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歲以內的寶寶輔食的注意事項 家長必看

導語: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彌補單純乳製品的不足, 促進孩子健康生長, 專家建議給1 歲以內的寶寶製作輔食應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

(1)少糖

“少糖”即在給寶寶製作食物時儘量不加糖, 保持食物原有的口味, 讓寶寶品嘗到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 同時少選擇糖果、糕點等含糖高的食物作為輔食。 如果寶寶從添加輔食開始就較少吃過甜的食物, 就會自然而然地適應少糖的飲食;反之, 如果此時寶寶的食物都加糖, 他就會逐漸適應過甜飲食, 以後遇到不放糖的食物自然就表現出拒絕,

Advertisiment
形成挑食的毛病, 同時也為日後的肥胖埋下了隱患。

吃糖過多不僅會引起肥胖, 還會影響寶寶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 引起維生素B1 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還可因血糖濃度長時間維持在高水準而降低食欲, 若不及時刷牙還會增加齲齒的發生。

(2)無鹽

“無鹽”即1 歲以內的寶寶輔食不用添加食鹽。 因為1 歲以內的寶寶腎臟功能還不完善, 濃縮、稀釋功能較差, 不能排出體內過量的鈉鹽, 攝入鹽過多將增加其腎臟負擔, 並養成寶寶喜食過鹹食物的習慣, 不願意接受淡味食物, 長期下去可能會影響寶寶味覺的敏感度, 形成挑食的毛病, 甚至會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吃鹽過多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

Advertisiment
使其喪失抗病能力。

1 歲以內的寶寶每天所需要的鹽量還不到1克, 母乳、配方奶和其他食物中所含的鈉元素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給1 歲以上的寶寶製作食物時可以加一點兒鹽, 但量一定要適當(推薦量為1 克/ 日)。 醬油、雞精等調味品以及買回來的成品食物中都含有鹽, 如果添加了這類食品或調味品, 還要再減少用鹽量。

(3)不加刺激性調味品

寶寶的輔食最好不添加味精、雞精、香精、花椒、大料、桂皮、蔥、薑、蒜等調味品, 因為辛辣類的調味品對寶寶的胃腸道會產生較強的刺激, 而且有些調味品(如味精、雞精)在高溫狀態下會分解釋放出毒素, 會損害寶寶的健康。 濃厚的調味品味道會妨礙寶寶體驗食物本身的天然味道,

Advertisiment
長期食用可能會使寶寶養成挑食的不良習慣。

許多媽媽擔心輔食中不加調味品寶寶會不愛吃, 其實母乳或配方奶的味道都比較淡, 比起母乳和配方奶, 輔食的味道已經豐富多了。 不要用成人的習慣來看待寶寶, 沒糖、沒鹽的蔬菜水, 淡淡的營養米粉, 成人可能覺得不好吃, 但寶寶一開始接觸的就是這種味道, 並不會反感。 不要在寶寶面前做出不好吃的樣子, 這樣會影響寶寶對某種食物的愛好。

3歲以後, 兒童的消化功能已發育成熟, 各種消化酶發育完全, 腸道吸收功能良好, 基本可以耐受各種口味的食物, 此時就可以給寶寶吃帶有調味品的食物了。 即便如此, 為了寶寶, 也為了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

Advertisiment
建議仍保持少鹽、少糖、適量油的飲食習慣。 脂肪酸構成脂肪酸構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