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長高了、口齒更清楚了, 可小脾氣也越來越大, 遇事稍不如意, 就大吵大鬧, 或躺在地板上打滾。 我曾經想過很多辦法對付她的壞脾氣, 比如大聲呵斥、揍她的小屁股, 但都效果甚微。
對策:
“冷處理”對付小脾氣
一天晚上, 女兒坐在客廳看動畫片。 這時她爸爸從外面回來, 走進客廳, 坐在沙發上。 她突然大聲說:“爸爸你出去, 我要一個人看!”這麼沒禮貌, 我很生氣。 於是教訓她說:“天天你太沒禮貌了, 快給爸爸道歉!”話沒說完, 她就大哭起來, 然後坐在地上, 大叫著:“出去!出去!”我們又批評了幾句, 沒想到她哭得更凶了,
Advertisiment
憑以往的經驗, 我知道在她脾氣上來的時候, 說什麼都沒用。 這次, 我們索性不再理她, 離開了客廳, 留她一個人在那裡哭。
漸漸地, 哭聲平息了。 我走進客廳, 發現她已經坐回到小椅子上:“媽媽, 我要擦擦臉。 ”她一邊啜泣一邊央求我。 我拿來毛巾, 邊給她擦眼淚邊對她說:“你剛才發那麼大的脾氣對不對?客廳是大家分享的空間, 你不能一個人獨佔。 ”她想了一會兒, 沒有說話。
我接著說:“爸爸剛下班回來, 可想你了, 怎麼不能坐下來和你一起看電視呢?”“媽媽, 我剛才不對, 我讓爸爸和我一起看電視了。 ”她跑出客廳去找爸爸:“爸爸, 對不起。 你和我一起看電視吧。 ”
沒想到, “冷處理”這麼奏效, 我得到一個經驗:在女兒發脾氣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因為女兒通常會在不答應她的無理要求時耍脾氣, 她會賴在地上大哭, 還會一邊哭一邊偷偷觀察大人的反應這時千萬別理她, 因為這不是真哭, 而是她要脅大人的一種有效手段。 所以我們在這時要麼走開, 要麼繼續幹自己的事, 對她完全不予理會, 過一陣她就會覺得無趣, 反倒自己從地上爬起來“討好”我們了。
提示:老人通常比較嬌慣孩子, 見不得孩子哭, 如果家有老人的話, 一定要站在統一戰線上, 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助長孩子的壞脾氣。
Advertisiment
轉移注意力
有時寶寶會真正發脾氣, “冷凍”處理就不奏效了, 而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卻很有效。 璿兒對動畫片、玩沙、玩水、畫畫、蹦高高、戶外觀察(下雨、颳風、看星星、看月亮等)、戶外尋“寶”(蝸牛、蜘蛛、螞蟻、蚯蚓、小青蛙、知了等小蟲)等等都非常感興趣。
一旦她真發脾氣, 我們就會根據時間、地點, 選擇一種她感興趣的事讓她去做, 起初她還會板著臉, 可過一會兒就會一副興趣盎然、笑容滿面的樣子了。
提示: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 關鍵是父母要去觀察寶寶對哪些事或物感興趣, 從而準確把握寶寶的心態。
仿寶寶發脾氣的樣子
對於女兒耍小性子, 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模仿她發脾氣的樣子非常有效, 尤其是把她抱到鏡子前模仿她,
Advertisiment
提示:模仿可儘量誇張一些。
父母必須有一人“扮黑臉”
在女兒大發雷霆甚至扔東西的時候, 女兒爸就會“扮黑臉”先唬住她, 然後由媽媽給她講道理。 孩子如果不畏懼家裡所有的人, 壞脾氣就會越來越大, 所以適當的怕一個人是必要的。
提示:“扮黑臉”要適度, 不能把寶寶嚇著了, 並且“扮黑臉”的家長在平時要多與寶寶親近, 讓寶寶覺得對他更多的是愛。
給寶寶講道理
上面都是些制止寶寶發脾氣的方法, 只能治標, 不能治本。
Advertisiment
給寶寶講道理要注意策略, 我們給女兒講道理通常拿她喜歡的卡通人物或童話人物(如天線寶寶、藍貓、小熊維尼、嘟嘟熊、毛毛球、哈哈龜、人猿泰山、小聰仔等)作比較, 或是用嬰兒刊物上的小故事來啟發她, 讓她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提示:改正寶寶的壞脾氣不是一兩天就能奏效的, 家長必須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