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歲以內寶寶語言遊戲

1. 喊出來

目 的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使其能準確地喊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

准 備

(1) 預先教寶寶念兒歌。

(2) 字卡“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寶寶指認家庭成員, 也可玩“聽聲音找媽媽、爸爸”的遊戲;還可請家庭成員送寶寶一件禮物, 同時告訴寶寶:“這是××送給寶寶的。 ”

(2) 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胸前佩戴字卡“媽媽”或其他成員的名稱, 讓寶寶指認。

建 議

反復念兒歌, 幫助寶寶準確發音。

兒 歌

爺爺奶奶,

還有寶寶,

都是一家人。

2. 寶寶笑

目 的

讓寶寶通過觀察不同的表情, 瞭解對方的心情, 並學會發“嗚”“哈”等音。

Advertisiment

准 備

小鏡子, 字卡“寶寶”。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寶寶共同照鏡子, 媽媽做出各種表情, 如哭、笑、生氣等, 讓寶寶觀察。

(2) 媽媽指導寶寶邊做表情, 邊念兒歌。

(3) 指導寶寶發出“嗚”“哈”的聲音。 例如:學習“哈”的發音時, 媽媽可撓寶寶癢, 讓寶寶發出笑聲。

(4) 識字:寶寶。

建 議

(1) 在寶寶的胸前佩戴字卡“寶寶”, 讓寶寶發出笑聲。

(2) 把字卡“寶寶”貼在屋內各處, 讓寶寶去找好朋友, 並指認。

兒 歌

寶寶哭, 嗚嗚嗚;

寶寶笑, 哈哈哈;

寶寶生氣撅小嘴兒。

3. 媽媽和娃娃

目 的

幫助寶寶發音。

准 備

(1) 預先教寶寶念兒歌。

(2) 字卡“娃娃”“媽媽”。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扶著寶寶的腋下, 把寶寶向上舉兩次, 然後和寶寶頭頂頭地轉圈, 逗寶寶開心。

(2) 媽媽念兒歌, 寶寶欣賞。

(3) 教寶寶識字:娃娃、媽媽。

Advertisiment
可採取以下方法:

① 把字卡“娃娃”“媽媽”分別戴在寶寶和媽媽身上, 讓寶寶指認。

② 把字卡“娃娃”“媽媽”擺在桌上, 讓寶寶指認。

③ 讓寶寶選出字卡“娃娃”, 貼在自己身上。

建 議

也可由爸爸或其他家人和寶寶做遊戲, 把“媽媽”字卡換成相應的家人字卡。

兒 歌

大頭娃, 小頭娃, 頭頂頭, 笑哈哈。

4. 蝴蝶蝴蝶飛飛

目 的

(1) 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2) 激發寶寶愉悅的情緒, 建立親子感情。

准 備

指偶(套在手指上的人或動物形象)蝴蝶或用彩紙剪的蝴蝶。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抱著寶寶坐在懷裡, 拿出指偶蝴蝶或紙蝴蝶給寶寶看。 然後雙手分別抓住寶寶的兩個食指, 互相碰撞又分開, 並念兒歌:“蝴蝶蝴蝶飛飛。 ”說到“蝴蝶”時, 兩手食指碰撞在一起;說到“飛”時,

Advertisiment
兩手食指分開。 反復做這個遊戲, 動作與語言相互配合。

建 議

家長可分別用5個手指反復做這個遊戲, 為寶寶學做“我1歲了”的動作做準備。

5. 學步謠

目 的

增強寶寶對語言意義的理解。

准 備

進行曲音樂。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先熟悉兒歌《 學步謠 》的內容, 然後可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上, 媽媽念兒歌, 以激發寶寶念兒歌的興趣;也可由爸爸扶住寶寶的腋下, 站在寶寶的後面, 媽媽站在寶寶的前面, 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學走路。

