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

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

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允許實行普遍二孩政策, 政策規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這是繼2013年,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

據統計, “十二五”以來, 我國總人口繼續增長, 2014年末達到13.68億人, 受人口年齡結構以及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 出生人口從2010年1592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1687萬人, 保持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 老年人口不斷上升。

Advertisiment
2011年, 我國15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9.4億後開始回落。 2014年降至9.3億。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 總量達到2.12億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這是中央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 站在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認為, 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 增加勞動力供給, 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李斌表示,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五中全會精神上來, 做好政策的落實工作。 下一步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Advertisiment
做好政策的銜接。 要加強生殖健康、婦幼健康、托兒所幼稚園等公共服務的供給。 要幫助有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 要便民、利民, 做好服務工作, 把這件惠民生、利長遠、合民心、順民意的好事辦好。

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

2015年10月29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需要全國人大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相關的配套措施, 然後各地依法組織實施。

根據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 中國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18的低水準, 遠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和東亞鄰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系研究教授梁建章認為,

Advertisiment
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趨勢, 那麼倒金字塔形狀的人口結構, 將會成為中國經濟難以擺脫的沉重負擔, 甚至形成一系列惡性循環的後果。

梁建章稱, 從“單獨二孩”政策實行一年多的實際效果來看, 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幾十萬新生兒。 再加上本次進一步放寬限制的“全面二孩”, 根據估算, 未來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規模預計將在250萬左右。 而在這兩項新政出臺前, 中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數量在1600萬左右。

梁建章分析, 按照每個孩子每年帶來3萬元消費來計算, 那麼每年新增的消費就是750億元。 除此之外, 伴隨著新生人口數量的增加, 房屋、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內的民間和政府的投資都會成倍放大, 因此在最開始的5-10年裡,

Advertisiment
每年可能額外增加2250億元的投入。

2016年放開二胎可能嗎

2016年放開二胎可能嗎?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人口政策從“收緊”到逐步“鬆綁”, 都是在與時俱進調整節奏。

2015年11月10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情況發佈會。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介紹相關情況時指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一是有利於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育意願, 促進家庭的幸福與社會和諧。 二是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 減緩老齡化壓力, 增加勞動力供給。 三是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王培安介紹說,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主要是由於具備了以下四方面條件:

Advertisiment

一、開展深入細緻的研究論證, 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提供科學支撐。

二、勞動年齡人口比較充裕, 社會撫養負擔比較輕, 是調整生育政策的有利時機。

三、單獨兩孩政策的平穩實施為全面兩孩政策奠定了基礎, 積累了經驗。

四、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面臨一些挑戰, 是可預期、能應對的。

《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提出, 到2020年我國 人口總量控制在14.5億人左右, 這樣一個目標已經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預留了空間。 因為政策落地以後, 我們預測到2020年總人口是14.3億, 還不到 14.5億, 所以說預留了空間。 政策調整後, 對資源環境壓力略有增加, 但不影響國家既定資源環境戰略目標的實現。

什麼時候放開二胎

2015年10月29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對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問題。短期來看,生育率的提高會對資本市場相關領域的企業經營產生影響,並帶來相關投資機會。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此前曾介紹稱,預計“單獨”夫婦約有1000萬對。有生育二胎意願的,在去年一年中大約有100萬對。實際落實到今年的政策上,確實能夠生育的不到47萬對,也就是說還不到100萬的一半,這就反映了我國國民計劃生育的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注重品質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再加上經濟上的壓力、生活上的條件等方面,並未出現一個衝擊波,造成計劃生育政策的重大變化,所以總體情況是非常平穩的。

2015年,全國多地“單獨兩孩”政策相繼迎來實施一周年,可兩孩申請並未出現公眾預期的“井噴式”增長,引發外界極大關注。以上海為例,資料顯示,目前上海進入婚育年齡的女性,有90%都符合雙獨或單獨的政策,但是申請二孩的比例還不足5%。曾經的“眾望所歸”,如今卻備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曾發佈報告,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10年開始逐漸消失,即使執行了“單獨二孩”政策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報告建議政府儘快從現有的“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分省放開二胎

2013年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表示,二胎放開政策涉及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現狀是開始出現了低生育水準,可以將“分類”作為中國二胎放開的調整路徑的核心。因此,目前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根據人口狀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調整。比如說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市開始探索放開二胎,也就是從原來的雙獨可以生二胎,變化成單獨可以生二胎,但這主要是農村地區,馬旭認為可以開始逐步放開二胎生育政策。

