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孩子可以打嗎?相信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面對氣你的孩子, 老是聽話還到處搗亂, 有些父母總忍不住想要打孩子, 打孩子的教育真的管用嗎?
有時候也會忍不住沖妞發脾氣, 失去耐心的結果是, 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安撫、道歉、說理。 我發現養孩子根本就沒有“快、准、狠”, 能夠一招搞定問題的方法, 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平和, 更有耐心, 先把自身的問題解決了, 才能從源頭幫到孩子。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見萌胖萌胖的軒軒, 我媽媽就被圈粉了, 喜歡得不得了, 還不停地說:“生兩個娃大的帶小的妥妥的”。 萬萬沒想到後來在某節目見軒軒和弟弟皓皓在家的畫風竟是各種連環拳相向——
Advertisiment
看得我們心驚肉跳。 軒軒皓皓幾乎每期都在搶東西打架, 媽媽冉瑩穎還特意在新家弄了個“愛的小屋”, 讓軒軒和皓皓吵架的時候進去反思。 可是胖軒進去之後根本沒有反思, 在小屋裡玩得很是愜意, 但冉瑩穎還是堅持給他們講道理。 直到手拿撓癢癢竹竿的軒胖姥姥的出現:
姥姥來之前就聽說倆娃愛搶東西愛鬧騰, 專門帶上“傢伙”, 從一進門就開始踐行, “棍棒底下出孝子”, 像一陣狂暴的龍捲風, 呼呼刮過之後只留下冉瑩穎的一臉懵逼。 而且姥姥打孩子的時候, 沒有跟孩子進行語言教育, 打完直接又幹起了活兒。
姥姥本人對於打孩子這個問題是有自己態度的,
Advertisiment
對於上一代人, 包括我自己的媽媽, 贊同軒軒姥姥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她們那個年代, 大部分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 也鮮少有人請保姆阿姨, 都是自己一邊上班、一邊拉扯孩子, 能全部養活就已經很難得了, 很難再顧上教育方法的錯與對。 這是時代的烙印。
關於姥姥打孩子, 網上也有一些爭論。 很多人認為“2-6歲的孩子可以打”, 原因是有一篇網路熱文說“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 兩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 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 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 沒有警示作用, 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 自尊感也越來越強。 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
Advertisiment
我也曾看過另外一個理論, 說得是:
“兩歲以前給孩子講道理她/他還無法全部理解, 但家長需要儘早建立自己的威信, 這時候可以打孩子。 但兩歲以後就不能打了, 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記憶力和自尊心, 能‘記打’了。 ”
另外每次社會新聞裡又出現“熊孩子新番”的時候, 微博、知乎、豆瓣都會有諸如此類的言論:
“我們都是在打罵中長大的, 現在不都好好的。 現在的孩子, 各個都打不得罵不得, 被爹媽慣得不像樣, 反倒是養出了層出不窮的'熊孩子’。 ”
對於這些觀點, 你怎麼看?
打孩子, 欲速則不達
我不贊成打孩子的原因, 倒還真不是因為書本寫的那些育兒理論。
Advertisiment
第一件事是在寶寶幾個月大還不會說話的時候, 某天他半夜不停地哭, 怎麼哄都不睡, 我實在太困太累太煩躁, 急了, 忍不住在他穿著尿片的屁屁上呼了幾巴掌。 結果小子的哭聲差點把房頂掀翻, 變得更難哄。 後來好不容易睡著了, 因為驚嚇, 一晚上又起來折騰了好幾次。
第二件事是在寶寶1歲半的時候, 某天他玩得高興了忽然狠狠咬了我一口, 我因為應激反應(太疼)就狠狠地打了他的手。 結果孩子看著我驚懼地抖了一下, 然後暴哭半個小時, 被嚇得夠嗆。 我和老公輪番安撫,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情形都覺得心疼自責。
這兩件事告訴我的道理就是, 對於小寶寶, 你以為打一頓就立刻能解決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你希望是哪個?
