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3歲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
親子專家林文采博士指出, 寶寶4個月-3歲是安全感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寶寶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營養, 那麼就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否則就將終生尋找, 焦慮和缺乏自信可能會長期相伴了。
到4個月以後, 孩子開始認識媽媽, 或其他重要他人, 這說明他在意識中開始半分化,
Advertisiment
人類是早出生三年的動物, 在前三年必須依賴成人的呵護才能成長。 一旦和與他最親密的媽媽分開, 他就會感覺到恐慌, 例如每天早上媽媽去上班時, 他可能會哭得非常凶;和媽媽一起出去玩, 即便放開了媽媽的手, 也會不時回頭看媽媽是否還在。 只有看到媽媽, 他才會覺得安全。
直到3歲以前, 安全感對他來說都是如此重要, 就如同生命一樣。
童年的安全感影響一生
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 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 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
這種論斷也許有些絕對,
Advertisiment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 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信任別人。 當他連信任都不願意去付出的時候, 那就更不用說他能為對方負責任了。 所以你會看到, 安全感是一個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人們常常要求自己的孩子有自信, 希望孩子有力量, 希望孩子勇敢, 那麼就要從小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Advertisiment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即便成年了卻依然很膽小, 害怕做決定, 害怕承擔責任, 這多半跟他小時候在這個年齡段時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關係。
3歲前千萬別和孩子分開
一個孩子與父母親不親, 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在0~3歲或0~6歲的階段有沒有跟父母住在一起。 否則, 孩子一生都會覺得家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那個家。 這種孩子的內心往往是孤單的、不安的, 在智商和情商方面發展不及其他兒童, 他們有可能更喜歡待在學校, 或是長大之後更喜歡待在工作崗位。
愛, 在孩子早期, 就等於陪伴, 高品質的陪伴。 愛, 等於時間, 沒有足夠的陪伴時間, 親子關係就沒有足夠的厚度。 一個物品用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