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腹瀉的預防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幼兒體質比較微弱, 抵抗力也沒有大人那麼高, 因此很容易就會生病。 那麼2歲寶寶腹瀉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將對2歲寶寶腹瀉的預防做出詳細的介紹。

2歲寶寶腹瀉的預防

提倡母乳餵養: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稱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質, 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 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 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 因此, 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 母乳餵養對生後4-6個月的寶寶及孩子的第一個夏天尤其重要,

Advertisiment
並應注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4個月以上的寶寶, 可從少量米粉開始, 逐漸添加輔食, 從2勺開始, 直到寶寶腸胃適應, 大便正常, 才可逐漸加量。 添加的輔食品種一種一種加, 適應一種後, 再加另外一種。 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 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 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在寶寶的腹瀉病中, 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引起的。 寶寶的胃腸道比柔弱, 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因此, 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添加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 注意一要按時添加;二要作到添加一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添加幾種食品。

Advertisiment
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2歲寶寶腹瀉吃什麼

1、五更瀉

每天清晨起床前瀉肚, 並伴有臍周疼痛、腹脹、腸鳴等症狀, 這是腎虛的表現。

食療方法:每晚取250克山藥煮熟食用。 山藥有益腎健脾的作用。

2、冷瀉

因貪吃冷食所致, 表現為腹痛、腸鳴、怕冷、水瀉。

食療方法:將一條250克的鯽魚同適量韭菜一起煮爛, 喝湯食肉。 韭菜和鯽魚都有溫中開胃的作用。

3、食瀉

多吃一點就拉肚子, 這是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表現。

食療方法:將扁豆炒熟或煮熟後食用。 扁豆有健脾和胃、除濕止瀉的作用。

4、虛瀉

腸子咕咕作響, 頭暈目眩, 有時便稀水, 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食療方法:取桂圓100克煎服, 食肉喝湯。 桂圓有強心、健脾的作用。

Advertisiment

5、熱瀉

多因酷暑, 貪食辛辣食物所致, 表現為腸鳴, 腹中痛一陣瀉一陣, 並伴有小便短赤等症狀。

食療方法:取綠豆250克加水煮食。 綠豆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寶寶腹瀉不能吃的食物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 往往很容易發生腹瀉。 最常見的腹瀉原因是之一,

Advertisiment
是媽媽將餵食寶寶的牛奶泡得過濃, 或是寶寶喝了過量的牛奶, 如此形成的“慢性腹瀉”, 長久下來會讓寶寶營養失調, 身體發育遲緩。

如果有拉肚子的現象, 父母們除了及時的給寶寶呵護以外, 還要注意寶寶的飲食哦, 有很多食物是不能夠亂吃的呢。 那麼問題來了, 嬰兒拉肚子不能吃什麼?

1、不能吃導致腹脹的食物

寶寶腹瀉的時候, 要避免吃黃豆、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會使腸內脹氣, 使腹瀉加重的食物。 另外過多的牛奶也會使腸脹氣, 可以在寶寶腹瀉期間適當限制一下牛奶的攝入。 可以吃酸牛奶, 優酪乳中含有乳酸桿菌, 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 可以食用, 對寶寶的腸胃比較有益。

2、不能吃含有長纖維的食物

Advertisiment

長纖維的食物容易加重腹瀉寶寶的腸胃負擔, 例如常見的水果西瓜、生梨、柚子、廣柑, 還有青菜、芹菜、菠菜等含有纖維素較多, 會加速腸蠕動, 加重腹瀉, 寶寶腹瀉的時候, 不要食用這類食物。

3、不能吃多糖的食物

糖類食物容易引發脹氣, 寶寶腹瀉期間, 本來消化能力就已經減弱了, 如果再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 糖在腸內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 故寶寶腹瀉應少吃糖。

4、不能吃高蛋白食物

如果寶寶的消化能力減弱, 要避免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比如雞蛋、鴨蛋、肉末等含有較高的蛋白質, 這些食物在腸功能已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 加重腹瀉, 所以寶寶腹瀉的時候應該少吃這些食物, 以防腹瀉加重。

5、不能吃高脂食物

高脂的食物相對比較難消化,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含有較高的脂肪,過多攝入容易導致滑腸,久瀉不止,腹瀉期間應忌食。