打孩子, 意味著家長教育無能
有次大學同學聚餐, 一桌子菜剛上齊, 女同學兩歲的女兒非要摟著她不讓她坐下來, 不然就哭, 也不要爸爸抱。 當時我這同學又餓又吃不了東西, 更沒法和我們正常聊天。 嘗試多次說理、轉移注意力失敗後, “你到底要媽媽怎樣!”她終於忍無可忍, 一邊吼一邊打了女兒的屁股, 結果女兒哭得更厲害。 坐在對面的我們雖然心疼她女兒, 但也被持續不斷的哭鬧聲搞得莫名有些焦慮。
還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帶孩子去參加戶外露營活動。 同事的兒子擰開水瓶故意把水潑在旁邊小朋友身上。她蹲下來耐心說這樣不對,妹妹會著涼。她兒子說記住了。可是不一會兒又把水潑在另一個小朋友身上。這次她沒忍住,狠狠打了兒子的手。
第三位是一位兒女雙全的媽媽,是我的鄰居。她兒子老是愛打妹妹,她試過所有辦法讓她兒子別再打他妹妹,完全不起作用。有時她兒子還會打她,這真的讓她很生氣,懲罰似乎也不管用,她打過兒子的屁股,並讓他道歉,但第二天他又會繼續打人。
後來我專門問過這三個媽媽她們小時候有沒有挨過打,其中兩個挨過,一個沒挨過。一直以為小時候沒挨過打的人,肯定不會打自己的小孩,結果我錯了。
懷孕時,曾經我和老公約定好不管孩子多大都不能以打來處罰,但是孩子生下來以後,當我一次次因為太累而崩潰、再加上聽了看了其他媽媽的經歷後,也會突然有點不自信:要做到任何時候都不打小孩真的就這麼難嗎?
有人在網上做過調查,幾乎所有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無效或低效時產生過打孩子的衝動,2/3的家長付諸了行為打過孩子,原因不外乎是“真的太讓人生氣了”。父母打孩子並不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只不過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又希望控制孩子,說到底,是一種不自信。
孩子愛哭愛鬧的生理原因
我媽說我剛出生那會兒老是哭,她以為哭就是餓的意思,於是母乳餵養一個月不到就給我斷母乳喝牛奶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並且在孕期做了充分的知識儲備,理解了在寶寶不會說話前,哭就是他的語言,是他與外界溝通的方式之一,除了表達餓了,還可能是困了,不舒服了,生氣了……
所以這個階段他一哭我會馬上回應,盡可能愛☆禁☆撫他、查找原因、解除他的不舒服。以此類推,如果多學習育兒知識,多瞭解孩子,知道大一點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的生理原因,我們理智對待孩子哭鬧這件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孩子愛哭鬧的原因是大腦發育不均衡,管情緒的那部分比管理智的那部分快太多(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壓制衝動行為的前額葉皮質區要等差不多25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這就是為什麼很小的小孩就會表達喜怒哀樂這些基本的情緒。
所以,孩子“無理取鬧”時,不是Ta不懂事,而是Ta的“理智腦”發育不成熟,知道了這一點還要責怪孩子不講理的話,相當於我們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能一出生就自己穿衣吃飯一樣,是自己的無知。
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大部分都挨過打,但如果以發展(或者說反省)的眼光來看這件事,用腦而不是用手面對孩子的哭鬧,見招拆招,其實能在育兒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養孩子的“終極目標”,其實不是孩子多漂亮、多可愛、長大了學習有多好...而是成功的解除掉“原生家庭”魔咒。讓孩子和自己,都在新生命的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好。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避免以打來處罰孩子呢?
