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歲以下寶媽必讀:寶寶走路“學前班”

第一次翻身, 代表著寶寶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第一次爬行, 說明了寶寶已經想要去探索周圍的環境;而第一次走路, 則標誌著寶寶正式邁開了獨自探索這個世界的腳步。 通常來說, 大部分寶寶是在1歲到1歲半之間由慢慢站穩到學會走路的。 而寶寶學走路的過程, 看似簡單、水到渠成, 卻可能因為父母的疏忽而出現問題--走路晚、腿腳無力甚至骨骼發育不完善, 這些都可能出現在寶寶身上!

寶寶走路“學前班”, 媽媽們, 你們畢業了嗎?

第一課:補充維生素AD, 為寶寶骨骼添營養

寶寶從爬行變為步行, 意味著需要開始用雙腿支撐起全身的重量,

Advertisiment
而這個變化最為關鍵的一步, 則是骨骼系統的健康發育。 有些新手爸媽可能會覺得, 寶寶骨骼系統發育得是否完善主要取決於平時補鈣是否充分, 其實, 與骨骼系統發育關係更為密切的則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補充。

大部分媽媽對維生素D都不陌生, 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 如果缺乏則可能導致佝僂病, 病情嚴重的寶寶還會出現“O型腿”或“X型腿”。 其實, 維生素A對於寶寶的骨骼發育來說也尤為重要, 維生素A不但有助於骨細胞的正常工作, 對鈣質在腎臟的重吸收也有促進作用, 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遲緩。 因此, 缺乏維生素AD的寶寶在學走路時就很可能會出現不愛走路、不敢走路或雙腿雙腳綿軟無力的情況,

Advertisiment
還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高。

維生素AD無法通過日常飲食足量攝取, 因此醫生都會建議寶寶從出生15天開始, 每天一粒1伊可新, 並堅持到3歲以上, AD同補, 為寶寶學走路打好營養基礎!

第二課:多多爬行, 鍛煉寶寶的肌肉和神經

寶寶爬行不僅可以鍛煉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 而且還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 並鍛煉全身的綜合性能力, 為日後學習走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研究證實, 嬰幼兒時期會不會爬行對寶寶的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爬的越好, 走的也就越好, 學習說話也就越快, 認字和閱讀能力也越強。 如果寶寶在爬行時期沒有注意鍛煉, 日後的運動也會顯得動作不協調, 尤其是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很容易磕磕絆絆,

Advertisiment
甚至經常摔跤。

第三課:不要盲目趕時尚, 衣服寬鬆最重要

在寶寶學習走路時, 應穿著適宜的服裝, 以肥大、寬鬆為好。 衣服的袖子、褲腿寬大, 才能使寶寶的四肢有足夠的活動餘地, 這樣也更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有些媽媽為了追求寶寶的“時尚”, 過早給孩子將牛仔褲、緊身褲統統裝扮上, 卻不知道這些衣物會影響寶寶下肢的血液迴圈, 不僅讓寶寶蹲、跑、跳都不方便, 而且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 還有一些媽媽會給寶寶穿鬆緊帶過緊的褲子, 這樣的褲子同樣也對孩子不利。 因為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的呼吸方式是胸腹混合呼吸, 鬆緊帶讓寶寶的腹部受壓, 影響呼吸, 如果褲子過長勒到胸部,

Advertisiment
長時間會使肋骨向內凹陷。

第四課:檢查走路環境, 保障寶寶安全

寶寶學習走路時, 活動範圍慢慢變廣, 可以觸摸到的東西逐漸增多, 因此周圍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 媽媽們需要注意將家中一些有危險性的物品放置高處或移走, 並且需要特別留意傢俱尖銳的棱角, 以防寶寶碰到。 另外, 寶寶經過門窗的時候也要特別留意, 因為在開關的時候很容易夾傷寶寶。 寶寶一旦在學習走路中摔倒受傷或是受到驚嚇, 也會讓寶寶懼怕或是排斥學步。 此外, 除了居家環境的安全外, 父母也可幫寶寶穿上防滑的鞋襪, 以防止寶寶跌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