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5歲的孩子究竟有哪些恐懼和憂慮呢?

新的恐懼會突然出現在三四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比如害怕黑、害怕狗、害怕消防車、害怕死亡以及害怕瘸腿的人等。 這時孩子的想像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他們已經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別人的遭遇, 從而想像出自己並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危險。 孩子的好奇心涉及方方面面。 他們不僅想知道每一件事情的原因, 而且還想知道這些事情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偶然聽到一些關於死亡的事情, 他們就想知道什麼是“死亡”。 剛有一點模糊的認識以後, 他們就會問:“我也會死嗎?”

幻想中的憂慮

這些恐懼更容易出現在以下幾種孩子的身上:由於吃飯和訓練上廁所之類的問題而被搞得精神緊張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因為可怕的故事或者太多的警告而使想像力受到過度刺激的孩子, 沒有足夠的機會發展獨立性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孩子, 以及受到父母過分保護的孩子。 過去積累下來的焦慮感似乎都被孩子新的想像力具體化了, 所以就形成了這個階段的恐懼感。

並不是說所有產生恐懼感的孩子都曾被不恰當地對待過。 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了孩子不能理解的東西, 無論父母對他們如何愛護和體貼, 他們都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脆弱。 大約14%的孩子生來就容易對各種變化產生焦慮, 這是由他們大腦的生理特點決定的。

Advertisiment
另外, 所有的孩子都會對某種東西產生恐懼感, 無論他們被保護得多麼周到。

害怕黑暗

如果孩子開始怕黑了, 媽媽就要想辦法幫助他排除顧慮。 這更多地取決於媽媽的態度, 而不是媽媽的說教。 不要拿他尋開心, 也不要不耐煩, 更不要試圖勸說他消除恐懼。 如果他想說說這件事, 那就讓他說出來。 有些孩子是願意表達的。 要讓他感到媽媽願意理解他, 還要讓他知道他是肯定不會有事的。 當然, 媽媽平時絕不應該用怪物、員警或者魔鬼之類的東西嚇唬他。

不要讓孩子接觸恐怖電影、嚇人的電視節目以及殘暴的神話故事。 他自己想像出來的東西已經讓他非常害怕了。 不要因為吃飯的問題或者夜裡尿床的問題跟孩子發生不愉快。

Advertisiment
要明確地給他正確的引導, 讓他行為端正。 不要先放縱他由著性子胡來, 然後再讓他承認犯了錯誤。 每天都要給孩子安排充分的時間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 孩子在遊戲和活動中投入得越多, 他對內心的恐懼就會想得越少。 如果他希望在夜裡開著門睡覺, 媽媽不妨就按他說的去做, 也可以在他的房間裡開一盞微弱的燈。 這樣, 只要花很少錢就能讓他看不見妖魔鬼怪了。 其實, 跟房間裡的燈光和起居室裡的談話相比, 他自己的恐懼感更妨礙他的睡眠。 當他的恐懼心理減輕以後, 他就又能接受黑暗了。

害怕動物

學齡前的孩子一般都會害怕一種或者多種動物, 即使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小動物的孩子也是這樣。

Advertisiment
不要把一個膽小的孩子拉到小狗面前來證明不會出什麼危險, 那是沒有用的。 越是拉他, 他就越覺得自己必須要往後退。 隨著時間的推移, 孩子自己就能克服膽怯的心理, 去主動接近小狗了。 通過自己的努力, 孩子能夠更快地克服膽怯心理, 所以媽媽不必費力地勸說。

怕水

千萬不要把一個嚇得哇哇亂叫的孩子強行拉進海裡或者游泳池裡, 這樣做幾乎總是得不到好的結果——當然, 被強行拉進水裡以後, 確實也有少數孩子感到了樂趣, 而且馬上消除了恐懼。 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 這樣做的結果都會適得其反。 媽媽應該記住, 孩子雖然覺得害怕, 但他還是渴望下水。

對死亡的疑問

關於死亡的疑問通常會出現在這個年齡。

Advertisiment
第一次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 媽媽要儘量顯得自然而又隨便, 不要顯出害怕的樣子。 媽媽可以說:“每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都會死的。 大部分人在很老的時候和病重的時候就會死去, 也就是說他們的身體停止活動了。 ”

媽媽的回答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認識水準。 這麼大的孩子只會從字面上去理解事物, 所以一定不要把死亡說成是“睡覺”。 那樣, 很多孩子就會擔心自己睡了覺以後也會死去, 他還可能會說:“那就把他叫醒吧。 ”

媽媽的解釋還應該越簡單越好一要簡化事實。 媽媽可以說死亡就是身體完全停止了活動。 接下來, 媽媽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談談家裡人對死亡的看法。 大部分成年人對死亡都有一定程度的恐懼和不情願。 沒有哪種方法可以既向孩子說明這個問題,又回避人類這種基本的態度。但是,如果媽媽認為死亡是人們最終都要以尊嚴和剛毅的態度來面對的東西,那麼媽媽就可以把同樣的意思傳達給孩子。還要注意的是,在讓孩子提問和回答他們問題的時候,都要做到簡單明瞭、態度真誠。不要忘了緊緊地擁抱孩子,同時告訴他,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你都會一直和他在一起。

沒有哪種方法可以既向孩子說明這個問題,又回避人類這種基本的態度。但是,如果媽媽認為死亡是人們最終都要以尊嚴和剛毅的態度來面對的東西,那麼媽媽就可以把同樣的意思傳達給孩子。還要注意的是,在讓孩子提問和回答他們問題的時候,都要做到簡單明瞭、態度真誠。不要忘了緊緊地擁抱孩子,同時告訴他,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你都會一直和他在一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