馬旭認為,中國二胎放開的調整路徑的核心是“分類”,中國不同省份的各方面狀況差別很大,比如遼寧、黑龍江、吉林,再比如上海、廣東,這些省份的經濟發展和人口都存在很大差異。再比如中國的中部和西部都有差別,因此應逐步分類,人口政策調整跟經濟人口數量構成等狀況掛鉤,絕對不能一刀切,應該是分類、分省份、分步驟逐步放開。馬旭還認為,一線城市、發達城市、人口多的城市可以放緩。

其實,優化生育政策和分步放開二胎生育,不意味著是要廢除或放棄計生政策。首先,計生政策和獨生子女政策不是同義詞;而且,回顧起來,獨生子女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一種權宜政策選擇。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的《公開信》明確指出:“到三十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二胎政策的利與弊

隨著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落地,我國生育政策就發生了改變。那麼二胎政策是利還是弊呢?

二胎政策的利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傳統觀念等原因促使下,“一胎政策”導致了許多父母“選擇性生育”,因而最終出現男女比例失調問題。如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則能極大減少這個問題的出現。

2、緩解人口老齡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對社會保障體制的財務可持續性產生直接衝擊。開放二胎政策則能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減少未來的社會風險。

二胎政策的弊

1、國家財政支出將增加開放二胎政策後,國家將面對一系列人口增長遇到的問題。環境承受能力、財政支出、公共福利體系等宏觀層面將會隨著人口的增加而面臨壓力。

2、加重個人家庭負擔在如今高物價時代,把一個幼兒養育成人需要巨大的花費。開放二胎,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講,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對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問題。短期來看,生育率的提高會對資本市場相關領域的企業經營產生影響,並帶來相關投資機會。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此前曾介紹稱,預計“單獨”夫婦約有1000萬對。有生育二胎意願的,在去年一年中大約有100萬對。實際落實到今年的政策上,確實能夠生育的不到47萬對,也就是說還不到100萬的一半,這就反映了我國國民計劃生育的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注重品質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再加上經濟上的壓力、生活上的條件等方面,並未出現一個衝擊波,造成計劃生育政策的重大變化,所以總體情況是非常平穩的。

2015年,全國多地“單獨兩孩”政策相繼迎來實施一周年,可兩孩申請並未出現公眾預期的“井噴式”增長,引發外界極大關注。以上海為例,資料顯示,目前上海進入婚育年齡的女性,有90%都符合雙獨或單獨的政策,但是申請二孩的比例還不足5%。曾經的“眾望所歸”,如今卻備受冷落。

此前,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曾發佈報告,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從2010年開始逐漸消失,即使執行了“單獨二孩”政策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趨勢。報告建議政府儘快從現有的“單獨二孩”政策過渡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分省放開二胎

2013年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表示,二胎放開政策涉及到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現狀是開始出現了低生育水準,可以將“分類”作為中國二胎放開的調整路徑的核心。因此,目前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根據人口狀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調整。比如說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市開始探索放開二胎,也就是從原來的雙獨可以生二胎,變化成單獨可以生二胎,但這主要是農村地區,馬旭認為可以開始逐步放開二胎生育政策。

馬旭認為,中國二胎放開的調整路徑的核心是“分類”,中國不同省份的各方面狀況差別很大,比如遼寧、黑龍江、吉林,再比如上海、廣東,這些省份的經濟發展和人口都存在很大差異。再比如中國的中部和西部都有差別,因此應逐步分類,人口政策調整跟經濟人口數量構成等狀況掛鉤,絕對不能一刀切,應該是分類、分省份、分步驟逐步放開。馬旭還認為,一線城市、發達城市、人口多的城市可以放緩。

其實,優化生育政策和分步放開二胎生育,不意味著是要廢除或放棄計生政策。首先,計生政策和獨生子女政策不是同義詞;而且,回顧起來,獨生子女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一種權宜政策選擇。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的《公開信》明確指出:“到三十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二胎政策的利與弊

隨著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落地,我國生育政策就發生了改變。那麼二胎政策是利還是弊呢?

二胎政策的利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傳統觀念等原因促使下,“一胎政策”導致了許多父母“選擇性生育”,因而最終出現男女比例失調問題。如今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則能極大減少這個問題的出現。

2、緩解人口老齡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對社會保障體制的財務可持續性產生直接衝擊。開放二胎政策則能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減少未來的社會風險。

二胎政策的弊

1、國家財政支出將增加開放二胎政策後,國家將面對一系列人口增長遇到的問題。環境承受能力、財政支出、公共福利體系等宏觀層面將會隨著人口的增加而面臨壓力。

2、加重個人家庭負擔在如今高物價時代,把一個幼兒養育成人需要巨大的花費。開放二胎,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講,這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