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1個月寶寶:犯錯其實該這麼糾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犯錯, 而大人在面對種種錯誤, 總忍不住想要發脾氣, 但其實這是表現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本文將介紹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 同時還將展現21個月孩子的其他發展特徵。

1. 21個月孩子:正向教育策略

教育孩子絕不等於懲罰孩子, 而是教育孩子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在教育和指導孩子的過程中, 不要總想著要如何訓斥孩子, 而是要想辦法利用這次機會, 糾正孩子的行為。 讓孩子知道最對事情是積極的、有益的, 而不是做錯事情就會受到懲罰, 這樣他會更易於接受。

2.家長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1)做我所做的

孩子會模仿大人做事, 如果大人本身就以身作則, 孩子自然也會做得更好。 如果你想讓孩子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自己平時也要注意使用。

(2)用尊重的態度

大人用一種尊重的態度說話, 孩子更能聽得進去。 而大人的罵聲只能起到反作用。 在說教過程中最好和孩子有眼神接觸。

(3)我希望你做什麼

不要總是多孩子說不, 比如可以說:“輕輕摸小貓”而不是“不許打小貓”, 或者“請坐下”而不是“不許站在椅子上”。

(4)制定一些簡單的規則

制定一些家庭規則, 和孩子好好交流, 然後堅持這些規則。 不要指望這個年紀的孩子懂得很多, 規則應該是一些簡單的能保護孩子健康和安全的, 比如不在街上亂跑、不許打架,

Advertisiment
這些都是可行的。 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不許摸這個不許摸那個”, 家長可以直接把一些貴重物品收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5)在孩子做對時給予獎勵

如果孩子得到獎勵, 他會繼續做這些正確的事情, 甚至做更多。 比如對孩子說:“謝謝你和姐姐一起分享那個玩具”, “哇, 你把杯子放回桌上真是太棒了。 ”

3.這個階段其他發展

(1)出現新的恐懼

孩子日益發展的想像力會給自己帶來一系列新的恐懼。 昆蟲和水就是兩大常見恐懼源。 不要通過跟孩子說:“這沒什麼好害怕的, 昆蟲不會傷害你的。 ”這類語句來消除孩子的恐懼。 首先這種說法就是錯誤的, 有些昆蟲確實會傷害人, 甚至會很危險。 其次這種說法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孩子的恐懼,

Advertisiment
安撫孩子。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不喜歡昆蟲, 我幫你把它弄走。 ”如果你也怕蟲子, 絕對不要尖叫著跑來。 要知道孩子正注視著你, 你無心的行為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生的恐懼。 如果孩子害怕水, 你可以鼓勵孩子把腳伸到水裡, 不過絕對不要強迫他。

(2)咬東西

你的孩子開始喜歡咬東西了麼?孩子咬東西是出於各種原因的, 弄懂背後的原因有助於你制止這種行為。 有的孩子咬東西是處於好奇。 還有的孩子咬東西可能是因為他們沮喪、生氣、渴望得到關注、感到威脅, 甚至僅僅是因為曾看到玩伴咬東西。 長牙期間孩子也可能會咬東西, 因為咬的動作能緩解他們長牙的疼痛。 如果孩子總喜歡咬東西,

Advertisiment
你需要注意是什麼引起了這種行為。 如果孩子是因為生氣或沮喪咬東西, 你就需要在孩子到達那個臨界點時安撫孩子。

(3)養成習慣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系列習慣, 比如什麼時候午睡、吃飯、睡覺, 既能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也更容易控制, 也會讓大人更輕鬆。 如果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你照顧孩子起來也更輕鬆, 節省你計畫每一天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