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以後, 兒童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3歲寶寶怎樣提高學習能力是很多家長都在關心的問題, 下面, 我們就來看看三歲寶寶學習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2歲以後, 兒童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1-2歲孩子獨立行走還不自如, 2-3歲則已能學會各種動作, 他不僅雙手能協調起來, 而且全身和四肢的動作也能協調, 比如, 能端著成了水的杯子, 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 不但沒有把杯子摔掉, 也沒有把水灑掉。 進入這個年齡的孩子, 他的學習能力又跨進了一大步。 3歲寶寶怎樣提高學習能力是很多家長都在關心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具備人類特有學習能力的特點
1歲前是語言發生的準備階段, 1歲-1歲半是理解語言的階段, 2歲是語言真正開始形成的年齡。 孩子說話雖然有早有晚, 但是到了2歲, 一般都會聽會說。 孩子掌握了聽說能力, 就開始具備了人類特有的學習能力, 即以語言為指導的學習能力。 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語言指導下的學習必須與直觀形象和動作相結合
2-3歲孩子的學習, 不能單純依靠語言, 他時時不能離開實物和動作。 也就是說, 語言必須要以直觀形象為直接支柱。 這個年齡的孩子不能理解抽象的詞句, 他自己說話時, 也要以大量手勢來輔助。 家長都有這樣的經驗:吃飯時不能讓孩子講述事情,
Advertisiment
在語言和直觀不一致時, 直觀勝於語言
語言的力量在這個年齡孩子的頭腦裡, 不及直觀事物。 一位母親多次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 孩子似乎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當全家人在一起吃梨時, 他聽從媽媽的吩咐, 把較大的梨送給各位長輩。 可是, 大人都讓著孩子, 轉了一圈, 大梨總是回到孩子手裡。 一次, 他的媽媽動員奶奶, 為了教育孩子, 讓奶奶接過大梨去吃。 大家沒有料到的是, 奶奶剛把大梨送到嘴邊, 孩子就“哇”的聲, 大哭起來。 可見, 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真正學習到通過語言講述的“孔融讓梨”的道理, 他學習到的主要還是直觀的經驗。
Advertisiment
思維參與的學習能力
語言產生的同時, 孩子的思維也真正產生。 從此, 孩子的學習是思維參與的學習。 2-3歲孩子雖然常常通過模仿來學習, 也還有大量無意識的學習, 但是他已經出現了許多“通過思考的學習”。 他常常會提問, 不但會問“是什麼?”還要問“為什麼?”由此開始出現孩子反駁大人或辯論的場面。 比如, 媽媽讓他睡覺, 他會說:“小星星還沒有睡覺呢!”
講故事, 十分適合2-3歲孩子的學習
兒童都喜歡聽故事, 看故事。 相比之下, 故事對2-3歲孩子的作用尤其突出, 常常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自居, 既模仿他的外部打扮, 也模仿他的行為。 這是因為,
Advertisiment
說兒歌, 2-3歲孩子也很愛學習
兒歌之所以適合這個年齡的孩子, 而且教育作用突出, 是因為這正是開始用自己的語言指導行動的年齡。 當孩子用語言指導行動時, 他不會默默地去想, 也不會想好了再做, 而是邊想、邊說、邊做。
Advertisiment
不必急於給孩子上課
有的家長不辭勞苦,
到處給孩子找教材,
買了許多書,
只要有空餘時間,
就抓住孩子給他上課。
這種做法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非但沒有學得更多,
反而有可能從小不愛學習,
更談不上提高學習能力。
2-3歲孩子的注意力還沒有很好發展,
即使是顏色鮮豔的圖畫書,
2-3歲孩子也只能短時間集中注意學習。
他喜歡活動,
喜歡變換動作和活動內容,
不喜歡長時間坐下來,
也不喜歡連續反復學習同樣的內容。在孩子面前擺上過多的書,他急匆匆地翻了一本又一本,反而不能養成注意閱讀的習慣。上課式的學習方式不適合這個年齡的特點。
生活中的學習最適合2-3歲孩子的學習能力 生活是多變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中的事情比圖書中的故事更加實在,更加符合2-3歲孩子的接受能力。孩子理解故事和兒歌,也必須與生活中的事情結合起來。
生活中到處是教材,需要的是家長做個有心人
有位媽媽成功地讓孩子在學習穿衣的過程中,掌握了辨別前後方位的能力。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但是媽媽並沒有讓孩子覺得穿衣服與他自己無關。每次要穿衣服時,媽媽都讓孩子找找“哪兒是前邊?”媽媽給孩子準備的衣服,前邊都有小動物或花朵等等的圖案。媽媽說:“來,寶寶找找小猴子,看看小猴子在哪裡?”“哦,對了。小猴子在這裡,這就是前邊。”媽媽以此為教材,用遊戲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辨別“前、後”。實際上,她是從這裡開始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學習辨別事物的方法。成人辨別事物不是也要尋找定位的基準嗎?孩子當然遠遠不能懂得這些。但是,可以在這裡埋下最初的種子,開始培養一種思維方法,在無意識中逐漸培養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
也不喜歡連續反復學習同樣的內容。在孩子面前擺上過多的書,他急匆匆地翻了一本又一本,反而不能養成注意閱讀的習慣。上課式的學習方式不適合這個年齡的特點。生活中的學習最適合2-3歲孩子的學習能力 生活是多變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中的事情比圖書中的故事更加實在,更加符合2-3歲孩子的接受能力。孩子理解故事和兒歌,也必須與生活中的事情結合起來。
生活中到處是教材,需要的是家長做個有心人
有位媽媽成功地讓孩子在學習穿衣的過程中,掌握了辨別前後方位的能力。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但是媽媽並沒有讓孩子覺得穿衣服與他自己無關。每次要穿衣服時,媽媽都讓孩子找找“哪兒是前邊?”媽媽給孩子準備的衣服,前邊都有小動物或花朵等等的圖案。媽媽說:“來,寶寶找找小猴子,看看小猴子在哪裡?”“哦,對了。小猴子在這裡,這就是前邊。”媽媽以此為教材,用遊戲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辨別“前、後”。實際上,她是從這裡開始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學習辨別事物的方法。成人辨別事物不是也要尋找定位的基準嗎?孩子當然遠遠不能懂得這些。但是,可以在這裡埋下最初的種子,開始培養一種思維方法,在無意識中逐漸培養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