幫助孩子瞭解“情緒和理智”
我們“理智腦”做出的每一個決策,包括記憶、注意、權衡,都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理智腦”需要“情緒腦”才能理智起來。
想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最需要做的,是要刺激孩子情緒腦和理智腦之間的聯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發展他們的理性。
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前段時間,老公的哥哥一家在我們家短住。他們家女兒毛毛四歲。有一天哥哥在晚飯時和我們說第二天要去某地時,毛毛突然哭了起來。我們都覺得莫名其妙,輪番問她:“你為什麼哭啊?”毛毛就是不回答。
然後嫂子帶她離開飯桌,坐在沙發上摟著毛毛,換了個問題:“你是不是感覺很傷心,然後就哭了?”毛毛點頭贊同,由大哭變成了抽泣。
嫂子繼續問:“那你為什麼感到傷心呢?”毛毛說:“因為爸爸明晚沒辦法陪我玩!”這時候哥哥也坐了過去,跟女兒解釋,那只是一個很近的地方,晚上還是可以繼續陪她玩的。然後小姑娘的情緒明顯好轉了起來,停止了哭泣。
接著哥哥繼續說:“這次爸爸沒有講清楚,你也沒有問清楚,這樣我們就產生了誤會,那下次再碰到怎麼辦呢?”毛毛說:“那我們就說清楚啊。” 哥哥:“所以哭不會幫你解決問題,對嗎?看你的眼淚都哭出來了。”
嫂子也抓緊機會進一步地幫女兒反思:“而且你突然哭起來,爸爸媽媽和叔叔嬸嬸都不知道你為什麼哭,心裡很著急,你能感受到大家的著急嗎?”毛毛看著媽媽,點了點頭。
回想一下,嫂子和哥哥可能並不瞭解什麼高深的教育理論,但是他們倆都非常地有耐心。
分解來看,在他們的對應辦法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嫂子通過讓毛毛描述情緒,對自己情緒進行定義,這時候大腦的思考和語言的使用能説明她理解自己的情緒,幫助她平靜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哥哥和嫂子不斷地問她問題,迫使她去描述自己的情緒,當毛毛能用語言描述自己情緒的時候,她顯然就平靜多了。
接下來,第二步是幫她思考情緒,引導孩子想一想她的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怎樣才會消除掉這樣的負面情緒。第三步是幫毛毛反思整個情緒的過程。哥哥嫂子通過幫助孩子冷靜和反思,讓理智滲透在情緒裡。
其實,我覺得這個方法對大人也挺管用的。
給自己時間,給孩子選擇權
我們家孩子在兩歲多就開始上幼稚園了。最開始的幾個月,早上經常因為催促他出門,而引發“戰爭”。比如在出門前,他會要求再看一會兒動畫片,怎麼勸都不聽,如果啪一下直接關掉,兒子就能從家裡一直嚎哭到幼稚園。後來我就決定,再早起20分鐘。這樣早上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可以變得從容一些,我也變得更有耐心。甚至不用再開電視了。
同事的兒子洋洋每次一到商場就吵著買玩具,他爸把企業中的KPI績效考核制度運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看電視、買不必要的玩具零食,都需要用“點點”,也就是孩子通過努力學習或做家務賺來的獎勵交換。實行這個制度後,這位寶爸再觀察兒子,發現他的行為符合一個經濟規律:邊際效益,也就是孩子會自動去思考,要不要把攢了很久的點數拿去買沒那麼喜歡的玩具了。他最後得出結論,如果我們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並且要求孩子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並且承擔後果,孩子真的會像大人一樣思考。
接受情緒 擁抱情緒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有情緒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和吃飯玩耍一樣,如果父母對於不管是“正”還是“負”的情緒都是寬容和豁達的,往往能夠推己及人的對孩子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援。不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他們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個真誠的擁抱,什麼都不用多說,絕大多數孩子自己就能夠恢復過來。
朋友女兒去年上初一,由於長得太快,也由於帶著學習壓力,她較為頻繁地出現了各種情緒化的表現,比如睡覺前忽然就坐在床邊開始哭,說“媽媽,我不想長大,現在每天都在長胖。”這個時候和孩子講道理,勸說她“你哪裡胖啊,1米65的個子才100斤多一點”這樣的話,毫無用處。
青春期的女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的身體有非常苛刻的“嫌棄感”,有這樣的情緒和言辭,都是合理的。如果不瞭解這些,父母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天天都在“無理取鬧”呢?因為覺得自己在發胖,這個姑娘還遷怒于她父母,認為他們把她當豬養,每天給她吃得太多了,有一天竟然越說越委屈,把一大碗飯菜摔倒地上。而她的父母當下裡並沒有發火,只是默默地打掃碎碗渣子。事後朋友用發微信的方式,問女兒:“心情有沒有好點兒”,她女兒立刻在微信裡向爸爸媽媽說了道歉。
今年這女孩初二了,和去年判若兩人,不再坐在床邊哭泣,不再抱怨爸爸媽媽拿她當豬養,開始熱愛運動,並且恢復了小時候的好脾氣。
接納自己 喜歡自己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有情緒,也會犯錯,讓孩子看到真實的自己,對於他的成長是有利的,不需要也不應該時刻扮演完美。
我想大家都知道,在負面情緒上來的那個瞬間,要深呼吸、要數數、要對自己語言暗示,但知易行難,如果這些小技巧對你都已經不管用了,自己馬上就要原地炸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和孩子隔離開來,離開孩子離開現場。你可以跟孩子說對不起寶貝,我現在很生氣,等我離開冷靜會,我們再談這個問題好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身教的作用遠遠大於言傳。如果作為父母,我們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那麼孩子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應該就是“父母對孩子施暴”的終極解決辦法吧。
同事的兒子擰開水瓶故意把水潑在旁邊小朋友身上。她蹲下來耐心說這樣不對,妹妹會著涼。她兒子說記住了。可是不一會兒又把水潑在另一個小朋友身上。這次她沒忍住,狠狠打了兒子的手。第三位是一位兒女雙全的媽媽,是我的鄰居。她兒子老是愛打妹妹,她試過所有辦法讓她兒子別再打他妹妹,完全不起作用。有時她兒子還會打她,這真的讓她很生氣,懲罰似乎也不管用,她打過兒子的屁股,並讓他道歉,但第二天他又會繼續打人。
後來我專門問過這三個媽媽她們小時候有沒有挨過打,其中兩個挨過,一個沒挨過。一直以為小時候沒挨過打的人,肯定不會打自己的小孩,結果我錯了。
懷孕時,曾經我和老公約定好不管孩子多大都不能以打來處罰,但是孩子生下來以後,當我一次次因為太累而崩潰、再加上聽了看了其他媽媽的經歷後,也會突然有點不自信:要做到任何時候都不打小孩真的就這麼難嗎?
