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寶寶也跟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讓大人頭疼, 愛亂發脾氣、愛鬧、愛打人, 自立意識很強, 對於外界的反應更加敏感, 但是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當他想自主完成某些事情時總會被大人阻礙, 又沒有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來跟大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寶寶往往只能就會使用哭鬧、發脾氣來解決。 因此, 爸爸媽媽應該對寶寶這樣的行為給予充分的理解, 然後用適當的方法引導教育孩子。
一、給寶寶樹立榜樣, 遇到事情要保持冷靜
寶寶如果做錯了事, 爸爸媽媽第一件事是不能發火, 一定要保持理智,
Advertisiment
二、給寶寶安排時間表, 讓寶寶去完成建立的計畫
時間表一般就是作息時間表, 比如早上起床吃早餐時間, 中午午飯午休的時間, 晚上上床睡覺的時間等等, 每一件事都跟寶寶一起按著時間表去完成, 讓寶寶養成從容有序的生活習慣, 而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想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不過時間表也不能排的太慢, 給寶寶留一點閒置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三、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生活和玩耍的環境
安全第一, 不管碰到什麼問題, 安全問題是最重要的, 所以爸爸媽媽要考慮到家裡一些威脅到寶寶安全的因素, 比如易碎的東西就應該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 邊邊角角易傷害到寶寶的地方就要做好防護措施。 寶寶玩耍的地方可以專門騰出一個空間來, 保證那個空間的安全, 讓寶寶能在裡面自由的玩耍, 不會被意外打擾。
四、適當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當寶寶馬上就要發脾氣或者已經在發脾氣時,
Advertisiment
五、父母要多讚美和鼓勵寶寶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從他人那裡獲得的是正面、讚揚的評價, 孩子尤其如此。 所以當寶寶做了一件好事, 家長一定不能吝嗇於讚美, 如果做錯了, 那就對比之前的進步鼓勵他, 用溫和的語言鼓勵寶寶下次不會再犯錯。 要知道鼓勵比打罵教育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