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個好習慣,保護孩子不走丟

孩子對新事物總是充滿好奇, 在外面喜歡亂跑, 因此經常伴隨著迷路、走失的風險, 平時就要和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 以預防風險發生。

“探險”是受到好奇心所驅使, 而引發出來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忍不住新事物的誘惑, 迫不及待的想要跑去探索, 這不能算是一件壞事, 甚至應該給予鼓勵。 無奈的, 現在生活中有太多隱藏的危機, 使得孩子發生風險的機會大大增高。

隨著探索能力的發展, 快速擴增孩子的生活經驗, 但同時也伴隨著迷路、走丟、找不到爸媽的風險。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既要鼓勵孩子探索,

Advertisiment
又要避免孩子迷路, 如何在當中維持平衡也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家長不必亦步亦趨跟著

千萬別因為擔心孩子迷路, 就亦步亦趨的跟在孩子後面, 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加有恃無恐的故意愈跑愈遠, 心裡想著:反正爸媽最後一定會追上來, 結果反而更容易迷路。 因此, 我們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 練習逐漸拉開距離, 讓孩子學會待在爸媽可以看到的地方玩, 不要跑得太遠。 而帶著孩子學習認路、記路、看地圖, 培養出孩子的“定位感”, 都可以降低迷路發生的機會。

以事前教導來預防孩子迷路, 這裡我們建議養成三個好習慣:

1.勿跑出爸媽的視線範圍

對於孩子而言, 比較難立即同理大人的想法和觀點, 所以常常會跑出爸媽的視線範圍,

Advertisiment
而出現短暫走丟的情形。 因此, 首先可以讓孩子練習在安全的空間如:公園、操場等, 和爸媽保持適當的距離, 這樣就算有緊急情況, 也不至於走失。 請千萬切記, 在練習時如果孩子跑得太遠, 不要急急忙忙的跑去追他, 而是要求孩子回來找你, 這樣才會有幫助。 此外, 也要教導孩子想換地方玩時, 一定要先告知爸媽, 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樣就不容易迷路了。

2.人多的時候要牽手

我們常常會因為覺得“有危險”, 所以牽著孩子的手, 一來是保護孩子, 二來是給予安全感。 也因此, 我們常常直覺對孩子說:“很危險, 要牽手喔。 ”但是孩子就是不配合的跑掉了。 其實, 並不是孩子愛亂跑, 而是孩子不覺得有危險。 就像是在百貨公司裡,

Advertisiment
有很多好玩新奇的東西, 加上已來過好幾趟, 所以根本就不覺得危險。 於是, 你說的話, 在他小小的腦袋裡就會理解成:“因為這裡不危險, 所以不用牽手。 ”下次請跟孩子說:“因為人很多, 如果不牽手, 爸媽會找不到你。 ”孩子就會願意乖乖配合了。

3.約定好走散時碰面的地方

五歲左右的孩子, 對於環境空間的察覺, 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 也開始會認路、記路。 常常會覺得自己非常厲害, 已經知道某個地方該怎麼去, 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走, 不願意乖乖的聽指令。 因此反而是在愈熟悉的地方, 愈容易跟爸媽走散, 結果就是找不到爸媽在哪裡。 所以, 爸媽可以在外出遊玩或參加活動時, 先和孩子約定好走散時碰面的地方, 這樣如果不小心走散了,

Advertisiment
孩子也能自己找回位置, 就不會出現走丟的情況。

孩子無不對新事物充滿好奇, 有無窮盡的求知欲望, 想要學會所有的事情, 因此, 四處探險也就成為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之一。 但是, 並不是無時無刻光鼓勵孩子探險就好, 還要教導孩子如何避免迷路, 才能讓孩子真正享受探索的樂趣。 最後, 如果真的很不幸走失了, 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在“原地等待”, 不要焦躁的到處亂跑, 結果反而變成跟爸媽躲貓貓, 更難被找到。 此外, 教導孩子可以尋求員警叔叔的協助, 但是不可以跟不認識的人走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