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3歲幼兒如何科學養育

1-3歲幼兒, 他們有花不完的力氣, 喜歡探索, 有主見。 相比嬰兒時期, 這個階段的育兒經歷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辛苦。 所以, 這篇長文主要來分享澳洲的一些關於科學養育1-3歲幼兒的資訊。

1-3歲幼兒是什麼樣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較嬰兒時期獨立, 慢慢開始有自己的主觀意願, 總是希望自己進行嘗試和探索。 他們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 容易因為嘗試成功而顯得特別興奮和喜悅, 所以經常出現不斷重複嘗試的現象。 這一切表現, 其實是孩子長大的訊息, 是令人欣喜的。

伴隨著成長的喜悅, 我們也要面對一些新的育兒挑戰,

Advertisiment
比如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喜歡說不, 似乎不那麼聽話, 有時候甚至覺得他們是在故意調皮搗亂。

其實, 這些都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徵, 而並不說明他們有任何行為問題。 對於1-3歲的幼童——

·他們只知道從自己的想法出發, 獨立意願特別強烈, 無法體會爸爸媽媽的感受。

·他們也許懂得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可以做, 但是他們卻還不夠自製力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我們無法通過跟他們講道理和分析因果來調整他們的行為。 因為雖然他們可能能聽懂我們說的話, 甚至可以複述, 但是他們對那些話的理解力尚欠缺。

1-3歲幼兒如何養?

對於獨立意願強烈而又缺乏自製力和判斷力的幼兒,

Advertisiment
育兒過程中的兩個關鍵是:情感交流問題和安全問題。

情感交流問題

1-3歲的幼兒已經能表達較為明顯的主觀意願了。 因此, 家長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情感交流技巧。

1.應對強烈的情緒變化

幼兒容易因為周遭的變化而引起強烈的心理衝擊或者情緒變化。 較大的生活環境變化, 比如搬家, 新家庭成員出現等, 對幼兒的心理衝擊往往也很大。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儘量做到提前溝通並及時給與足夠的關愛, 讓孩子有安全感。 而較小的變化, 比如在外遊玩需要回家了, 幼兒也可能會感到十分傷心。 這種情況下, 家長可以嘗試及早通知。 比如, 提前10分鐘告訴準備要回家了, 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緩衝時間。 同時也可以嘗試告訴幼兒變化的意義。

Advertisiment
比如, 告訴孩子現在回家了, 下回還能再來。

2.應對憤怒和攻擊性

幼兒偶爾的憤怒或者生氣, 是一種正常情緒和心理表現。 但是, 如果這些負面情緒高頻率出現, 甚至出現咬、抓、踢等攻擊性行為, 那麼家長需要注意合理的應對方式。

首先, 請避免大聲呵斥或者打罵, 因為這些舉動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和負面情緒, 對改善情緒控制能力毫無幫助。 我們可以嘗試的是, 對幼兒良好的行為舉止進行鼓勵和讚賞;嘗試讓幼兒進行一些有助於情感表達的活動, 比如捏橡皮泥、剪紙、撕紙、玩沙子、玩水等;當然最後也可以嘗試語言溝通以及適當的監護, 避免自己的孩子傷害到其他幼兒或者成年人。

3.應對粘人和哭鬧

Advertisiment

粘人和哭鬧其實是所有幼兒的共性, 只是有些幼兒會更加明顯一些。 當幼兒變得異常粘人或者愛哭鬧時, 他們所傳達的訊息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 家長給予溫暖的擁抱以及關愛的話語, 往往可以讓幼兒慢慢改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從而改善粘人和哭鬧的狀況。

不過, 當幼兒異常粘人或者易哭鬧時, 家長有時候也會被情緒感染,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如果孩子希望尋求更多關愛, 而我們卻推開孩子或者置之不理, 那麼孩子的情感需求很難得到滿足可能導致哭鬧粘人現象加重。

安全問題

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幼兒, 安全問題永遠是核心問題, 家長應該盡全力做到安全隱患的徹底排查,

Advertisiment
最大限度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 以下列舉的安全隱患排查要點不僅適用於1-3歲幼兒, 同時也適用于較大兒童。