建 議

(1) 家長可根據歌謠的內容編一些動作, 如“把腳抬抬, 抬起腳”, 讓寶寶模仿;“把門開開, 推開門”, 也讓寶寶模仿。

(2) 寶寶在家可推著小車練習走路。

兒 歌

寶寶乖乖, 快快走來。

一、二、三、四, 把腳抬抬。

寶寶乖乖, 走得真快。

Advertisiment

一、二、三、四, 把門打開。

6. 搖搖搖

目 的

增強寶寶對語言意義的理解。

准 備

家長熟悉的兒歌, 吊床。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邊念兒歌邊與寶寶做遊戲, 遊戲方式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比如, 既可將寶寶抱在懷裡輕輕晃動, 也可把寶寶放在吊床上, 由爸爸媽媽提起兩端左右搖晃。

建 議

寶寶還可躺在搖椅上、浴巾裡做這個遊戲。 家長面向寶寶, 念著兒歌, 搖著寶寶。 睡前家長也可哼著兒歌哄寶寶入睡。

兒 歌

搖、搖、搖、搖、搖,

搖得寶寶睡著了。

搖、搖、搖、搖、搖,

搖得寶寶微微笑。

7. 交朋友

目 的

培養寶寶對語言的模仿和理解能力。

准 備

會說話、會唱歌的洋娃娃, 糖果, 玩具。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出會說話的洋娃娃和寶寶打招呼, 激發寶寶的興趣。

Advertisiment

(2) 媽媽用語言鼓勵寶寶與娃娃打招呼:“你好!”並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給寶寶禮物, 說:“這是送給你的。 ”教寶寶拿著禮物學說“謝謝”。

(3) 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進行交往。 媽媽鼓勵寶寶主動與別的寶寶打招呼, 並互贈糖果、交換玩具, 同時學習禮貌用語“謝謝”。 在遊戲結束時, 引導寶寶說“再見”, 並做出相應的手勢。

建 議

(1) 家長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 選擇不同的遊戲方法。

(2)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應鼓勵寶寶與他人交往, 理解成人的語言, 能聽懂簡單的詞語。

8. 太 陽

目 的

讓寶寶認識太陽的圖形, 並念出“太陽”兩個字。

准 備

紅色的太陽圖片, 白色的月亮圖片, 字卡“太陽”“月亮”。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反復念幾遍兒歌, 同時手拿太陽圖片藏在床邊, 不讓坐在床上的寶寶看見。然後,媽媽讓“太陽”慢慢從床邊升起,並說:“寶寶看,太陽升起來了。”

(2) 媽媽舉起太陽圖片,指導寶寶觀察: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

(3) 媽媽有表情地念兒歌,讓寶寶欣賞。寶寶重點學習“圓”和“笑”的動作。

建 議

媽媽一手拿著太陽圖片(上面寫有“太陽”兩個字),一手拿著月亮圖片(上面寫有“月亮”兩個字),不停地變換“太陽”和“月亮”,讓寶寶指認“太陽”兩個字。

兒 歌

太陽紅,太陽圓,

太陽向著寶寶笑。

9. 春 天

目 的

讓寶寶體會春天的景物特徵,認識花、樹、燕子。

准 備

音樂《春天在哪裡》,春天的景色圖片,字卡“春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寶寶,在院子裡、花園裡觀察春天的景色。

(2) 媽媽拿出春天的圖片,讓寶寶指認花、樹、燕子。

(3) 媽媽念兒歌,寶寶靜靜地欣賞。

(4) 媽媽邊念兒歌邊做“笑”的動作,以幫助寶寶理解兒歌。

建 議

(1) 寶寶看圖時,媽媽可出示字卡“春天”,讓寶寶識字。

(2)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裡》,讓寶寶找到字卡“春天”,並交給媽媽。

兒 歌

春天到,桃花笑,

小草綠,燕子來。

10. 夏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夏天的特徵,聽知了的叫聲,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准 備

(1) 預先熟悉兒歌。

(2) 字卡“夏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到花園裡的大樹下,聽知了的叫聲,並告訴寶寶,只有在夏天才能聽到知了叫。