有人在網上做過調查,幾乎所有父母都會在教育孩子無效或低效時產生過打孩子的衝動,2/3的家長付諸了行為打過孩子,原因不外乎是“真的太讓人生氣了”。父母打孩子並不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只不過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又希望控制孩子,說到底,是一種不自信。
孩子愛哭愛鬧的生理原因
我媽說我剛出生那會兒老是哭,她以為哭就是餓的意思,於是母乳餵養一個月不到就給我斷母乳喝牛奶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並且在孕期做了充分的知識儲備,理解了在寶寶不會說話前,哭就是他的語言,是他與外界溝通的方式之一,除了表達餓了,還可能是困了,不舒服了,生氣了……
所以這個階段他一哭我會馬上回應,盡可能愛☆禁☆撫他、查找原因、解除他的不舒服。以此類推,如果多學習育兒知識,多瞭解孩子,知道大一點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的生理原因,我們理智對待孩子哭鬧這件事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孩子愛哭鬧的原因是大腦發育不均衡,管情緒的那部分比管理智的那部分快太多(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壓制衝動行為的前額葉皮質區要等差不多25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這就是為什麼很小的小孩就會表達喜怒哀樂這些基本的情緒。
所以,孩子“無理取鬧”時,不是Ta不懂事,而是Ta的“理智腦”發育不成熟,知道了這一點還要責怪孩子不講理的話,相當於我們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能一出生就自己穿衣吃飯一樣,是自己的無知。
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大部分都挨過打,但如果以發展(或者說反省)的眼光來看這件事,用腦而不是用手面對孩子的哭鬧,見招拆招,其實能在育兒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養孩子的“終極目標”,其實不是孩子多漂亮、多可愛、長大了學習有多好...而是成功的解除掉“原生家庭”魔咒。讓孩子和自己,都在新生命的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好。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避免以打來處罰孩子呢?
幫助孩子瞭解“情緒和理智”
我們“理智腦”做出的每一個決策,包括記憶、注意、權衡,都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理智腦”需要“情緒腦”才能理智起來。
想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最需要做的,是要刺激孩子情緒腦和理智腦之間的聯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發展他們的理性。
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前段時間,老公的哥哥一家在我們家短住。他們家女兒毛毛四歲。有一天哥哥在晚飯時和我們說第二天要去某地時,毛毛突然哭了起來。我們都覺得莫名其妙,輪番問她:“你為什麼哭啊?”毛毛就是不回答。
然後嫂子帶她離開飯桌,坐在沙發上摟著毛毛,換了個問題:“你是不是感覺很傷心,然後就哭了?”毛毛點頭贊同,由大哭變成了抽泣。
嫂子繼續問:“那你為什麼感到傷心呢?”毛毛說:“因為爸爸明晚沒辦法陪我玩!”這時候哥哥也坐了過去,跟女兒解釋,那只是一個很近的地方,晚上還是可以繼續陪她玩的。然後小姑娘的情緒明顯好轉了起來,停止了哭泣。
接著哥哥繼續說:“這次爸爸沒有講清楚,你也沒有問清楚,這樣我們就產生了誤會,那下次再碰到怎麼辦呢?”毛毛說:“那我們就說清楚啊。” 哥哥:“所以哭不會幫你解決問題,對嗎?看你的眼淚都哭出來了。”
嫂子也抓緊機會進一步地幫女兒反思:“而且你突然哭起來,爸爸媽媽和叔叔嬸嬸都不知道你為什麼哭,心裡很著急,你能感受到大家的著急嗎?”毛毛看著媽媽,點了點頭。
回想一下,嫂子和哥哥可能並不瞭解什麼高深的教育理論,但是他們倆都非常地有耐心。
