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寶寶的哭鬧與安撫

l~3個月的寶寶, 已開始注意周圍的世界了, 而且寶寶還會以種種變化的咿咿呀呀聲和哭鬧聲來回應您, 或是表達他自己的要求, 所以做好寶寶此階段的哭鬧與安撫工作, 對于寶寶的成長、安全護理及心理發育等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首先, 我們還是要了解寶寶哭聲的意義。 嬰兒的哭鬧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生理性哭鬧常見于以下幾種情況:饑餓、口渴、便尿感、生活不規、冷、熱、濕、癢、痛等原因造成的, 這些原因多見于3個月或是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 當然, 很可能會貫穿整個嬰幼兒期, 當寶寶出現哭鬧的情況時,
Advertisiment
父母應該先從這幾方面著手, 找出原因, 及時清除原因, 這樣, 小寶寶就會停止哭鬧。
病理性哭鬧就是指由疾病引起的哭鬧, 如發生口腔潰瘍、腸套疊、鼻塞、頭痛等, 當寶寶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導致哭鬧時, 在寶寶哭的同時, 還有一些明顯的體征。 , 如:口腔潰瘍引起的哭鬧, 往往發生在吃奶或進食時。 如果是因為腸套疊引起哭鬧, 則會有劇烈的哭鬧, 面色蒼白、嘔吐、排出果醬樣大便等體征。 而頭痛引起哭鬧則可能會出現如發熱等體征, 腦膜炎時則可能出現一陣陣的尖聲哭叫。 當然其他的一些病癥引起哭鬧都會有特殊的體征表現, 只要父母細心觀察, 會找到原因的, 這里不再一一介紹。
不過, 需說明的是, 無論是生理性哭鬧的嬰兒,
Advertisiment
還是病理性哭鬧的嬰兒, 只要有不同尋常的表現, 都要認真對待, 尤其是出現哭鬧不止或是明顯體征時,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及時處理, 以避免發生嚴重的后果, 并且找到原因后, 對癥下藥, 則也會減少寶寶的哭鬧聲。
平常生活中, 如果寶寶哭鬧, 這里說的是除開病理性的哭鬧, 也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安撫寶寶, 如給寶寶放一些歡快的、愉悅的音樂(若寶寶變得不安, 就關掉音樂使他安靜下來), 或是擁抱寶寶走走玩玩等等, 這樣做也會讓寶寶平靜下來, 減少哭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