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2歲6個月寶寶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做事拖拉、磨蹭, 每次都要家長催促才能完成。 這種類型的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媽媽講述: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

女兒是個愛磨蹭的孩子, 做事非常慢, 一點都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每天早上起來不急著穿衣服、刷牙、洗臉, 也不知道她在幹什麼, 以致於上幼稚園經常遲到, 老師都點名批評好幾次了。 吃飯時用勺子撥弄著飯, 一口飯很難進到嘴裡, 就算到了嘴裡也是含著半天不咽下去。 一碗飯, 如果我不催她的話, 她都能吃一個多小時。

Advertisiment

幼稚園的老師跟我反映, 女兒在學習畫畫和寫字時, 也是如此。 眼睛看著紙上, 就是不寫, 要麼擺弄水彩筆, 要麼擺弄紙, 常常是十多分鐘過去了, 她一點也沒寫沒畫。

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到底是怎麼了?

孩子講述:沒有時間觀念有原因

1、“我”缺少時間的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 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 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 一般而言, 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 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2、“我”是天生的慢性子。

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 不論在什麼情形下、做什麼事情都慢, 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 慢條斯理,

Advertisiment
緊張不起來。 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

3、“我”對一些事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 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 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 孩子對一些事情不感興趣, 但是家長強迫或是催促著去做, 那就只有做慢一點, 磨時間了。

4、“我”缺少信心。

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 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 怕自己出錯, 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後、畏畏縮縮的, 速度自然就快不了, 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 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 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 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 反而會更慢了。

5、父母給“我”的榜樣。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Advertisiment
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 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 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後一刻。 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時間長了, 孩子也會變得沒有時間觀念, 養成辦事拖遝、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

6、家長對“我”的包辦。

有些家長嫌孩子吃飯慢, 就喂孩子吃;嫌孩子收拾東西慢, 就幫孩子收拾……殊不知, 時間長了以後, 孩子有了依賴心理, 會更加養成磨蹭的習慣, 缺乏一定的時間觀念。

爸媽可以這樣做:

時間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抽象, 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 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時間的觀念和時間的價值。

Advertisiment

1、讓孩子正確認識時間的價值。

爸媽應告訴孩子時間是寶貴的, 不要浪費時間;告訴孩子時間是永不停留的, 應該及時抓住時間;告訴孩子時間是神聖的, 不要故意浪費時間。

2、讓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規律。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時間觀念的前提。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 什麼時間起床, 洗漱要多久時間, 吃早餐要多少時間, 放學後先做什麼, 然後做什麼, 幾點睡覺等, 都可以讓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 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 形成習慣, 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3、指導孩子按照任務的輕重緩急安排做事的順序。

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

Advertisiment
他們的事情往往是由爸爸媽媽和老師來安排的。 這是造成孩子不善於利用時間的一大原因。 所以, 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哪件是重要的, 哪件是次要的, 才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 少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從而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4、教孩子有效利用黃金時間。

每個人都有生物節律, 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常常會有這種感覺:在相同是時間段, 心情好的時候學習效率就高, 情緒不穩定的時候, 學習效率就低;在一天當中, 早晨和夜間學習效率高, 下午和傍晚學習效率低。 所以, 爸媽可以讓孩子注意觀察自己的特點, 掌握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 然後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到最佳時間裡去做。

5、給孩子一定的玩的時間。

爸爸媽媽必須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這一時間裡,爸媽不要去干涉,讓孩子自主安排,等孩子放鬆後,情緒穩定和愉快後,再去做事情,效果會更加理想。

6、營造良好的環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對於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儘量不干擾他,家中不要有太多的雜訊,要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的環境。當孩子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做好事情後,爸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7、教孩子定期檢查時間運用。

孩子的時間是否浪費了,有時候,他不認真檢查是不太清楚的。因此,要想讓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就得讓孩子學會檢查自己的時間運用狀況。

在日常生活當中,爸爸媽媽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時間運用情況記在日記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時間運用規律,找出浪費時間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時間浪費。

爸爸媽媽必須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這一時間裡,爸媽不要去干涉,讓孩子自主安排,等孩子放鬆後,情緒穩定和愉快後,再去做事情,效果會更加理想。

6、營造良好的環境,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對於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爸爸媽媽要儘量不干擾他,家中不要有太多的雜訊,要給孩子提供相對安靜的環境。當孩子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做好事情後,爸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7、教孩子定期檢查時間運用。

孩子的時間是否浪費了,有時候,他不認真檢查是不太清楚的。因此,要想讓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就得讓孩子學會檢查自己的時間運用狀況。

在日常生活當中,爸爸媽媽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時間運用情況記在日記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時間運用規律,找出浪費時間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時間浪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