6、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芥茉、胡椒、大蒜等刺激性強側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更不利於消化道功能的恢復。

7、不能吃過油膩的食物

過於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也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也就是典型的脂肪瀉,所以對於拉肚子的人更加不能吃油膩的食物,這樣只會加重腹瀉。

8、不能吃過冷的食物

涼飲、涼菜等過冷的東西,會刺激腸道,使腸道蠕動加快,使腹瀉更加嚴重。

9、不能吃通便潤腸的食物

如桃子、香蕉、蜂蜜等有通便、潤腸功效的食物,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腹瀉的原因如果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嬰幼兒常見的情形。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感染病毒的寶寶大便次數多達十餘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瀉情形嚴重,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休克的現象。媽媽爸爸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4種問題容易引起寶寶腹瀉

1、乳糖不耐引起腹瀉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而患有乳糖不耐症狀的孩子,不以消化和吸引母乳中的乳糖,也就導致了孩子腹瀉。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媽咪們可以採用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方式餵養,並不是說孩子腹瀉就不給孩子喝母乳。因為,母乳仍然是世界上最適合寶貝們健康成長的食物,就算孩子乳糖不耐,也可以通過減少餵奶次數,搭配含糖較少的奶粉或其他食物一起餵養的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

2、細菌病菌引起腹瀉

孩子腹瀉分很多種,並非只有乳糖不耐,家長們也就要先搞清楚導致孩子腹瀉的原因是什麼,再對症下藥。如果是因為感冒之類的病菌傳染性問題,那就沒有必要不給孩子餵食母乳,是孩子在生病期間是可以正常喝母乳的,並且喝母乳有助於孩子快遞康復。也有助於孩子調整消化系統,改善迴圈。不要孩子一腹瀉,媽咪們就馬上給孩子停了母乳,這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3、吹風著涼引起腹瀉

有時寶貝們穿衣不適,或是睡覺時把小肚子露在外面也容易引起腹部受涼而出現腹瀉,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媽咪們要多給孩子餵食溫開水,注意腹部的保暖,不要再涼,一般情況之下兩三天就能恢復。在此期間是可以放心喝母乳的,不需要停母乳。如果情況較為嚴重,可以諮詢醫生之後進行藥物治療。平時多關注孩子的腹部健康,注意穿衣服時要長一點,晚上要蓋好被子,不要讓孩子把肚子露在外面,避免不必要的腹瀉

4、吃了不潔食物腹瀉

還有一種可能,孩子吃了不潔食物而導致的腹瀉,不潔食物有可能是受病菌或是細菌感染的食物,比如隔夜的豆漿之類,有害細菌對孩子的腸胃進騷擾,從而導致了腹瀉。這種腹瀉會導致孩子嚴重缺水,多喝母乳對孩子的恢復有好處,也可適當攝入溫開水。如果孩子瀉得厲害,需要及時就醫,還要增加葡萄糖的攝入,以補充身體內流失的水分。

“入伏”寶寶腹瀉多 居家護理有講究

1、把好“入口”關

盛夏氣溫較高,各類細菌容易生長繁殖,食物容易變質,而寶寶本身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在夏季很容易因食用生冷食物或因餵養不當感染病毒,從而引起腹瀉。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把好寶寶“入口”關,對孩子入口的食材一定要仔細甄選和消毒;陪孩子玩耍時不能因為看到孩子出汗就趕緊給孩子脫衣服,一定要做好腰腹部的保暖,另外要多注意清洗孩子的玩具、餐具以免感染病毒。

2、腹瀉家中也可治

腹瀉是小孩子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如果治療不及時,會使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楊玲說,寶寶腹瀉應分階段診治,有時藥物治療反而會增加寶寶腸胃負擔,加重寶寶腹瀉的症狀。

楊玲介紹,小兒腹瀉的症狀有輕有重,家長們應沉著應對,當孩子只是出現輕度腹瀉時(體溫為正常或稍微偏高,孩子食欲減退,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呈黃色或綠色稀便,每天5-6次(一般不超過10次),家長是可以在家中自行治療及護理的。在這一階段,家長們除了可以通過及時為寶寶補充液體、為寶寶調整飲食方案等緩解腹瀉症狀,還可以通過按摩推拿,減少孩子痛苦。

