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D建構遊戲《我的世界》和一對父子的故事

或許對孩子們來說, 那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 他們不會感覺有太多限制, 可以讓自己的想像力肆意馳騁——在所有的人生體驗中, 遊戲恐怕是最能夠提供這種感受的。 而這也才是Minecraft的魔力所在。

米爸和小米在一起天天打遊戲聊遊戲, 所以小米似乎覺得爸爸跟她更有共同語言。 當爹媽真是個苦逼活, 你想和孩子有共同語言, 還得把他們玩的遊戲精熟了!

今天我要講給大家聽的, 就是這款遊戲和一對父子的故事。

抱著手機玩連線的小米和朋友們

Minecraft(簡稱MC), 中文名“我的世界”, 已被與樂高(LEGO)相提並論, 成為目前全球很火爆的一款圖元風格的沙箱遊戲,

Advertisiment
也是一款3D建構遊戲。

為了和自閉症兒子交流, 父親在Minecraft中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小紮克剛剛7歲, 初看之下, 他和所有小孩沒有兩樣。

然而當你坐在他身邊試圖與他交流時, 回應你的很可能是沉默。

可在“某個神奇的地方”, 小紮克興致勃勃地修建房屋, 放牧牛羊, 狩獵, 疏通管道, 瞭解礦物質的構造, 他建起無數奇奇怪怪的建築和橋樑, 可以自由暢通地和自己的兄弟與父親交流。

而發現“這裡”的人, 正是他的父親, 基斯·斯圖爾特。 正今天要講的, 是這對父子的故事。

小紮克其實患有自閉症——其實, 在醫生確診前, 基斯早就發現自己的兒子很可能存在一些障礙:他很難學會閱讀, 在幼稚園也不懂怎麼和其它小朋友相處,

Advertisiment
可如果是他感興趣的東西(《粉紅豬小妹》什麼的)他能盯著它們一整天。

剛確診時, 父親的心中充滿了悲哀和擔心:小紮克怎麼接受教育?怎麼認識朋友?怎麼獨立長大?最關鍵的問題是, 他該如何表達自己?

而在與兒子的相處的過程中, 基斯發現其實自閉症並不是完全封閉自己, 小紮克常常試圖與他人交流。 比如他在學校做的事情, 他喜歡的東西, 不過常常言不達意。 如此交流幾次之後, 他自己就感到不耐煩和挫敗, 又陷入一個人的孤獨中。

轉眼小紮克三四歲了, 有一天父親登錄了一個遊戲:小小大星球, 這個遊戲類似於經典橫版動作闖關遊戲《超級瑪麗》, 你需要在橫版舞臺中一邊前進, 一邊在途中躲避機關,

Advertisiment
挑戰BOSS。

在遊戲中, 你控制的角色可以奔跑、跳躍、推、拉, 還能做出各種表情姿勢, 而這些姿勢可以用PS3的六種動作感應手柄以動作感應的方式進行。

遊戲裡, 還有很多障礙型謎題等待玩家來解, 例如使用噴氣包從某某物體上方飛過, 利用奔跑中的衝力等等, 遊戲中充滿著雙人合作要素。 需要互相配合, 在通過關卡後就可以入手道具, 將自己的角色打造成獨一無二的樣子, 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父親無意中把遊戲機遞給了紮克, 當看到角色因為螢幕傾斜而產生回應時, 紮克驚訝極了, 似乎非常高興, 當遊戲中的角色再次回應了小紮克的命令時, 他竟然大笑起來。

父親幾乎震驚了, 這是小紮克第一次如此暢快的表達情緒。

Advertisiment

發現遊戲可以使兒子高興後, 這位父親帶著他玩了很多電子遊戲, 尤其是樂高蝙蝠俠和樂高星球大戰。 他們一起合作, 一起解決謎題, 在遊戲裡共同完成任務和探索。

一開始主要是父親負責解決謎題, 慢慢地, 角色轉變了:小紮克也能在自己主導的情況下完成任務。 遊戲成了父子連接的紐帶, 漸漸地, 除了遊戲, 他們還在一起做其它事情:在公園裡玩, 一起閱讀……這些對於其它父子來說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對於自閉症的小紮克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而這時他的自閉症似乎也不再是障礙, 反而更令他放鬆了。

2012年, “我的世界”(Minecraft)開發者創建了一個Xbox 360版本的遊戲。 “我的世界”沒有劇情, 玩家在遊戲中可以自由地建設和破壞,

Advertisiment
種植植物種子、挖地雷和尋找寶藏。 透過像樂高一樣的積木來組合與拼湊製作出小木屋、城堡、城市, 玩家甚至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都市和世界。

