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步驟讓寶寶徹底告別奶瓶

早日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不僅有助於口腔肌肉發展、訓練吞咽能力、培養獨立性, 還能讓寶寶儘快丟掉奶瓶, 並預防奶瓶性蛀牙的發生。 告別奶瓶好處多 寶寶不可能永遠用奶瓶進食, 他必須學會生活自理。 而改變進食方式在生活自理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會逐漸不再依賴大人餵食, 而是自己進食。
進食方式的改變也是口腔訓練的過程, 寶寶在使用奶瓶時只做出簡單的吸吮動作, 到使用杯子時就需要用到上下齶及兩頰的力量, 也要練習上下唇的配合以防液體外漏, 這都是口腔的運動練習。
Advertisiment
而口腔的發展又和語言發展有密切關係。 因此, 早日使用杯子喝水, 對日後的語言學習也大有幫助。 3步驟告別奶瓶 第一步:自己拿奶瓶 
3步驟告別奶瓶 適用年齡:8個月之後 當寶寶滿8個月之後, 手部抓握能力的發展已經比較健全, 這時就可以練習自己拿奶瓶喝奶了。 剛一開始, 可以先讓寶寶用手扶著奶瓶, 或者使用帶有把手的奶瓶, 協助他將手放在把手上練習抓握, 慢慢學習自己喝奶。
請注意, 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都不同, 一定要在寶寶手腕的力量足夠之後再開始練習。 如果寶寶的學習進度很慢或是缺乏興趣, 也不要過於勉強, 就讓他用自己的步調與方式練習喝奶好了。 無論寶寶的學習成果怎麼樣, 父母只要在一旁關注即可,
Advertisiment
並隨時給予鼓勵。
第二步:使用學習杯
適用年齡:6~12個月 從奶瓶到吸管, 這是進食方式的重大改變。 一來關係到液體流量的控制, 二來需要運用到嘴唇的力量。 在經過多次嘗試之後, 寶寶將學會如何控制進入嘴巴裡的液體流量, 這樣既能訓練口腔的動作能力, 也能增強感覺系統和手眼協調能力。
鴨嘴型學習杯 按照一般的發展階段來看, 在使用吸管之前, 建議先使用鴨嘴型學習杯, 它是從奶瓶過渡到吸管以及一般杯子的好工具。 除了吸口較寬、可增強口腔上下齶的穩定度之外, 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只要把杯子稍微傾斜一點兒, 就能輕鬆喝到杯內的液體。
吸管型學習杯 吸口較窄, 嘴唇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Advertisiment
才能防止液體從口中流出。
第三步:練習用杯子 適用年齡:12~18個月 剛開始學習用杯子喝水時, 寶寶多半會經歷一段混亂期, 有可能會把自己的臉和身體都弄得濕答答的, 甚至家中也到處被灑上水。 不過, 這正是寶寶從錯誤經驗到不斷提高的過程, 因此父母在這個時期務必要有耐心, 不要讓寶寶感受到太多指責和批評。 應多多鼓勵, 讓寶寶覺得用水杯喝水很有趣, 並願意不斷嘗試。

3步驟告別奶瓶 提醒1:挑選小巧耐摔的杯子 帶寶寶去挑選他自己喜歡的杯子, 推薦輕便且耐摔的塑膠杯, 最好是高度低、深度淺、顏色鮮豔、圖案可愛的產品, 並且要適合寶寶抓握。
提醒2:水量由少開始 剛開始練習時, 先在杯中放少量的水, 讓寶寶兩手端著杯子,
Advertisiment
父母協助他把杯口往嘴裡送, 讓他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完再加水。 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往杯中放過多的水, 以免嗆到寶寶。 等寶寶拿杯子比較穩當時, 父母可以逐漸放手, 讓他端著杯子自己往嘴裡送。
提醒3:注意讚美和引導 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有強烈的學習欲望, 所以當他願意學習用水杯喝水時, 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讚美, 以增加他的自信心。 即便寶寶總是把水灑在地上或弄髒衣服, 也要告訴他“沒關係”, 並且叮囑他動作再輕一點, 告訴他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讚美會讓寶寶願意繼續嘗試, 引導則讓寶寶知道修正的方法, 這對於寶寶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三步驟值得家長們參考, 寶寶們的健康與家長們的引導是分不開的,
Advertisiment
寶寶習慣的養成與家長有很直接的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