分解來看,在他們的對應辦法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嫂子通過讓毛毛描述情緒,對自己情緒進行定義,這時候大腦的思考和語言的使用能説明她理解自己的情緒,幫助她平靜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哥哥和嫂子不斷地問她問題,迫使她去描述自己的情緒,當毛毛能用語言描述自己情緒的時候,她顯然就平靜多了。
接下來,第二步是幫她思考情緒,引導孩子想一想她的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怎樣才會消除掉這樣的負面情緒。第三步是幫毛毛反思整個情緒的過程。哥哥嫂子通過幫助孩子冷靜和反思,讓理智滲透在情緒裡。
其實,我覺得這個方法對大人也挺管用的。
給自己時間,給孩子選擇權
我們家孩子在兩歲多就開始上幼稚園了。最開始的幾個月,早上經常因為催促他出門,而引發“戰爭”。比如在出門前,他會要求再看一會兒動畫片,怎麼勸都不聽,如果啪一下直接關掉,兒子就能從家裡一直嚎哭到幼稚園。後來我就決定,再早起20分鐘。這樣早上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可以變得從容一些,我也變得更有耐心。甚至不用再開電視了。
同事的兒子洋洋每次一到商場就吵著買玩具,他爸把企業中的KPI績效考核制度運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看電視、買不必要的玩具零食,都需要用“點點”,也就是孩子通過努力學習或做家務賺來的獎勵交換。實行這個制度後,這位寶爸再觀察兒子,發現他的行為符合一個經濟規律:邊際效益,也就是孩子會自動去思考,要不要把攢了很久的點數拿去買沒那麼喜歡的玩具了。他最後得出結論,如果我們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並且要求孩子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並且承擔後果,孩子真的會像大人一樣思考。
接受情緒 擁抱情緒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有情緒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和吃飯玩耍一樣,如果父母對於不管是“正”還是“負”的情緒都是寬容和豁達的,往往能夠推己及人的對孩子提供合適的情感支援。不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他們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個真誠的擁抱,什麼都不用多說,絕大多數孩子自己就能夠恢復過來。
朋友女兒去年上初一,由於長得太快,也由於帶著學習壓力,她較為頻繁地出現了各種情緒化的表現,比如睡覺前忽然就坐在床邊開始哭,說“媽媽,我不想長大,現在每天都在長胖。”這個時候和孩子講道理,勸說她“你哪裡胖啊,1米65的個子才100斤多一點”這樣的話,毫無用處。
青春期的女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的身體有非常苛刻的“嫌棄感”,有這樣的情緒和言辭,都是合理的。如果不瞭解這些,父母就會覺得這孩子怎麼天天都在“無理取鬧”呢?因為覺得自己在發胖,這個姑娘還遷怒于她父母,認為他們把她當豬養,每天給她吃得太多了,有一天竟然越說越委屈,把一大碗飯菜摔倒地上。而她的父母當下裡並沒有發火,只是默默地打掃碎碗渣子。事後朋友用發微信的方式,問女兒:“心情有沒有好點兒”,她女兒立刻在微信裡向爸爸媽媽說了道歉。
今年這女孩初二了,和去年判若兩人,不再坐在床邊哭泣,不再抱怨爸爸媽媽拿她當豬養,開始熱愛運動,並且恢復了小時候的好脾氣。
接納自己 喜歡自己
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有情緒,也會犯錯,讓孩子看到真實的自己,對於他的成長是有利的,不需要也不應該時刻扮演完美。
我想大家都知道,在負面情緒上來的那個瞬間,要深呼吸、要數數、要對自己語言暗示,但知易行難,如果這些小技巧對你都已經不管用了,自己馬上就要原地炸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和孩子隔離開來,離開孩子離開現場。你可以跟孩子說對不起寶貝,我現在很生氣,等我離開冷靜會,我們再談這個問題好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身教的作用遠遠大於言傳。如果作為父母,我們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那麼孩子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應該就是“父母對孩子施暴”的終極解決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