它簡單, 清晰, 有趣(PC版本還依靠其龐大的社區讓玩家們分享攻略), 有著明確定義的規則、簡明的系統以及創造性的結構。 這些令小紮克興奮不已, 他很快學會了所有操作。

小紮克對於這遊戲似乎有一種天然的領悟, 他立即全神貫注的投入到了這個遊戲中。 對他來說, 這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 充滿了新的體驗和實驗;但它同時又那麼安全。 他和弟弟一起玩遊戲, 努力地理解系統, 體會遊戲中日夜不同模式帶來的對應的挑戰, 學習如何結合不同的元素來創建有用的新工具和物品。

小紮克很難坐下來在紙上寫字,但他可以花幾個小時在“我的世界”裡製造奇怪的小屋和扭曲的城堡。他可以在遊戲裡開車通過一個巨大的城市、躲避障礙物、靈巧通過跳躍的斜坡;他可以砍伐木材、獲取材料,他還在遊戲中學會了在夜幕降臨時防禦僵屍的策略。

父子倆在遊戲中合作,建立小農場或者探索巨大的洞穴。當小紮克在玩遊戲時他可以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在現實世界中這是很難實現的。

基斯發現,許多孤獨症兒童喜歡遊戲。其實不難得出原因:電子遊戲提供了非常豐富、引人注目的音訊和視覺體驗,且時刻有獎勵機制;它是一個嚴謹的、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則和界限的世界,一切都遵循固定的邏輯——而這正是很多自閉症兒童渴望和能夠應對的。

基斯後來寫了一本書《積木男孩》,講述了自己和患有孤獨症的兒子通過“我的世界”建立關係的故事。

基斯認為視頻遊戲可以在現代家庭發揮積極的作用,它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空間讓家庭成員來聊天、娛樂,也讓人更有創造力。而且許多模擬遊戲,比如《模擬城市》,也為孩子們提供了瞭解科學、建築和很多其他的東西的工具——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可以學習。一家人坐在遊戲中的飛船火箭助推器或工業園區,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體驗。

基斯認為遊戲提供了一種互動和創造性的探索,也影響了人看待世界的觀念,他學會嘗試著看自己自閉症的兒子與弟弟一起玩“我的世界”,聽孩子們聊遊戲中的計畫。

基斯發現遊戲是小紮克與這個世界溝通的媒介。這位父親決定下一步要幫助小紮克學習代碼,比如一些簡單的指令碼語言。從本質上講,這和遊戲一樣具有創造力。他說:“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孩子待在他們感到舒適的地方,這樣我們才可以瞭解彼此。我們必須找到這個所在,即使它們其實存在於遊戲螢幕上。”

小紮克很難坐下來在紙上寫字,但他可以花幾個小時在“我的世界”裡製造奇怪的小屋和扭曲的城堡。他可以在遊戲裡開車通過一個巨大的城市、躲避障礙物、靈巧通過跳躍的斜坡;他可以砍伐木材、獲取材料,他還在遊戲中學會了在夜幕降臨時防禦僵屍的策略。

父子倆在遊戲中合作,建立小農場或者探索巨大的洞穴。當小紮克在玩遊戲時他可以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在現實世界中這是很難實現的。

基斯發現,許多孤獨症兒童喜歡遊戲。其實不難得出原因:電子遊戲提供了非常豐富、引人注目的音訊和視覺體驗,且時刻有獎勵機制;它是一個嚴謹的、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則和界限的世界,一切都遵循固定的邏輯——而這正是很多自閉症兒童渴望和能夠應對的。

基斯後來寫了一本書《積木男孩》,講述了自己和患有孤獨症的兒子通過“我的世界”建立關係的故事。

基斯認為視頻遊戲可以在現代家庭發揮積極的作用,它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空間讓家庭成員來聊天、娛樂,也讓人更有創造力。而且許多模擬遊戲,比如《模擬城市》,也為孩子們提供了瞭解科學、建築和很多其他的東西的工具——最重要的是,父母也可以學習。一家人坐在遊戲中的飛船火箭助推器或工業園區,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體驗。

基斯認為遊戲提供了一種互動和創造性的探索,也影響了人看待世界的觀念,他學會嘗試著看自己自閉症的兒子與弟弟一起玩“我的世界”,聽孩子們聊遊戲中的計畫。

基斯發現遊戲是小紮克與這個世界溝通的媒介。這位父親決定下一步要幫助小紮克學習代碼,比如一些簡單的指令碼語言。從本質上講,這和遊戲一樣具有創造力。他說:“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孩子待在他們感到舒適的地方,這樣我們才可以瞭解彼此。我們必須找到這個所在,即使它們其實存在於遊戲螢幕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