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歲內寶寶安全常識_有何寶寶安全常識

養生之道網導讀:

1周歲內寶寶安全常識, 小於1周歲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和肢體語言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會由於家長的疏忽傷害到寶寶, 因此, 1周歲內寶寶安全常識, 爸爸媽媽一定要學會。

一、防嗆咳窒息一般最常造成小嬰兒的嗆咳窒息的情況有以下4個:

1、被單過多, 包裹過嚴堵住寶寶口鼻;

2、寶寶趴著睡加之嬰兒床過軟;

3、母親夜間躺著喂母乳不小心睡著;

4、餵奶後仰面放置寶寶, 奶水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預防措施】孩子過小不建議和父母同床;在餵奶後要輕拍後背, 待胃內空氣排出後再放入小床;夜間給寶寶餵奶時,

Advertisiment
媽媽要坐起, 在清醒狀態下喂完, 待寶寶睡著後再睡。 如遇嗆咳將寶寶側身放在大腿上, 頭低, 用手輕拍後背, 讓嗆入的奶汁咳出來。

二、防跌落床下與父母同睡在無防護大床上, 寶寶會發生上下或左右的自體運動, 很容易翻滾下床。 而家長如果在熟睡狀態下, 也容易無意識地將孩子擠下床。

【預防措施】選擇合格的嬰兒床, 護欄一般高出床墊50釐米, 床欄間寬度5釐米至6釐米, 不要讓孩子的手或頭從欄杆中伸出。 寶寶在椅子、玩具或嬰兒車上要扣好安全帶, 不讓寶寶離開家長視線。

三、防交通意外小寶寶的頭部很重而頸椎脆弱, 汽車在市內正常行駛時速大約是50千米, 如遇車禍, 撞擊所產生的衝擊力相當大,

Advertisiment
而家長如果懷抱嬰兒, 嬰兒很容易被拋出車外或被爆出的安全氣囊擊中頭部。

【預防措施】家長應從寶寶剛出院開始就使用汽車安全座椅。 在1歲前, 選擇面朝後安裝嬰兒專用座椅。

四、防寵物咬傷家中有養寵物或者生活的社區寵物較多, 小寶寶就會有被大型寵物咬死或咬傷的危險。

【預防措施】家中不要養烈性或大型寵物。 若有小動物, 要做好防疫工作。 一旦被寵物咬傷, 先用肥皂水反復沖洗傷處, 並塗抹碘酒。 處理後, 應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衛生防疫站接種疫苗。

Advertisiment

過去, 寶寶走路像個不倒翁, 而現在, 滿15個月的寶寶大多能自如地行走了。 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 寶寶獨自走得穩當多了, 不但在平地走得很好, 而且很喜歡爬臺階, 下臺階時還知道用一隻手扶著下。 而且寶寶還經常會爬到沙發或椅子上, 然後轉過身來, 自己坐好。

1、寶寶睡眠

這麼大的寶寶一天的睡眠時間在12小時左右算正常, 但各個寶寶之間會有差異, 媽媽們常常擔心寶寶睡眠不足, 要學會正確計算寶寶的睡眠時間。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夜裡不能一覺到天亮, 要尋找其中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2、寶寶喝水

給寶寶準備水杯, 允許寶寶自己喝水。 儘管寶寶會弄濕衣服, 但能把大部分水喝到肚子裡。 儘早過度到用杯子, 拋棄奶瓶, 對寶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白開水是寶寶最好的飲料, 一定要讓寶寶覺得喝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當然, 準備一個可愛的學飲杯可以讓寶寶更容易愛上喝水。

3、小心寶寶手指被卡

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把手指插到小孔裡, 所以不要把口小的瓶子和其他物品給寶寶玩, 一旦寶寶手指卡住拿不出來, 也不要慌張, 成人的態度會影響到寶寶。 可以試著塗一些肥皂水, 減輕摩擦力, 然後往下取, 如果實在取不下來,

Advertisiment
就須要求助醫生了。

4、對寶寶說話時要用語規範

不要用兒語同寶寶說話:如飯飯、燈燈”, 如果大人也用兒語來同寶寶說話, 會阻斷寶寶語言學習這一重要的成長通道。 一旦寶寶習慣了用兒語來說話時, 以後要想正常說話, 還得花很長時間來糾正。 父母要用成人的規範語言跟寶寶話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