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8個孩子,24個中招:你的孩子就是這樣被拐走的!

【小測試】

放個動畫片, 孩子們被乖乖套出家底

這次的小測試, 其實是一個名為“不跟陌生人說秘密”的情境安全實驗, 實驗物件是該園中一班的28位小朋友, 被分成四組。 其中一組, 老師給家長做了預熱功課——要提前告訴孩子不可以告訴陌生人家庭資訊;其餘三組小朋友, 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實驗。

當天上午, 這四組小朋友被分別帶到了四個活動室看書, 等待四個“壞人”。

29歲的付小姐就是“壞人”之一, 她要“騙”的正是此前已經接受過家長叮囑的孩子。

“你是誰啊?我們好像沒看見過你。 ”付小姐一走進活動室, 就有孩子向付小姐拋去了疑問。

Advertisiment
“我可不是壞人, 不然我怎麼能進幼稚園呢?”付小姐說。

她的回答似乎令孩子們很滿意, 一些孩子信服地點點頭, 繼續坐下安靜看書, 不再發問了。

付小姐接著拿出第二樣武器——iPad, 用外放音量看起了動畫片。 這招很靈, 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吸引過來了。 “你家住哪兒呀?”“把你的電話留給我, 我們交個朋友好嗎?”……邊看動畫片邊聊天, 付小姐就這樣要到了大部分孩子的家庭資料。

在另一邊的自然實驗組, 情況更糟糕。 “小朋友們, 我在幼稚園門口給你們放了玩具哦, 要不要一起出去看看?”“陌生人”笑眯眯一句話, 孩子們歡呼雀躍地奔到幼稚園門口領禮物……

30分鐘後, 實驗結果出來了。 全班28個小朋友, 24個人“潰敗”, 被套出了家庭位址和父母電話;其中事先被打過預防針的8個小朋友,

Advertisiment
也只有兩人頂住了誘惑。

事後, 老師單獨詢問了這4個小朋友, 發現一個共同點。 幾個小朋友都表示:“爸爸媽媽說了, 不能要陌生人送的禮物。 ”

5道“保命題”務必考考孩子

1、獨自獨自在家時, 陌生人敲門說“我是查水錶的, 看一下就走”, 怎麼辦?

·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任何情況都不行

· 可以說“我爸爸把門鎖了, 馬上就回來, 我自己打不開”

· 大聲喊爸媽, 讓壞人以為有大人在家

· 打電話給鄰居或報警

2、在社區玩, 碰見阿姨給了好多好吃的, 怎麼辦?

· 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

· 馬上回家或向社區裡的長輩求助

3、在商場和媽媽走散了, 有陌生叔叔說“我帶你找媽媽”, 怎麼辦?

· 一定不要去, 向商場工作人員求助

Advertisiment

· 按之前約定去匯合地點, 比如商場門口、標誌性櫃檯等。

4、陌生叔叔說“我車上有好玩的”或“你爸爸讓我接你放學”, 怎麼辦?

· 千萬別上車, 可以說“媽媽不讓去, 她馬上回來”

· 如果車還跟著你, 走大路人多的地方, 或向路人求助

· 萬一被抓上車, 千萬不要吵鬧, 以免激怒壞人傷害你

· 努力記住壞人相貌、穿著、年齡及車牌, 記住經過的建築物

5、有陌生阿姨說“我懷孕了肚子痛, 能送我回家嗎?”怎麼辦?

· 可以指路, 但不要引路, 即使是很近、很熟悉的地方。

· 讓她去找身邊大人幫忙, 或者跟她說幫她找員警。

· 如果糾纏你, 要大聲呼喊引起路人注意。

如何對孩子進行防拐騙教育?

1、要孩子牢記自家的詳細地址、父母的姓名、電話號碼、工作單位,

Advertisiment
並能背下來。 家裡的親戚朋友或可以依靠的人的相關情況, 也可以讓孩子記住。 如果被拐騙要核實身份、尋找父母, 這些資訊十分有用。

2.不一定給孩子配手機, 但最好給孩子少許零用錢, 可以用來在緊急時刻打電話求救, 或者求助別人打電話報警、聯繫父母。 報警電話是多少, 也要教給孩子, 讓孩子牢記。

3.提前跟孩子做好約定, 比如沒有父母的通知絕不能跟陌生人走, 去同學家或跟同學一起在外面玩, 行蹤要及時跟父母彙報, 還有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該怎麼辦等等, 這些都要提前說好。 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車”。 有時候, 拐騙犯有進一步的犯罪企圖, 就會準備交通工具, 然後騙孩子說“你爸媽叫你上我的車”、“我給你爸爸拿了好東西,

Advertisiment
你去看看吧”。 孩子一旦上車, 就會被控制、綁架。

4.家長和學校老師也需要做好約定, 比如放學後必須由父母或家裡的親人來接孩子, 否則絕不要讓孩子離開。 要跟老師落實好, 不要產生誤會。

5.要教導孩子, 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去, 不要總是一個人活動。 上學放學最好和同學、朋友一塊走, 養成群體性活動的習慣。 家長平時也要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對孩子增強自我應對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鑒別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