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開始, 寶寶的飲食健康一直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制定寶寶的飲食方案至關重要。 那麼1歲寶寶的飲食關鍵在哪裡呢?如何餵養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呢?媽媽們先不要著急, 接著往下看:
1歲寶寶的餵養關鍵
1、注重飲食的效果
在生活中, 有許多同月生的寶寶, 有的胖乎乎、圓滾滾;而有的卻較瘦或比較適中。 體重問題一方面取決於遺傳、疾病;另一方面就是取決於營養。 但對一個體重超標的寶寶而言, 禁食不如擇食好。 寶寶體重過重時, 媽媽應給寶寶選擇含熱量少, 但營養均衡的食物;而對於體重相對不足的寶寶,
Advertisiment
水果、蔬菜、全麥麵包都是營養高、熱量低的食物, 適合於體重超標的寶寶;而花生醬、香蕉、乳酪、酪梨等, 則屬高熱量並富營養的食物, 是體重偏輕的寶寶的最佳選擇。 總而言之, 不論寶寶體重過輕或太重, 選擇含有多種營養的食物或是注意食物種類變化, 是均衡飲食的法寶。
2、注重寶寶的每一口
飲食習慣是逐步養成的, 爸爸媽媽給寶寶吃進的每一口食物都是重要的, 都關係到寶寶的消化吸收、關係到寶寶的食量及食欲的養成, 最終關係到寶寶將來可能習慣吃什麼樣的食物。 尤其是零食, 如飲料、甜點、糖果、餅乾等, 最容易慣壞寶寶的胃口。
Advertisiment
3、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
食物的營養價值關係到寶寶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 給寶寶吃的食物, 應該是既好吃, 又有營養價值。 比如含100卡熱量的巧克力和具有100卡熱量的香蕉, 對寶寶的意義是不同的。 香蕉和其他天然的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 絕對優於巧克力或其他加工食品, 因此, 爸爸媽媽給寶寶吃的食物, 要注重其營養價值。
4、注重規律的飲食習慣
給寶寶用餐就要按時按點, 不能因為大人的原因省略正常進食的某一餐。 因為寶寶需要充分的營養, 少了正餐或點心都會導致血糖降低, 進而導致寶寶情緒不穩定。
Advertisiment
5、注重天然未加工的食物
從一定意義上講, 人工處理過的食物, 有時甚至比養分流失的食物更無益, 所以說天然而未經處理的食物最能保有其原有的養分。 由於寶寶的身體還未發育成熟, 對於食物的代謝比不上成人迅速, 因此, 人工添加物及一些不明物質, 可能會給寶寶造成身體上的傷害。 無論採取什麼手段加工和烹飪菜肴, 所用食品的養分在處理過程中,
Advertisiment
6、注重全家人的飲食習慣
由於寶寶經常與全家人一起吃飯, 家裡人的飲食習慣, 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寶寶, 有些寶寶不愛吃胡蘿蔔、全麥麵包, 甚至白開水。 這往往是因為家裡人, 尤其是爸爸媽媽有偏食的習慣, 上行下效造成的。 因此, 為了寶寶的健康,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全家都能受益。
1歲寶寶可以自己吃東西
1歲的寶寶, 不但具有了肌肉的控制力, 而且還有了良好的手眼協調能力, 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手的動作了。
Advertisiment
但是, 有的寶寶仍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 可能會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 甚至抓翻了碗, 弄灑了湯汁。 在這種情況下, 爸爸或媽媽不要怕弄髒了衣服, 或者弄髒了桌子、地板, 應該鼓勵寶寶再繼續吃。 另一方面, 爸爸媽媽也不能完全讓寶寶自己來。 因為寶寶儘管每次開始吃飯時總可能表現出足夠的熱情, 但過不了多久隨著這股熱情的消失, 就會不耐煩了, 這時就需要媽媽來喂寶寶吃東西, 以免讓寶寶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