嬰幼兒腹瀉按摩法

1、揉臍法

用食、中、無名三指的指端螺紋面在臍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於肚臍,指下感覺有物頂住即可),約1~2分鐘。每次治療總時間約20分鐘。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瀉較重者可每日3~4次。

2、推背法

方法要領是順著孩子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膚微紅發熱為止。中醫有雲“小兒腹瀉傷經液”,氣血經液同源,所以小兒腹瀉要給孩子補氣血,而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推背可以補陽氣,健脾補腎,增強孩子抵抗力,能夠改善腹瀉情況。

3、推上七節骨法

七節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節,從龜尾向上數七節即是。用食中二指從龜尾穴沿七節骨向上推擦,動作輕快,每分鐘100次左右,約推擦100~300次。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塗抹介質,如潤膚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孩子的幼嫩皮膚,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

當然,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寶寶腹瀉的5種處理辦法

嬰兒腹瀉(也稱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兒,急性可分二型。輕型腹瀉:每天數次至十餘次,糞便呈蛋花湯樣,偶有溢乳及嘔吐,輕微腹脹等;重型腹瀉:每天十次以上,多達數十次,水樣便,嘔吐,發熱、面色發灰,煩躁不安,甚則昏迷、驚厥,並有失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寶寶腹瀉主要症狀有這四個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寶寶腹瀉的處理辦法

第一種方法,如果孩子拉稀的情況比較輕微,而且沒有其他症狀,那麼基本上應該是著涼或著有點消化不良,這時候需要給孩子加點衣服,尤其是給他腹部蓋一些東西,防止著涼,然後喝一點鹽開水。

第二種方法,可以將蘋果削皮,切成一塊一塊的,放進鍋里加一點水煮,大概五分鐘左右把蘋果湯倒出來,涼一下給孩子喝;或者可以直接榨蘋果汁,然後稍微加熱一下給孩子喝。

第三種方法,給孩子吃東西的話可以考慮暫時用米湯喂,可以用胡蘿蔔熬湯就著米湯喝。

第四種方法,隨時給孩子更換乾淨的尿片或尿不濕,用溫水徹底清洗孩子的下身,保持清潔乾淨,甚至可以擦一些防菌的藥膏。

第五種方法,如果孩子拉稀比較嚴重,次數多,而且伴隨著嘔吐、發熱等其他異常情況,那麼一定要帶到醫院去檢查,輸一些營養液。

夏季如何儘量避免寶寶腹瀉

隨著夏季的來臨,新一波腹瀉又纏上寶寶了,為什麼夏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呢?

首先,由於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胃酸少,殺菌能力差,致使病菌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

其次,小兒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少,不利於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第三,嬰幼兒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營養,小兒胃腸道的負擔相對較重,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同時,夏天氣溫高,細菌容易繁殖,也是增加感染的原因之一。

如何儘量避免寶寶腹瀉呢?

1、堅持母乳餵養

堅持母乳餵養: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最好母乳餵養。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預防小兒腹瀉。母乳餵養期間,媽媽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以免影響到嬰兒。所以,即使在夏天,也要堅持給寶寶喂母乳。給寶寶餵奶前應用乾淨毛巾仔細擦洗乳☆禁☆頭。

2、吃易消化的食物

寶寶的胃腸系統發育的不成熟,所以在夏季餵養寶寶的時候要注意添加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再給寶寶的胃腸增添負擔了,對於吃奶的寶寶來說,還是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乾淨衛生,溫度適宜,還有抵抗因數,及時你的母乳不足,也要堅持挺過夏季這個特殊的季節。

新生寶寶的胃腸消化功能更弱,如果在夏季添加奶粉,寶寶很容易接受不了,引起腹瀉,對於大月齡的寶寶準備添加輔食了,也要注意一種一種的添加,等寶寶適應了一種輔食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而且不要兩種輔食混著添加,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很難分辨是哪種食物造成的。