(2) 帶寶寶觀察夏天的景色,如荷花開了、綠樹成蔭等。

(3) 媽媽邊念兒歌,邊指導寶寶觀察。

(4) 給寶寶吃西瓜,告訴寶寶夏天有西瓜等水果。

(5) 識字:夏天。

建 議

媽媽把字卡分散在草地上、綠樹下,請寶寶撿起來。

兒 歌

夏天到,荷花笑,

蜻蜓飛,知了叫。

11. 秋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秋天的特徵,觀察季節的變化。

准 備

鏡子,時令水果,秋天的景色圖片,字卡“秋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讓寶寶照鏡子,逗寶寶笑。

(2) 把鏡子移到離寶寶較遠的地方,讓寶寶從鏡子裡看到身後的菊花圖片及各種時令水果;並向寶寶介紹它們的名稱,告訴寶寶這些都是秋天才會有的。

(3) 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秋天。

建 議

(1) 讓寶寶從鏡子裡看到“秋天”二字,並轉身去找。

(2) 讓寶寶邊欣賞秋天的圖片,邊品嘗各種水果。

兒 歌

秋天到,菊花笑,

樹葉黃,燕子飛。

12. 冬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冬天的特徵,感受寒冷。

准 備

冬天的景色圖片,字卡“冬天”“雪花”。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去滾雪球,堆雪人,觀察冬天景物的變化。如南方無雪,也可讓寶寶到戶外去體驗冬天的寒冷。

(2) 讓寶寶觀察冬天的圖片,指認雪花、雪球和雪人。

(3) 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冬天。

建 議

媽媽把字卡“冬天”貼在剪好的“雪花”上,再把“雪花”從高處撒落在地,讓寶寶撿“雪花”,邊撿邊識字。也可將已學過的字卡在牆上多貼幾張。

兒 歌

冬天到,雪花飄,

穿棉襖,戴棉帽。

13. 紅氣球

目 的

認識紅色,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興趣。

准 備

紅色氣球若干,字卡“紅氣球”。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來一隻紅氣球對寶寶說:“寶寶,媽媽送你一隻紅氣球。”

(2) 媽媽指導寶寶觀察氣球,告訴寶寶氣球是圓形的,下面有一根繩子拴著,這個氣球是紅色的。

(3) 媽媽拿著紅氣球邊逗寶寶邊念兒歌,讓寶寶欣賞。

建 議

(1) 媽媽拿來許多紅氣球,並在上面貼上字卡“紅氣球”。寶寶指認對了上面的字,氣球就可以送給寶寶。

(2) 讓寶寶拿著氣球進行戶外活動,如頭頂球、手托球等。

兒 歌

紅氣球,氣球紅,

像太陽,圓又圓。

14. 小手絹

目 的

讓寶寶認識手絹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准 備

(1) 預先熟悉兒歌。

(2) 字卡“手絹”。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玩具娃娃對寶寶說:“娃娃把臉弄髒了,我們用手絹給他擦一擦吧。”媽媽拿出手絹,指導寶寶觀察手絹是正方形的。

(2) 媽媽給娃娃擦完臉後,對寶寶說:“我們和娃娃一起玩藏貓貓吧。”然後把手絹蒙在寶寶頭上,數“一、二、三”,拉下來並發出“喵”的聲音。再讓寶寶把手絹蒙在娃娃的頭上。交替遊戲幾次。

(3) 媽媽邊與寶寶玩遊戲,邊念兒歌。

(4) 識字:手絹。

建 議

媽媽把多塊手絹疊成多個“小老鼠”,並在上面貼“手絹”二字。然後讓寶寶當小花貓去捉“老鼠”,捉到後還給媽媽,並指認貼在上面的“手絹”二字。

兒 歌

小手絹,四方方,蒙上臉,捉迷藏。

15. 小玩具

目 的

讓寶寶瞭解玩具的名稱,懂得玩完後要把玩具送回玩具櫥裡。

准 備

布娃娃,其他多種玩具,字卡“玩具”。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出許多玩具擺在屋子裡,問:“寶寶想玩玩具嗎?媽媽請來一位小客人,是布娃娃。媽媽請布娃娃玩玩具。布娃娃很懂事,玩完後還把玩具送回玩具櫥裡。媽媽要表揚她。”

