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後寶寶吃手指

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 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 自己嗷嗷待哺的小娃, 總是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小手伸向自己的嘴巴, 吮吸得那叫是津津有味, 並高興的發出“咂, 咂”的聲音。 而做家長的, 首當其衝的念頭就是趕緊把小娃的小手拿開, 以免孩子把病菌吃到口中。 家長們的這種做法恰當嗎?孩子們吃手指的現象何時消逝, 我們要怎麼糾正呢?這是每位家長都急需學習和瞭解的問題。

其實, 嬰兒期內吮吸手指的現象大可不用理睬。 這是每個嬰兒必經的一個階段。 知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德把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稱為“口腔期”,

Advertisiment
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他認為嬰兒在這一時期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 手指是他們體驗生活, 感知這個萬千世界的途徑。 通過吮吸手指, 孩子嘗試去感知人生百味, 酸甜苦辣;通過吮吸手指, 孩子去感觸事物的形狀, 軟硬;通過吮吸手指, 孩子直白地去表現自己的內心感情, 饑餓, 恐懼, 擔憂, 快樂。

如果這時家長不加分析, 強硬地制止孩子吃手, 會給孩子造成恐懼心理。 讓成年後的孩子容易焦慮, 對人產生不信任感。 而孩子的這種吮吸手指的行為, 約莫到了一歲, 就會自然而然消失。 因而家長對於一歲前的吃手行為完全不必過多焦慮。

但是, 假若孩子已經兩歲了, 甚至於已經五歲了,

Advertisiment
仍長時期地, 不由自主地吮吸手指, 那麼這時候, 糾正吮吸手指這個問題就要提上日程了。 如何糾正和預防孩子吮吸手指的行為。 以下措施能夠給予我們一個好的建議和方法。

其一、讓孩子在整個嬰兒時期盡情地享受吮吸帶來的快樂。

媽媽要盡可能地進行母乳餵養, 孩子盡情地偎依在母親懷中, 享受著母乳的甘甜, 母親溫暖的目光, 輕柔地撫摸。 假如要斷乳, 在此之前, 要及時地添加輔食和讓孩子接受配方奶, 才不至於在斷乳之後, 孩子一下子脫離吮吸, 而讓孩子感到焦慮和沒有安全感。

其二、給小嘴找個伴。

孩子不由自主地吃手時, 家長可以給小娃買塊磨牙餅乾或是給孩子吮吸安撫奶嘴。 萬一孩子還是堅持要吃手,

Advertisiment
做家長的不如就來個阿Q精神。 咱們把小娃的手洗乾淨, 就讓他歡快一次, 吃手吃個痛快。 只要不是經常性地吃手, 偶爾一次兩次, 做家長的就不如順了孩子的意好了。

其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遠遠比嚴厲指責, 打罵有效地多。 讓孩子在風和日麗下, 盡情地在野外踏青;讓孩子沉浸于繪畫, 做手工的快樂當中;讓孩子陶醉于媽媽講述的童話當中, 享受著閱讀帶來的歡樂。 不經意的一個個有趣的活動, 讓孩子逐漸忘記吮吸手指。

其四、接受醫生的心理治療。

假如孩子五歲了, 仍是不間斷地吮吸手指, 這時就要考慮孩子是否對吮吸手指產生依賴性, 戀物癖。 這時我們就要開誠佈公地把情況告知醫生,

Advertisiment
讓醫生仔細的詢問, 傾聽孩子的意見, 找出喜歡吮吸手指的原因, 對症下藥, 來糾正吮吸手指的壞習慣。

簡而言之, 家長們看到孩子們吮吸手指時不必驚慌, 更不應該粗暴對待。 我們需要給予的, 是給孩子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 一個平和安詳的家, 一個能寬容看待孩子成長的每個習慣的好家長。 萬一孩子吮吸手指的習慣愈演愈烈, 有點偏執了。 我們作為家長地, 更應該給予十二分的耐心, 尋找原因, 對症下藥。 讓孩子儘快糾正這個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