3、不喝涼水、不吃剩飯剩菜

無論是小月齡寶寶還是大月齡的寶寶,都不要直接食用冰箱裡剛剛拿出來的食物,水也要喝常溫的水。同時,夏季寶寶不要吃隔夜飯,最好也不要吃隔頓的飯菜,最好給寶寶新做飯菜,寶寶吃的很少,所以家長應該勤快一些,每頓飯都要給寶寶做新鮮的,這樣才不會因為飯菜變質而造成寶寶拉肚子。夏季喝奶粉的寶寶如果剩下沒喝完的奶粉也不要超過半小時存放,如果超過半小時請立即倒掉。

4、勤洗手

對於感染性腹瀉,經常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因為引起腹瀉的細菌很容易從手傳播到口中。如果寶寶用手摸了被其他腹瀉寶寶的糞便污染過的玩具等物後,再將手指放進嘴裡,就可能會出現感染,導致拉肚子。

因此你在給寶寶準備食物前、給寶寶更換尿布或上洗手間後,都要用肥皂徹底洗手至少15秒鐘。在寶寶吃水果和蔬菜前也要把寶寶的手洗淨,因為有害的細菌也會通過這種方式傳播。

腹瀉護理必須注意以下3點

1、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正確應用抗生素小兒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感染是主要原因,其病原有細菌,病毒,真菌等,需要抗感染治療,但是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使腹瀉加重或遷延不愈。所以,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抗生素。

2、不要輕易使用止瀉藥

不輕易使用止瀉藥小兒發生腹瀉,適當用點止瀉藥,對防止體液過多損失是有益的,但由於腹瀉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因此,在治療時應該針對病因用藥,不要一見腹瀉就立即用止瀉藥,濫用止瀉藥,不僅不能治癒某些腹瀉,相反,對小兒還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嬰兒。

3、及時補充水分

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嚴重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而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年齡愈小,水分占體重的比例愈大。患兒丟失相當於體重5%的水分,即可出現脫水症狀(精神委靡、口渴,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昏迷,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家長此時應該繼續讓孩子進食,特別要注意攝入液體。只有早期預防並及時糾正脫水,才能使患兒儘早恢復健康。

5、不能吃高脂食物

高脂的食物相對比較難消化,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含有較高的脂肪,過多攝入容易導致滑腸,久瀉不止,腹瀉期間應忌食。

6、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芥茉、胡椒、大蒜等刺激性強側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更不利於消化道功能的恢復。

7、不能吃過油膩的食物

過於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也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也就是典型的脂肪瀉,所以對於拉肚子的人更加不能吃油膩的食物,這樣只會加重腹瀉。

8、不能吃過冷的食物

涼飲、涼菜等過冷的東西,會刺激腸道,使腸道蠕動加快,使腹瀉更加嚴重。

9、不能吃通便潤腸的食物

如桃子、香蕉、蜂蜜等有通便、潤腸功效的食物,食用後會加重病情。

腹瀉的原因如果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嬰幼兒常見的情形。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感染病毒的寶寶大便次數多達十餘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瀉情形嚴重,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休克的現象。媽媽爸爸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4種問題容易引起寶寶腹瀉

1、乳糖不耐引起腹瀉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而患有乳糖不耐症狀的孩子,不以消化和吸引母乳中的乳糖,也就導致了孩子腹瀉。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媽咪們可以採用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方式餵養,並不是說孩子腹瀉就不給孩子喝母乳。因為,母乳仍然是世界上最適合寶貝們健康成長的食物,就算孩子乳糖不耐,也可以通過減少餵奶次數,搭配含糖較少的奶粉或其他食物一起餵養的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

2、細菌病菌引起腹瀉

孩子腹瀉分很多種,並非只有乳糖不耐,家長們也就要先搞清楚導致孩子腹瀉的原因是什麼,再對症下藥。如果是因為感冒之類的病菌傳染性問題,那就沒有必要不給孩子餵食母乳,是孩子在生病期間是可以正常喝母乳的,並且喝母乳有助於孩子快遞康復。也有助於孩子調整消化系統,改善迴圈。不要孩子一腹瀉,媽咪們就馬上給孩子停了母乳,這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3、吹風著涼引起腹瀉