(2) 媽媽讓寶寶玩玩具,並指導寶寶玩完後,也要把玩具送回去。寶寶做對了,就表揚寶寶,並獎勵寶寶一顆小星星(或一朵小紅花)。

(3) 媽媽拍手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玩具。

建 議

在各種玩具上貼“玩具”字卡,寶寶指認對了就可以玩,玩完後讓寶寶把玩具送回去。

兒 歌

小玩具,櫥裡拿,

寶寶玩後送回家。

16. 小汽車

目 的

認識不同外形的汽車,會發出汽車的“嘀嘀”聲。

准 備

不同外形的玩具汽車若干,字卡“小汽車”。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出許多外形不同的玩具汽車,對寶寶說:“寶寶,我們來看這些玩具小汽車。”

(2) 媽媽與寶寶玩開汽車遊戲,同時念兒歌請寶寶欣賞,並指導寶寶學習“嘀”的發音。

(3) 識字:小汽車。

建 議

(1) 可在玩具汽車上貼字卡“小汽車”,讓寶寶指認。

(2) 媽媽和寶寶用字卡玩賽車遊戲。

(3) 媽媽先指讀字卡“小汽車”,寶寶再指認,然後媽媽指導寶寶學習“嘀”的發音。

兒 歌

小汽車,嘀嘀嘀,

跑到東,跑到西,

嘀嘀嘀……

17. 什麼玩具來了

目 的

訓練寶寶的感知,培養寶寶的觀察力、注意力,讓寶寶能理解簡單的語言。

准 備

機動玩具若干。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把寶寶抱坐在腿上,讓寶寶背靠著自己,然後把上好發條的機動玩具表演給寶寶看,並不斷結合玩具的特點配以豐富的語言,如“小狗小狗,汪汪汪”“小火車開來了,嗚嗚嗚”等。此時,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緒和專注情況。

(2) 讓寶寶指認玩具,並發出相應的“汪”“嗚”等音。

建 議

可反復遊戲,在遊戲中讓寶寶指認某種玩具。

18. 漂亮的帽子

目 的

讓寶寶理解語言,促進寶寶思維的萌芽。

准 備

各種各樣的帽子實物或圖片。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去商店,拿起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告訴寶寶:“這是帽子。媽媽戴帽子啦!”

(2) 媽媽把寶寶抱到大鏡子前,也給他戴一頂帽子,並說“這也是帽子”。以此類推,逐漸使他明白,儘管這些東西的大小、形狀、顏色不同,但都是帽子,可以戴在頭上。

建 議

在家中可提供類似的物品,如手套、圍巾等,幫助寶寶認物,已認識的物品要經常複習指認。

不讓坐在床上的寶寶看見。然後,媽媽讓“太陽”慢慢從床邊升起,並說:“寶寶看,太陽升起來了。”

(2) 媽媽舉起太陽圖片,指導寶寶觀察: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

(3) 媽媽有表情地念兒歌,讓寶寶欣賞。寶寶重點學習“圓”和“笑”的動作。

建 議

媽媽一手拿著太陽圖片(上面寫有“太陽”兩個字),一手拿著月亮圖片(上面寫有“月亮”兩個字),不停地變換“太陽”和“月亮”,讓寶寶指認“太陽”兩個字。

兒 歌

太陽紅,太陽圓,

太陽向著寶寶笑。

9. 春 天

目 的

讓寶寶體會春天的景物特徵,認識花、樹、燕子。

准 備

音樂《春天在哪裡》,春天的景色圖片,字卡“春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寶寶,在院子裡、花園裡觀察春天的景色。

