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 再依次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 所以, 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從小就發展的, 要讓寶寶更勝人一籌, 就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核心提示: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 家長最好不要急於讓他說答案, 而是要求他多問幾個為什麼, 多想幾種解決的方案, 多幾次對自己的否定, 然後在否定中尋找最佳答案。 這種思維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隨處進行。
給孩子留下思考的時間
孩子回答問題往往是憑直覺, 如果家長滿足于孩子的這點“小聰明”而不去引導他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Advertisiment
所以,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 家長最好不要急於讓他說答案, 而是要求他多問幾個為什麼, 多想幾種解決的方案, 多幾次對自己的否定, 然後在否定中尋找最佳答案。 這種思維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隨處進行。
例如, 我帶4歲的孫子去商店買玩具, 他要買五管獵槍。 我就提醒他:“五管獵槍很好玩, 可是子彈要是射到了別人的眼睛, 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孩子想了想, 就提出改買水槍。 我問他:“如果在雪白的牆壁上噴上水, 或者把水射到別人身上, 你覺得合適嗎?”孩子又想了一會兒,
Advertisiment
教孩子說話用詞達意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 儘早教孩子準確用詞, 不但能防止別人曲解、誤解他的意思, 而且促使他思維活躍、思路清晰。
家長對孩子的話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對他的表達要多作分析, 這可以使孩子用詞準確、鮮明、生動。
有一段時間, 我的小孫子看到好看的東西都籠統地用一個“酷”字。 我就問他:“‘酷’是什麼意思? ‘酷’和‘漂亮’、‘好看’、‘帥’等詞語有什麼不同?在什麼情況下用‘酷’最好呢?你說‘酷”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每天畫日記
畫畫是幼兒表達自己內心世界最直接、最樂意的一種方式。 大多數孩子在學會使用清晰的語言之前都可以用畫來表現自己。 這一時期,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每天的感覺、把一天中他覺得最有意思的事畫出來。 別去管孩子畫畫的技巧, 要求他把畫的意思以及為什麼要畫這些講給你聽就可以了。 這對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一個極好的訓練。
有一次, 我帶小孫子從動物園回來後, 他在日記本裡畫了威風的大老虎、機靈的小猴子和憨厚的黑熊,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寶寶在這個階段, 思維是依霏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 寶寶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 才能更好地進行思維。 比如說, 寶寶常常會邊玩邊想, 但一旦動作停止, 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 這個時期的寶寶由於生理、心理發展都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