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歲寶寶陰虛盜汗怎麼治

2歲寶寶盜汗有很多種情況, 小兒盜汗原因通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那麼對於小兒陰虛盜汗應該怎麼治療呢?

嬰幼兒期由於新陳代謝旺盛, 加上小兒活潑好動, 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後也不得安寧, 所以入睡後頭部也可出汗。 所謂生理性多汗, 是指孩子發育良好, 身體健康, 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 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 喜歡給寶寶多蓋被, 捂得嚴嚴實實。 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而且又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

Advertisiment
再加上過熱的刺激, 只有通過出汗, 以蒸發體內的熱量, 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此外, 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 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 小兒入睡後機體大量產熱, 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 另外, 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 這些都屬於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兒安靜狀態下出現的, 如佝僂病的出汗, 表現為入睡後的前半夜, 小兒頭部明顯出汗。 由於枕部受汗液刺激, 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頭與枕頭摩擦, 結果造成枕部頭髮稀疏、脫落, 形成典型的枕部環狀脫髮, 醫學上稱之為“枕禿”, 是嬰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 只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

Advertisiment
佝僂病就可以得到控制, 出汗也就會自止。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 後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 多數是有病的表現, 最常見者是結核病。 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 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 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 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 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 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心臟病、糖尿病(低血糖時)、結核病或睡眠時呼吸不順暢, 因身體內在的壓力(病變)促使交感神經始終處在緊張狀態, 也會出現“夜睡盜汗”或是“手腳出冷汗”的現象, 此則為長期的症狀, 父母如果不放心, 可以帶寶寶到兒科診所或醫院檢查, 聽聽心跳聲有否異常、摸摸肚子有無腫塊(瘤)、上呼吸道是否通暢或有無過敏體質等,

Advertisiment
以除卻心中的疑慮。 臨床觀察所見, 盜汗患兒以內熱多見, 一是脾胃積熱, 一是陰虛內熱, 熱逼津液外出, 於是盜汗不停,熱不清, 汗就不可能止。 欲除盜汗, 必清其熱。

盜汗時, 要注意孩子在睡覺時出汗, 醒時汗止, 形體消瘦, 皮膚乾燥無澤, 兩顴紅, 手足心熱, 大便乾燥, 小便黃, 煩躁不寧等, 屬於陰虛表現。 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膩不化的食物, 如油餅、炸羊肉串、烤鴨, 膨化食品等;辛辣食物, 如辣椒、芥末、乾薑、胡椒、羊肉、狗肉及肥肉等也在忌口範圍。 應該給孩子多吃一些具有養陰生津的食物, 如小米、麥粉及各種雜糧和豆製品;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水果、蔬菜應多吃, 特別是蘋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維生素多的果類。

Advertisiment
護理多汗的孩子, 應注意勤換衣被, 並隨時用軟布擦身, 或外用撲粉, 以保持皮膚乾燥。 身上有汗時, 應避免直接吹風, 以免受涼感冒, 發生病變。 多汗易造成陰津虧損, 陽氣受傷, 因此要多給患兒飲水, 喂以多種營養豐富的食物, 保證代謝之需。 飲食要忌辛辣、攻伐之品, 以防止正氣受傷, 汗出更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