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60度護理指南:早產BB的護理四篇章

新生兒的照顧已然耗盡了父母的大量心血, 早產兒由於提早從媽媽肚子裡鑽出來, 身體各器官都尚未成熟, 因此需要留院密切觀察幾天, 甚至幾個月。 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後3天左右即可和媽媽一起出院, 但早產兒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醫院要評估寶寶的健康狀況達到正常水準, 此外, 家長的狀況也得達標。


超低出生體重新生兒, 指出生體重小於1千克的新生兒

出院標準篇

寶寶出院的標準

1.體重。 接近預產期前的2~4周(當時體重約達到2.2.~2.3千克)。

早產兒一般為低出生體重新生兒, 即出生體重小於2.5千克。

Advertisiment
此外, 還有極低出生體重新生兒, 即出生體重小於1.5千克的新生兒;超低出生體重新生兒, 指出生體重小於1千克的新生兒。

2.體溫。 在開放的環境中能維持正常且恒定體溫。

正常體溫是指肛溫為37~38℃, 腋溫為36.5~37.5℃。 對於家中1歲以下的小朋友基本上建議家長儘量以測量肛溫為主, 因為肛溫比較接近核心體溫的溫度, 除非小朋友合併有嚴重腹瀉的問題;另外, 若是測量腋溫, 一次測量的時間至少要維持5分鐘。

3.體重增加正常, 進食狀況正常。

體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左右。

4.生命現象正常。

孩子的生命現象穩定、睡眠及排泄狀況都正常。

合格爸媽標準

1.是否已學會基本照護技巧

如洗澡、餵食、奶瓶消毒等照護技巧。 另外, 對於部分返家後仍需特殊需求照顧技巧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是否也已學會其護理技巧, 如抽痰等。

2.有一定的育兒知識

知道什麼是正常體溫, 以及體溫過高或過低的處理方式。

居家環境篇

因為早產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 居家環境在衛生方面應多加注意。


室內的溫度儘量維持在26~28℃

1.環境溫度的維持:室內的溫度儘量維持在26~28℃;濕度:50~60%。

2.儘量不要養寵物。

3.家中應禁止吸煙。

4.維持通風良好的環境。

5.養成每週至少打掃2~3次, 避免家中的灰塵堆積。

爸媽觀察篇

寶寶的標準體重

6個月之前的寶寶, 平均每月體重增加範圍大約在600~1000克。 6個月~12個月之間, 每月至少應增加0.4公斤左右。

飲食

寶寶有穩定的奶量增加, 每天平均體重約增加20~30克。

瞭解寶寶生長曲線

一般情況下, 寶寶如果吃的好、睡的好,

Advertisiment
體重、身高及頭圍應該都會合理增加, 這中間寶寶如果突然出現體重、身高及頭圍等, 一下子增加過多或過少的現象, 家長都應該特別小心, 必要時應帶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體能訓練篇

人的體格發育是受神經系統影響的, 體格訓練也可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如何促進早產兒的體格發育?促進早產兒的體格發育一個主要方法是增加其全身活動, 這不僅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發育, 增加其肢體靈活性, 還可以促進其智力發育。

早產兒的體格訓練也應該遵循小兒動作發育的規律:如動作發育是由上而下的, 先會抬頭後抬胸, 先學會坐、再會學站和走;肢體活動也是由近到遠, 如先抬肩、伸臂, 再雙手握物而至手指取物;行為也是由不協調到協調、由泛化到集中的;動作由粗到精細,

Advertisiment
先發展抬頭、坐、站、走等大動作後才有手指摘物、腳尖走路等細動作;先有正面動作後再會反面動作:如先會抓東西才能放下東西, 先會向前走後才會向後退, 最後再協調平衡全身所有的動作。


早產兒的體格訓練還要參照矯正月齡

早產兒的體格訓練還要參照矯正月齡, 儘管有許多理由給予孩子更多的訓練, 但還是應該根據早產兒的不同年齡, 不同的發育情況, 選擇合適于自己孩子的運動。 如當孩子到了矯正8個月的年齡但還不能支撐身體時, 就不能強迫他去爬行。

早產兒體能訓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類:

1.新生兒期:上述介紹的撫觸是一種被動但有效的促進早產兒體格發育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出生後就可以進行。

2.嬰兒體操:是促進小兒動作發展的一種好方法。 主要是通過一些被動和主動的活動, 使小兒身體各部位靈活起來, 以幫助和促進小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大人先可用手輔助孩子的四肢, 進行伸直、彎曲、向上、向下的運動。

3.爬行:不會走或行走姿勢異常的孩子要從爬行開始訓練, 爬行是行走的基礎, 爬行訓練有斜板爬、俯爬、障礙爬、膝手爬等。 通過四肢及頭部、手掌、腳掌、小腿內側的活動, 促進其正確運動的出現, 糾正錯誤的運動姿勢並改善其感知覺, 這是治療早產兒運動發育遲緩及運動障礙症的主要方法。 在嬰兒發育過程中爬行是一項能夠促進智力及體格發育的好運動, 爬行可使全身肌肉得到鍛煉,爬行有利於嬰兒腦損傷的康復。

4.體育鍛煉:當孩子能獨立行走時,可以指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如體操、散步、爬山,然後可以增加一些有技巧的運動,如跳繩、拍球等。

5.生活能力的訓練: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時,可以訓練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如訓練孩子吃飯、穿衣、拿東西、放東西、遊戲等,這不僅是運動,也是智力開發,動手對大腦有好處。不要認為孩子不能做,應該相信他一定會做到。

小編總結:早產兒比一般的新生兒更脆弱,更需要全方位的呵護。早產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居家環境在衛生方面應多加注意。

爬行可使全身肌肉得到鍛煉,爬行有利於嬰兒腦損傷的康復。

4.體育鍛煉:當孩子能獨立行走時,可以指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如體操、散步、爬山,然後可以增加一些有技巧的運動,如跳繩、拍球等。

5.生活能力的訓練: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時,可以訓練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如訓練孩子吃飯、穿衣、拿東西、放東西、遊戲等,這不僅是運動,也是智力開發,動手對大腦有好處。不要認為孩子不能做,應該相信他一定會做到。

小編總結:早產兒比一般的新生兒更脆弱,更需要全方位的呵護。早產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居家環境在衛生方面應多加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