有時寶貝們穿衣不適,或是睡覺時把小肚子露在外面也容易引起腹部受涼而出現腹瀉,這樣子的情況之下,媽咪們要多給孩子餵食溫開水,注意腹部的保暖,不要再涼,一般情況之下兩三天就能恢復。在此期間是可以放心喝母乳的,不需要停母乳。如果情況較為嚴重,可以諮詢醫生之後進行藥物治療。平時多關注孩子的腹部健康,注意穿衣服時要長一點,晚上要蓋好被子,不要讓孩子把肚子露在外面,避免不必要的腹瀉

4、吃了不潔食物腹瀉

還有一種可能,孩子吃了不潔食物而導致的腹瀉,不潔食物有可能是受病菌或是細菌感染的食物,比如隔夜的豆漿之類,有害細菌對孩子的腸胃進騷擾,從而導致了腹瀉。這種腹瀉會導致孩子嚴重缺水,多喝母乳對孩子的恢復有好處,也可適當攝入溫開水。如果孩子瀉得厲害,需要及時就醫,還要增加葡萄糖的攝入,以補充身體內流失的水分。

“入伏”寶寶腹瀉多 居家護理有講究

1、把好“入口”關

盛夏氣溫較高,各類細菌容易生長繁殖,食物容易變質,而寶寶本身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在夏季很容易因食用生冷食物或因餵養不當感染病毒,從而引起腹瀉。小編提醒各位家長,把好寶寶“入口”關,對孩子入口的食材一定要仔細甄選和消毒;陪孩子玩耍時不能因為看到孩子出汗就趕緊給孩子脫衣服,一定要做好腰腹部的保暖,另外要多注意清洗孩子的玩具、餐具以免感染病毒。

2、腹瀉家中也可治

腹瀉是小孩子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如果治療不及時,會使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楊玲說,寶寶腹瀉應分階段診治,有時藥物治療反而會增加寶寶腸胃負擔,加重寶寶腹瀉的症狀。

楊玲介紹,小兒腹瀉的症狀有輕有重,家長們應沉著應對,當孩子只是出現輕度腹瀉時(體溫為正常或稍微偏高,孩子食欲減退,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呈黃色或綠色稀便,每天5-6次(一般不超過10次),家長是可以在家中自行治療及護理的。在這一階段,家長們除了可以通過及時為寶寶補充液體、為寶寶調整飲食方案等緩解腹瀉症狀,還可以通過按摩推拿,減少孩子痛苦。

嬰幼兒腹瀉按摩法

1、揉臍法

用食、中、無名三指的指端螺紋面在臍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於肚臍,指下感覺有物頂住即可),約1~2分鐘。每次治療總時間約20分鐘。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瀉較重者可每日3~4次。

2、推背法

方法要領是順著孩子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膚微紅發熱為止。中醫有雲“小兒腹瀉傷經液”,氣血經液同源,所以小兒腹瀉要給孩子補氣血,而脊柱屬中醫督脈,主一身之陽,推背可以補陽氣,健脾補腎,增強孩子抵抗力,能夠改善腹瀉情況。

3、推上七節骨法

七節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節,從龜尾向上數七節即是。用食中二指從龜尾穴沿七節骨向上推擦,動作輕快,每分鐘100次左右,約推擦100~300次。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塗抹介質,如潤膚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孩子的幼嫩皮膚,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

當然,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口渴明顯,雙眼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寶寶腹瀉的5種處理辦法

嬰兒腹瀉(也稱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兒,急性可分二型。輕型腹瀉:每天數次至十餘次,糞便呈蛋花湯樣,偶有溢乳及嘔吐,輕微腹脹等;重型腹瀉:每天十次以上,多達數十次,水樣便,嘔吐,發熱、面色發灰,煩躁不安,甚則昏迷、驚厥,並有失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寶寶腹瀉主要症狀有這四個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寶寶腹瀉的處理辦法

第一種方法,如果孩子拉稀的情況比較輕微,而且沒有其他症狀,那麼基本上應該是著涼或著有點消化不良,這時候需要給孩子加點衣服,尤其是給他腹部蓋一些東西,防止著涼,然後喝一點鹽開水。