(2) 媽媽拿出春天的圖片,讓寶寶指認花、樹、燕子。

(3) 媽媽念兒歌,寶寶靜靜地欣賞。

(4) 媽媽邊念兒歌邊做“笑”的動作,以幫助寶寶理解兒歌。

建 議

(1) 寶寶看圖時,媽媽可出示字卡“春天”,讓寶寶識字。

(2)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裡》,讓寶寶找到字卡“春天”,並交給媽媽。

兒 歌

春天到,桃花笑,

小草綠,燕子來。

10. 夏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夏天的特徵,聽知了的叫聲,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准 備

(1) 預先熟悉兒歌。

(2) 字卡“夏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到花園裡的大樹下,聽知了的叫聲,並告訴寶寶,只有在夏天才能聽到知了叫。

(2) 帶寶寶觀察夏天的景色,如荷花開了、綠樹成蔭等。

(3) 媽媽邊念兒歌,邊指導寶寶觀察。

(4) 給寶寶吃西瓜,告訴寶寶夏天有西瓜等水果。

(5) 識字:夏天。

建 議

媽媽把字卡分散在草地上、綠樹下,請寶寶撿起來。

兒 歌

夏天到,荷花笑,

蜻蜓飛,知了叫。

11. 秋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秋天的特徵,觀察季節的變化。

准 備

鏡子,時令水果,秋天的景色圖片,字卡“秋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讓寶寶照鏡子,逗寶寶笑。

(2) 把鏡子移到離寶寶較遠的地方,讓寶寶從鏡子裡看到身後的菊花圖片及各種時令水果;並向寶寶介紹它們的名稱,告訴寶寶這些都是秋天才會有的。

(3) 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秋天。

建 議

(1) 讓寶寶從鏡子裡看到“秋天”二字,並轉身去找。

(2) 讓寶寶邊欣賞秋天的圖片,邊品嘗各種水果。

兒 歌

秋天到,菊花笑,

樹葉黃,燕子飛。

12. 冬 天

目 的

讓寶寶瞭解冬天的特徵,感受寒冷。

准 備

冬天的景色圖片,字卡“冬天”“雪花”。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去滾雪球,堆雪人,觀察冬天景物的變化。如南方無雪,也可讓寶寶到戶外去體驗冬天的寒冷。

(2) 讓寶寶觀察冬天的圖片,指認雪花、雪球和雪人。

(3) 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冬天。

建 議

媽媽把字卡“冬天”貼在剪好的“雪花”上,再把“雪花”從高處撒落在地,讓寶寶撿“雪花”,邊撿邊識字。也可將已學過的字卡在牆上多貼幾張。

兒 歌

冬天到,雪花飄,

穿棉襖,戴棉帽。

13. 紅氣球

目 的

認識紅色,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興趣。

准 備

紅色氣球若干,字卡“紅氣球”。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來一隻紅氣球對寶寶說:“寶寶,媽媽送你一隻紅氣球。”

(2) 媽媽指導寶寶觀察氣球,告訴寶寶氣球是圓形的,下面有一根繩子拴著,這個氣球是紅色的。

(3) 媽媽拿著紅氣球邊逗寶寶邊念兒歌,讓寶寶欣賞。

建 議

(1) 媽媽拿來許多紅氣球,並在上面貼上字卡“紅氣球”。寶寶指認對了上面的字,氣球就可以送給寶寶。

(2) 讓寶寶拿著氣球進行戶外活動,如頭頂球、手托球等。

兒 歌

紅氣球,氣球紅,

像太陽,圓又圓。

14. 小手絹

目 的

讓寶寶認識手絹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准 備

(1) 預先熟悉兒歌。

(2) 字卡“手絹”。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玩具娃娃對寶寶說:“娃娃把臉弄髒了,我們用手絹給他擦一擦吧。”媽媽拿出手絹,指導寶寶觀察手絹是正方形的。

