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寶寶心思不難懂

3~6歲寶寶的情緒怎麼樣?心理學研究表明, 3~6歲是孩子個性養成的時期, 孩子大多數時間跟父母在一起, 所以父母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個性和情緒。

3~6歲時的孩子對於情感的認知能力迅速發展, 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逐漸增強, 他們會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一些情緒會引起家長的注意。 他們會注意到家長的情緒變化而採取適當的動作來討家長歡心。 例如有些孩子看見喜歡的東西會抱著家長撒嬌, 看見家長心情不好時會乖乖的不哭不鬧。 這些都是寶寶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緒表達規則。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要注意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 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負面情緒, 以免給孩子錯誤的情緒指導, 創 設 溫 馨 的 人 際 環 境 讓 寶寶 充 分 感 受 到 關 愛, 讓他們養成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

3~6歲寶寶內在的抑制能力比較弱, 言語的協調能力也不完善因此當他們受到外界某一個刺激的時候, 例如媽媽離去, 新朋友出現, 得到想要的新玩具, 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同齡的小朋友搶走。 這時他們的情緒波動比較大, 還會用富有表達力的身體動作來體現自己的內在情緒, 像是常常大哭或者憤怒的跺腳。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才會有所增強。

家長這時應該有意識的去培養他們的情感表達能力,

Advertisiment
不是縱容他們發脾氣, 而是用溫柔耐心的話語教導他們, 安撫他們的情緒, 最 大 限 度 地 支 持 和 滿 足幼 兒 通 過 直 接 感 知 、 親 身 體 驗 的需求 , 支 持 和 引 導 他 們 從原 有 水 平 向 更 高 水 平 發 展。

易衝動易外露是三到六的寶寶普遍存在的情緒特徵,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的自控能力會慢慢加強, 以上說的兩個特徵會逐漸減少, 情緒的波動起伏也不再那麼明顯, 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好的品質, 幼兒身心還未發育成熟, 他們不能明辨是非, 不知道哪一些是好的, 哪些是不能做的, 在6歲之前, 孩子所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 都應該是積極向上, 杜絕不良資訊傷害他們的心靈。

總結:細節決定成敗, 家長們應做身邊的小事情開始做起,

Advertisiment
給寶寶們正確耐心的指導, 在他們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 用欣 賞 的 態 度 對 待 幼 兒 。 注 意 發 現 幼 兒 的 優 點 接 納並幫助他們修正性格上的不足。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和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