個月比較一下就清楚了。 如果上個月每5 天體重增加沒有達到150 克的嬰兒, 這個月每5 天體重增加到150~200 克, 這就肯定是喝母乳的量增加了。

即使是只用牛奶餵養的嬰兒, 在這一時期持續顆粒狀便的也不少見。 如果在生後1 個月喂母乳, 沒有出現粒狀便的嬰兒, 但在換成牛奶之後出現了綠便就會讓人擔心。 認為是剛開始換牛奶不適應, 就換成了其他食物, 可是嬰兒還是同樣排綠便。 實際上, 這樣的綠便持續1 個月至1 個半月自然會變成黃便。 這樣的綠便之所以不用擔心, 是因為嬰兒的情緒很好, 體重也在持續增加。

Advertisiment
有時把新鮮的菠菜絞成汁, 每天給嬰兒50 克以上時也會出現綠便。

不論是牛奶餵養還是母乳餵養, 只要是嬰兒健康, 體重增加, 就不要把便的次數增多、"腹瀉便"等情況放在心上。 我們餵奶是以撫育嬰兒為目的, 並不是為了讓嬰兒排好便。 這種時候, 如果因為便不好就停掉牛奶換成米湯, 或者是禁食、靜點, 或者注射葡萄糖等進行所謂的"治療", 這只是在治療便而沒有考慮到嬰兒。 林格液或者葡萄糖, 是嬰兒沒有能力吃奶或者脫水時給予的東西, 通過所謂這樣的"治療"把經常笑的健康的嬰兒弄哭的人, 是不關心嬰兒體重增加等情況的人, 所以也不會去測量嬰兒的體重。 說是"消化不良", 卻不量體重而進行治療, 是不明智的,

Advertisiment
還是改變一下方法比較安全。

母乳分泌非常充足, 嬰兒的體重按每天40 克增加時, 可以限制母乳的餵養量。 具體方法是在喂母乳前, 在茶或者是涼開水中加糖, 喂20 毫升左右, 這樣一來, 便的次數大多都會減少。 不過有時母乳分泌不十分充足時也會出現"腹瀉便",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體重增加很少 (5 天100 克以下)就要加牛奶, 加牛奶之後, 多會變成"好便"。 平均每天體重增加30~40 克, 嬰兒健康, 吃奶很好時, 就不要考慮便的情況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