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3個月bb的生長發育規律

身高

身高指標與測量方法

前三個月嬰兒身高每月增加約3.5釐米。 滿兩個月的寶寶身高可達57釐米左右, 這個月寶寶的身高可增長3.5釐米左右, 到了兩個月末, 身高可達60釐米。

測量身高應取仰臥位, 測量起來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容易。 這時的寶寶, 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了, 即使是睡著了, 你試圖把寶寶擺直測量身高, 可能會醒過來, 或很快就把腿蜷回去, 醒著時候就更不好測量。 因此, 測得的資料往往不是很準確, 媽媽就不要為寶寶身高與標準相差一點而焦急了。

正確理解身高

與體重相比, 身高受種族、遺傳和性別的影響較為明顯。

Advertisiment
寶寶身高與計算的標準值不符合, 尤其是低於標準值時, 父母往往會焦躁不安, 以為是餵養不合適了, 寶寶營養不良了等等。 要綜合分析寶寶身高值的偏差, 結合寶寶的種族、父母和直系親屬身高狀況, 客觀理解寶寶的身高水準。

如果按照百分位數表示寶寶身高水準, 只有低於第3個百分位數時, 才被視為低於正常;只有高於第97個百分位數時, 才被視為高於正常。 但就算這樣, 也不能確定是矮小還是高大, 要由醫生來鑒別, 是屬於正常的身高變異, 還是真的不正常了。

雖然身高是逐漸增長的, 但並不一定都是逐日增長的, 也會呈現跳躍性。 有的寶寶半個月都不見長, 但又過了一周, 卻長了將近三周的水準。

Advertisiment
生長是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因此不要為一次身高測量的絕對值而煩惱, 要連續觀察寶寶身高的變化。 如果手頭有兒童身高發育曲線, 就給寶寶畫一個身高曲線圖, 如果偏離得很明顯, 那才需要看醫生。

體重

體重與身高相比, 受遺傳、種族和性別影響比較小, 更多的受營養、身體健康狀況、疾病等因素影響。 因此, 體重是衡量嬰兒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 這個月的寶寶, 體重可增加0.9~1.25千克, 平均體重可增加1千克。 這個月應該是嬰兒體重增長比較迅速的一個月。 平均每天可增長40克, 一周可增長250克左右。

在體重增長方面, 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一樣有規律地漸進增長, 也呈現跳躍性。 這兩周可能幾乎沒有怎麼長,

Advertisiment
下兩周卻快速增長了近200克, 寶寶會“補長”。

頭圍

頭顱的大小是以頭圍來衡量的, 頭圍的增長與腦的發育有關。 月齡越小頭圍增長速度越快, 這個月嬰兒頭圍可增長約1.9釐米。 頭圍的增長也有生長曲線圖, 就是說嬰兒頭圍的增長也是有規律的, 呈逐漸遞增的上升曲線。

和身高、體重一樣, 頭圍的增長也存在著個體差異。 到了多大月齡頭圍應該達到什麼值, 其值是平均的, 並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寶寶。 有一個範圍, 那就是用百分位數法表示的頭圍增長曲線圖, 如果大於第97百分位線, 就是頭圍增長過快, 如果小於第3百分位線, 就是頭圍增長過慢。

前囟

前囟和一個月的嬰兒沒有多大變化, 不會明顯縮小, 也不會增大, 前囟是平坦的,

Advertisiment
張力不高, 可以看到和心跳頻率一樣的搏動。 這是正常的, 一般父母不敢觸摸寶寶的囟門, 也不敢測量囟門的大小。

父母對寶寶囟門的觀察只是用眼看, 對寶寶囟門的判斷往往是不準確的。 囟門大小也有個體差異, 有的寶寶囟門很小, 僅僅1釐米×1釐米, 有的囟門就比較大, 可達3釐米×3釐米。 不能單憑囟門大小判斷寶寶就有什麼病, 如囟門大就是腦積水, 佝僂病, 囟門小就是小頭畸形等。 當寶寶腹瀉脫水時, 前囟可凹陷, 當寶寶發熱時, 前囟可飽滿。 囟門處沒有顱骨, 要注意保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