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分鐘讀懂營養標籤,看寶寶吃了多少垃圾食品

說到看食品標籤, 也是懷孕之後才學會的“當媽必備技能”。 給寶寶選購食物絕對是一件大事兒, 不是強迫症的也成了強迫症, “這個有添加劑嗎”、“含糖量會不會很高”、“兒童專用的就能給孩子放心吃嗎”……一進超市, 常常是一頭霧水。
其實, 選購食物根本不需要這麼糾結, 因為超市的大多數預包裝食品都已貼上了食品營養標籤, 能幫助我們瞭解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原材料, 是選擇食品的重要根據。 然!並!卵!因為大多數的媽媽表示, 看!不!懂!
今兒糕媽就帶大家學習下怎樣讀懂營養標籤, 聽起來很炫酷吧, 全能寶媽們新技能get起來!
這個東西營養嗎?——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是營養標籤的核心,
Advertisiment
咱舉兩個栗子來講解哈。
示例1:某知名品牌餅乾的營養成分表

最左側: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這5項內容稱之為強制標示的5種基本營養資料, 其他成分如“鈣”、“鐵”、“維生素A”等, 則由企業自願標示。
最右側:營養素參考值%(NRV%), 是指每100g(毫升)或每份食品中該元素占我們一天人體所需的百分比(正常成年人)。
圖中的餅乾, 100g餅乾就含有能量2050千焦, 占能量NRV的百分比為“24%”。 也就是說, 如果我們吃了100g餅乾, 大概滿足一個成人每天能量需求的24%。 你說孩子吃了這樣的餅乾還吃得下多少飯呢?
示例2:某知名品牌薯片的營養成分表

45g薯片的熱量居然高達997KJ, 占了一個成人全天能量需求的12%,
Advertisiment
全天脂肪需求的24%, 全天鈉元素需求的12%, 而蛋白質的含量卻非常低, 怪不得成為“垃圾食品之王”, 媽媽們慎買哦!
此外, 給小寶寶選購食品的時候, 要注意選擇低鈉的, 建議不超過300mg/100g。 低鈉的飲食習慣也是為了保護孩子。
選擇食物的指南針——配料表
食品的營養品質, 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 因此選購食品時還有一個要看的就是配料表。 在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 按照排位元順序, 含量依次遞減。
我們在為孩子選購食品的時候, 可以通過配料表來判斷食物中的原材料含量, 儘量選擇前幾位是天然原材料(比如麵粉、牛奶、雞蛋、水果、水), 而不是白砂糖、其他添加劑排在前面的深加工食品。
Advertisiment

配料表名單太長的, 通常不是好選擇。 以某種暢銷蛋糕為例, 它的配料表是“白砂糖、雞蛋、小麥粉、起酥油、代可哥脂、全脂乳粉、可哥粉、低聚異麥芽糖、植物油、脫脂乳粉、乳糖、麥芽糖漿、可哥液塊、榛子醬、乳清粉、稀奶油、食用鹽、食物添加劑(很長很長一串……)牛脂風味醬、食用酒精”。
配料接近40種!除兩三種天然成分外, 其餘都是添加劑, 實在不是明智的點心選擇。

一分鐘看懂食品標籤
咱們拿幾種乳製品來講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怎麼看。
第一位登場的是超市常見的普通優酪乳, 配料中第一位是奶, 但含有比較多的糖, 因此不太適合給寶寶吃。 蛋白質含量2.9g, 跟市面上大部分乳製品相當。

第二位兄弟算是“臥底”吧, 因為這麼低的蛋白質含量根本不能叫做“奶”啦,
Advertisiment
只是“含乳飲料”, 配料表也早就把它的真身出賣了, 第一位是水, 第二位是糖……你還能指望它“營養”?

第三種是國產優酪乳中的戰鬥機, 原料中只有牛奶和菌種, 且蛋白質含量很高。 特別提醒一下, 這款優酪乳中帶蜂蜜包, 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添加哦。

最後, 咱們再看看正常的牛奶應該長啥樣, 配料只有生牛乳, 其他啥添加也木有;蛋白質的含量是選購牛奶的時候必須要看的, 也是區分牛奶品質的重要指標, 超市里售賣的很多乳飲品, 蛋白質含量甚至不到1g。

看到這裡, 有沒有一種“哇塞, 原來就是這麼簡單”的趕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