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有時是階段性的,一歲多小孩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 事事都是“我”字當頭, 有獨佔欲, 但他的語言和思維發育得還不完善, 於是就會用打人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來渲泄自己的情緒。
環境影響和模仿能力
有時受周圍環境影響,他模仿能力極強,在他感覺自己受侵犯或危險時會學別的哥哥姐姐,動手打人,保護自己的利益,或者不高興,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受到阻擾時,動手打人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以使達到自己的意願.比如小朋友不乖時,大人就會凶他,在教育未果時,做勢打他們,他們就學會了。
Advertisiment
>>推薦閱讀:動畫片“暴力毀一生”是真的嗎
打人是一種試探和情緒反應
對於1到2歲的孩子來說, 類似鬧鬧這樣的攻擊行為非常普遍。 有時候孩子打人, 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 他們常常懷有一種玩的心理去試探自己的行為能力, 或者試探大人們的反應。 打完人, 他們就等著看下面將發生什麼事情。 對他們來說, 打人是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試驗。 另外, 孩子打人也是帶有很強烈的情緒因素的。 想一想1歲孩子們的生活世界, 你就會發現, 寶寶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種新的技能, 遇到他們不熟悉的各種情形。
Advertisiment
那麼, 父母態度的前後一致性至關重要。 比如說, 當孩子打人的時候, 父母不能這次還無所謂呢, 下次就生氣了。 那麼, 當打人事件發生後, 父母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保持冷靜
不要訓斥打人的寶寶:寶寶並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你突如其來的訓斥只會讓他感到莫名其妙。
不要因為孩子打人, 就讓他也嘗嘗挨打的滋味:孩子不會理解你的用意, 他只會覺得你是在傷害他, 最壞的結果可能讓孩子不再信任你。
家長千萬不要打孩子, 給他樹立攻擊性行為(打)的"榜樣"。 當你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 那麼你的孩子就會向你學習,
Advertisiment
不要鼓勵孩子報復打他的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過來去報復犯人”, 那麼最終的結果是“犯人”會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告訴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