(2) 媽媽給娃娃擦完臉後,對寶寶說:“我們和娃娃一起玩藏貓貓吧。”然後把手絹蒙在寶寶頭上,數“一、二、三”,拉下來並發出“喵”的聲音。再讓寶寶把手絹蒙在娃娃的頭上。交替遊戲幾次。

(3) 媽媽邊與寶寶玩遊戲,邊念兒歌。

(4) 識字:手絹。

建 議

媽媽把多塊手絹疊成多個“小老鼠”,並在上面貼“手絹”二字。然後讓寶寶當小花貓去捉“老鼠”,捉到後還給媽媽,並指認貼在上面的“手絹”二字。

兒 歌

小手絹,四方方,蒙上臉,捉迷藏。

15. 小玩具

目 的

讓寶寶瞭解玩具的名稱,懂得玩完後要把玩具送回玩具櫥裡。

准 備

布娃娃,其他多種玩具,字卡“玩具”。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出許多玩具擺在屋子裡,問:“寶寶想玩玩具嗎?媽媽請來一位小客人,是布娃娃。媽媽請布娃娃玩玩具。布娃娃很懂事,玩完後還把玩具送回玩具櫥裡。媽媽要表揚她。”

(2) 媽媽讓寶寶玩玩具,並指導寶寶玩完後,也要把玩具送回去。寶寶做對了,就表揚寶寶,並獎勵寶寶一顆小星星(或一朵小紅花)。

(3) 媽媽拍手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 識字:玩具。

建 議

在各種玩具上貼“玩具”字卡,寶寶指認對了就可以玩,玩完後讓寶寶把玩具送回去。

兒 歌

小玩具,櫥裡拿,

寶寶玩後送回家。

16. 小汽車

目 的

認識不同外形的汽車,會發出汽車的“嘀嘀”聲。

准 備

不同外形的玩具汽車若干,字卡“小汽車”。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拿出許多外形不同的玩具汽車,對寶寶說:“寶寶,我們來看這些玩具小汽車。”

(2) 媽媽與寶寶玩開汽車遊戲,同時念兒歌請寶寶欣賞,並指導寶寶學習“嘀”的發音。

(3) 識字:小汽車。

建 議

(1) 可在玩具汽車上貼字卡“小汽車”,讓寶寶指認。

(2) 媽媽和寶寶用字卡玩賽車遊戲。

(3) 媽媽先指讀字卡“小汽車”,寶寶再指認,然後媽媽指導寶寶學習“嘀”的發音。

兒 歌

小汽車,嘀嘀嘀,

跑到東,跑到西,

嘀嘀嘀……

17. 什麼玩具來了

目 的

訓練寶寶的感知,培養寶寶的觀察力、注意力,讓寶寶能理解簡單的語言。

准 備

機動玩具若干。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把寶寶抱坐在腿上,讓寶寶背靠著自己,然後把上好發條的機動玩具表演給寶寶看,並不斷結合玩具的特點配以豐富的語言,如“小狗小狗,汪汪汪”“小火車開來了,嗚嗚嗚”等。此時,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緒和專注情況。

(2) 讓寶寶指認玩具,並發出相應的“汪”“嗚”等音。

建 議

可反復遊戲,在遊戲中讓寶寶指認某種玩具。

18. 漂亮的帽子

目 的

讓寶寶理解語言,促進寶寶思維的萌芽。

准 備

各種各樣的帽子實物或圖片。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帶寶寶去商店,拿起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告訴寶寶:“這是帽子。媽媽戴帽子啦!”

(2) 媽媽把寶寶抱到大鏡子前,也給他戴一頂帽子,並說“這也是帽子”。以此類推,逐漸使他明白,儘管這些東西的大小、形狀、顏色不同,但都是帽子,可以戴在頭上。

建 議

在家中可提供類似的物品,如手套、圍巾等,幫助寶寶認物,已認識的物品要經常複習指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