第二種方法,可以將蘋果削皮,切成一塊一塊的,放進鍋里加一點水煮,大概五分鐘左右把蘋果湯倒出來,涼一下給孩子喝;或者可以直接榨蘋果汁,然後稍微加熱一下給孩子喝。

第三種方法,給孩子吃東西的話可以考慮暫時用米湯喂,可以用胡蘿蔔熬湯就著米湯喝。

第四種方法,隨時給孩子更換乾淨的尿片或尿不濕,用溫水徹底清洗孩子的下身,保持清潔乾淨,甚至可以擦一些防菌的藥膏。

第五種方法,如果孩子拉稀比較嚴重,次數多,而且伴隨著嘔吐、發熱等其他異常情況,那麼一定要帶到醫院去檢查,輸一些營養液。

夏季如何儘量避免寶寶腹瀉

隨著夏季的來臨,新一波腹瀉又纏上寶寶了,為什麼夏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呢?

首先,由於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胃酸少,殺菌能力差,致使病菌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

其次,小兒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少,不利於食物消化,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第三,嬰幼兒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營養,小兒胃腸道的負擔相對較重,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同時,夏天氣溫高,細菌容易繁殖,也是增加感染的原因之一。

如何儘量避免寶寶腹瀉呢?

1、堅持母乳餵養

堅持母乳餵養: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最好母乳餵養。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預防小兒腹瀉。母乳餵養期間,媽媽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以免影響到嬰兒。所以,即使在夏天,也要堅持給寶寶喂母乳。給寶寶餵奶前應用乾淨毛巾仔細擦洗乳☆禁☆頭。

2、吃易消化的食物

寶寶的胃腸系統發育的不成熟,所以在夏季餵養寶寶的時候要注意添加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再給寶寶的胃腸增添負擔了,對於吃奶的寶寶來說,還是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乾淨衛生,溫度適宜,還有抵抗因數,及時你的母乳不足,也要堅持挺過夏季這個特殊的季節。

新生寶寶的胃腸消化功能更弱,如果在夏季添加奶粉,寶寶很容易接受不了,引起腹瀉,對於大月齡的寶寶準備添加輔食了,也要注意一種一種的添加,等寶寶適應了一種輔食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而且不要兩種輔食混著添加,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很難分辨是哪種食物造成的。

3、不喝涼水、不吃剩飯剩菜

無論是小月齡寶寶還是大月齡的寶寶,都不要直接食用冰箱裡剛剛拿出來的食物,水也要喝常溫的水。同時,夏季寶寶不要吃隔夜飯,最好也不要吃隔頓的飯菜,最好給寶寶新做飯菜,寶寶吃的很少,所以家長應該勤快一些,每頓飯都要給寶寶做新鮮的,這樣才不會因為飯菜變質而造成寶寶拉肚子。夏季喝奶粉的寶寶如果剩下沒喝完的奶粉也不要超過半小時存放,如果超過半小時請立即倒掉。

4、勤洗手

對於感染性腹瀉,經常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因為引起腹瀉的細菌很容易從手傳播到口中。如果寶寶用手摸了被其他腹瀉寶寶的糞便污染過的玩具等物後,再將手指放進嘴裡,就可能會出現感染,導致拉肚子。

因此你在給寶寶準備食物前、給寶寶更換尿布或上洗手間後,都要用肥皂徹底洗手至少15秒鐘。在寶寶吃水果和蔬菜前也要把寶寶的手洗淨,因為有害的細菌也會通過這種方式傳播。

腹瀉護理必須注意以下3點

1、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正確應用抗生素小兒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感染是主要原因,其病原有細菌,病毒,真菌等,需要抗感染治療,但是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使腹瀉加重或遷延不愈。所以,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抗生素。

2、不要輕易使用止瀉藥

不輕易使用止瀉藥小兒發生腹瀉,適當用點止瀉藥,對防止體液過多損失是有益的,但由於腹瀉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因此,在治療時應該針對病因用藥,不要一見腹瀉就立即用止瀉藥,濫用止瀉藥,不僅不能治癒某些腹瀉,相反,對小兒還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嬰兒。

3、及時補充水分

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嚴重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而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年齡愈小,水分占體重的比例愈大。患兒丟失相當於體重5%的水分,即可出現脫水症狀(精神委靡、口渴,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昏迷,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家長此時應該繼續讓孩子進食,特別要注意攝入液體。只有早期預防並及時糾正脫水,才能使患兒儘早恢復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