1.預防墜落傷

·家長應該注意使用安全門, 安全圍欄等安全用品, 徹底隔離孩子通往樓梯、陽臺、門窗等有高處墜落風險的地方。

·注意移除或者隱藏較矮的凳子、桌子等以防成為孩子攀高的臺階。

2.預防溺水事故

·家中任何可以積水或者盛水的容器, 比如浴盆、水桶、充氣兒童戲水池等, 使用後必須注意及時清空或者做好隔離措施。

·幼兒洗澡時, 必須時刻監護在身邊, 寸步不離(尤其是家長突然需要出去接電話等狀況時, 一定要注意避免, 引起警惕。 )。

·只要孩子在水邊, 比如泳池邊, 水塘邊, 家長時刻監護在身邊。

3.預防誤服藥物,化學製劑或者毒物

·一切可能被幼兒觸及的藥物,化學製劑,毒物等必須做到放高,鎖好。

·排查時,家長儘量蹲下,差不多在孩子的視線水準進行觀察。

4.預防燙傷或者燒傷

·注意一切熱的液體,應該放在孩子無法觸及的地方,儘量離開孩子的視線。

·帶有電線或者手柄的制熱容器,必須做到不要放在檯子的邊緣,電線纏繞放高,手柄朝內。

·儘量避免使用熱水袋。

·電吹風、直發夾板、電熨斗等使用後仍可保持一段高溫時間的物體,使用後及時放高並離開幼兒的視線。

·火柴、蠟燭、點火器等可能被幼兒把玩的危險物品也應該放高並隱藏。

5.預防窒息

·吃飯時使用幼兒專用椅,避免追著餵食或者強迫餵食(尤其在幼兒情緒激動哭泣時)。

·滿周歲後,幼兒逐漸融入家庭飲食,但是家長需要避免有窒息風險食物,比如硬的小塊狀蔬菜水果(比如生的胡蘿蔔,整顆葡萄,堅果等)。

·注意排查一切可能放入口中的小物件,比如硬幣、紐扣電池、筆套、玻璃彈珠等等。

·選擇玩具時,注意符合年齡並且注意沒有可脫卸並可被放入口中的部件。

·所有塑膠袋,放在幼兒無法觸及的地方,並且儘量在塑膠袋的中間打結系住。

·所有窗簾繩,注意纏繞並放高至1.6米或者以上。

6.預防觸電

·避免給2歲以下或者仍然有尿床可能的幼兒使用電熱毯。

·家中電插座在不用時,使用安全防護蓋蓋上。

·任何家用小電器使用完畢後注意即使拔出插座,並放高離開幼兒視線。

·如果家中插座有開關,那麼使用完畢後注意關上插座電源。

3.預防誤服藥物,化學製劑或者毒物

·一切可能被幼兒觸及的藥物,化學製劑,毒物等必須做到放高,鎖好。

·排查時,家長儘量蹲下,差不多在孩子的視線水準進行觀察。

4.預防燙傷或者燒傷

·注意一切熱的液體,應該放在孩子無法觸及的地方,儘量離開孩子的視線。

·帶有電線或者手柄的制熱容器,必須做到不要放在檯子的邊緣,電線纏繞放高,手柄朝內。

·儘量避免使用熱水袋。

·電吹風、直發夾板、電熨斗等使用後仍可保持一段高溫時間的物體,使用後及時放高並離開幼兒的視線。

·火柴、蠟燭、點火器等可能被幼兒把玩的危險物品也應該放高並隱藏。

5.預防窒息

·吃飯時使用幼兒專用椅,避免追著餵食或者強迫餵食(尤其在幼兒情緒激動哭泣時)。

·滿周歲後,幼兒逐漸融入家庭飲食,但是家長需要避免有窒息風險食物,比如硬的小塊狀蔬菜水果(比如生的胡蘿蔔,整顆葡萄,堅果等)。

·注意排查一切可能放入口中的小物件,比如硬幣、紐扣電池、筆套、玻璃彈珠等等。

·選擇玩具時,注意符合年齡並且注意沒有可脫卸並可被放入口中的部件。

·所有塑膠袋,放在幼兒無法觸及的地方,並且儘量在塑膠袋的中間打結系住。

·所有窗簾繩,注意纏繞並放高至1.6米或者以上。

6.預防觸電

·避免給2歲以下或者仍然有尿床可能的幼兒使用電熱毯。

·家中電插座在不用時,使用安全防護蓋蓋上。

·任何家用小電器使用完畢後注意即使拔出插座,並放高離開幼兒視線。

·如果家中插座有開關,那麼使用完畢後注意關上插座電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