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鄭堃, 春雨醫生專家團成員
事件新聞截圖
什麼是過敏反應?正常的情況下, 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後, 如果被識別為不屬於身體自有的成分, 機體的免疫系統會立即做出反應, 將其驅除或消滅, 這就是免疫系統發揮的保護作用, 是人體的重要防護功能之一。
但是如果這種免疫應答過於強烈, 超出了正常範圍, 免疫系統甚至會對機體本身的組織進行攻擊和破壞, 對人體造成損害, 而這也就是過敏反應。
導致過敏需要兩大條件:
一、過敏原
就是進入人體後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反應的物質。
Advertisiment
二、特殊過敏體質
同樣的情況下有的人過敏, 有的人不過敏, 不同的人也可能會對不同的物質過敏, 這都是受到遺傳因素和生活環境的影響。
皮試的原理是什麼?
皮試就是把遠遠低於治療劑量的藥物, 注射到皮下組織, 等待一定的時間, 觀察機體是否可能出現明顯的免疫反應。
如果極少量藥物就能夠引起明顯反應, 那麼正常治療劑量進入到人體可能就是比較危險的。 通過皮試, 能夠把大部分可能產生危險過敏反應的人群篩選出來, 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
皮試陰性, 就代表安全了嗎?
當然不是。
Advertisiment
以大家都熟悉的青黴素為例, 皮試注射的用量一般20-50U, 而靜脈注射的用量, 普通成人可以達到每次200萬-800萬U, 皮試用量只有實際治療用量的10萬分之一。
可以想像, 少量的藥物也許產生的過敏反應不夠明顯, 不能夠被觀察到, 而一旦大量的藥物進入人體, 仍然有可能產生致命的過敏反應。 而這種情況的出現, 目前在醫學上仍然沒有辦法避免的。
還有一種情況, 稱為遲髮型超敏反應, 常常發生在接觸過敏原十餘小時, 甚至幾天以後。 在醫院裡可以表現為頭兩天打針都好好的沒事, 到了第三天或第四天, 突然出現過敏反應。 這種情況更是難以預料。
過去用藥不過敏, 現在也不會過敏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是在不斷變化調整的。
Advertisiment
即使是同樣的藥物, 由於生產廠家不一樣, 甚至生產的批次不一樣, 也都有可能導致成分有細微的變化, 足以讓原來對這個藥不過敏的人發生過敏反應。
所以在醫院裡, 對皮試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連續輸液中間如果間隔了一天, 需要重做皮試。 所用藥物批次發生了變化, 也需要重做皮試。
怎樣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
1、牢牢記住自己曾經發生過過敏反應的藥物、食物、化妝品等等。 畢竟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根本的辦法。
2、能夠口服藥就儘量不要輸液。
Advertisiment
口服藥的安全性要遠遠大於直接把藥物注射到血管裡。 輸液其實是充滿了風險的治療方法, 不到必須的時候儘量不要採用。
3、初次靜脈使用一種藥物, 最好滴注的速度儘量放慢, 一旦出現不舒服的反應可以及時呼叫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4、輸液或者注射完畢, 不要馬上離開醫院。
最好在輸液室多呆半個小時以上, 確認沒有明顯的反應再離開。
沒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治療, 醫療的整個活動中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現代的醫療技術水準離我們理想中的完美還差得很遠很遠。
只有充分地認識到各種醫療風險的存在, 才能夠真正地理解為什麼會出現各種意外情況。 作為醫生, 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完全避免這些意外,